一路上道路崎岖,吴齐海一行走得缓慢,一会儿水路,一会儿山路,吴齐海年龄大了,多少有点吃不消,小白年轻力壮,精力充沛,休息时经常帮吴齐海揉肩捶背。
“小白,你在朱家庄住得还习惯吗?”吴齐海关切地问。
“还不错,山清水秀,倒也清净。”
“朱员外是我的老朋友,先前也是跟着魏王打天下的,后来在一次冲锋中受了伤,身体垮了,就解甲归田,找了一片地养老。你呀,要是喜欢的话,我给他说一声可以在那长期住下来。”
小白沉思一下,幽幽地说道:“不用了,吴老伯,我想着帮你完成这趟差事后,顺便到处走走,拜访一下王老庄主的故友,然后,再把碧剑山庄整顿一下,那里是我的家,也是老庄主的毕生心血。我不想让它付之东流。”
“也是,一个好好的庄园说没就没了,可惜啊,王老庄主的心血啊,唉,现在这世道啊,一个字---乱。还是韬光养晦、不问世事的好。”吴齐海感慨道。
小白也不无感慨地说:“韬光养晦、不问世事固然好,可生于这乱世,谁又能清净得了?很多人还不是身不由己?有些人为了一己私欲巧取豪夺,弄得天无宁日,害的一些无辜之人流离失所。试问这些人又何罪之有?”
吴齐海点点头,道:“有见地,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悲天悯人的胸怀,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小白微笑一下,道:“这些都是老庄主教的,他经常说习武之人,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也应明白大丈夫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好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大丈夫理应如此!”吴齐海高兴地说道,并朝小白投来赞许的目光。
一个月后,吴齐海一行到达韩国都城毫城。韩王和吴齐海是老相识,先前魏王和韩王为边境相争不下,多次派吴齐海来谈判,只是40多年过去了,韩王已不是当年那个颐指气使的人了,常年的病痛折磨得他苍老许多,再见吴齐海,倒添了一些亲切,他着人打理出来一处偏殿,供吴齐海等人居住。小白作为近身侍卫留在身边,其他的人则按规矩住在宫外。
第二天,吴齐海在朝堂上正式朝见韩王,并带来了聘礼摆在大殿里,大臣们看着如此丰厚的聘礼也都满意地谈论。
“看来,魏王很有诚意结盟啊。”
“这下有了魏国的支援,可解缺粮之急啊!”
韩王坐在大殿上也满意地点头,对吴齐海说:“魏国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如玉公主嫁过去必定不受委屈,是公主之福,也是韩国之福。”
吴齐海行礼回禀:“魏王说了,公主大婚是以皇家太子妃身份入主东宫,将来太子即位,即立为后。魏国未来的传承人必定是公主嫡出之子。”
韩王听了满意地笑道:“既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就着人去准备公主的嫁妆,劳烦你把礼单带回去,以示诚意。”
大殿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比较赞同这门亲事。魏韩两国结为秦晋之好,战事自然而然会减免许多,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对两国今后的发展都有好处。
晚宴,韩王大摆筵席以示庆贺,如玉公主因身体不适没有到场,其他嫔妃以及近臣济济一堂,好不热闹。歌舞丝竹之音传了大半个皇宫,小白素来不喜热闹,就躲在殿内享清闲。
忽然,一缕幽怨的琴声传来,如泣如诉,似有千言万语萦绕心间,小白不置可否的一笑,心想定是那个不受宠的妃子所奏,要不,早被邀请参加今天的晚宴了。小白离开魏国一月有余,心里不时涌起对庞梦寒的思念,此刻终于明白那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诗句。抬头望月,思念更甚,不觉拿出玉箫,悠悠地吹起来,这个曲子还是娘亲教他的,好久不吹了,今个吹奏起来略有生疏。
畅饮殿里,莺歌燕舞,好不热闹,众人推杯换盏,喝得正酣,喧嚣掩盖了低沉婉转的萧音。
紫金苑里,如意公主低首抚琴,琴音低沉呜咽,今日正是母后和弟弟的忌日,15年前,不满百日的三皇子夭折,母后受人诬陷后死于一场大火,父皇大怒,说母后残害皇子,畏罪自焚。当年她才7岁,因去了城内外祖母家做客才躲过了一劫。每天的今日,她都闭门谢客,为母亲和弟弟祈福。突然,正在专心抚琴的她听到似有似无的萧音,那曲子像极了母亲经常吹的小调。她怔怔地站起身,来到院子里侧耳细听,萧音似乎是从宫里传来的。
“是谁在吹箫?”“母后,是你吗?你听见我的心声了吗?是你在回应我吗?”如玉公主站在院子里大声喊道。
宫女嫣儿慌得拉着如玉公主, 几个嬷嬷夜跑过来,合力把如玉公主拉回殿内,嫣儿随后关紧门窗。
如玉还在挣扎着,说:“放开我,你们没听到吗?是母后的萧音,刘嬷嬷,你是我母后贴身嬷嬷,你听是不是?”
刘嬷嬷叹口气道:“公主别嚷嚷了,哪里来的萧音,是你太思念先皇后了,才出现了幻觉。”
嫣儿也劝道:“公主,声音小点,小心隔墙有耳,”
“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在记恨母后,十五年了,他对我不闻不问,见我的次数不到五次,他是我的父皇吗?这会子却要眼巴巴地把我嫁出去,牺牲我的幸福换来他的江山太平,他想过我的感受吗?”如玉泪流满面地哭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