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两间徐庶固国良策
煜升爱苗2016-02-15 13:093,801

  话季汉章武二年十一月冬至,天色黯淡,寒风涔涔,白雪皑皑。在汉国徐州幕僚孙乾{字公祐}献计之前,汉国故魏国徐州降臣糜竺{字子仲}献计于汉帝刘备,道:“陛下!如果臣无法通过朋友关系离间或笼络徐庶的话。臣这就有一计!可以离间徐庶与吴王孙策之间的君臣关系。”

  汉帝高兴地问道:“计将安出?”

  糜竺笑道:“可令人暗中于吴国首都建安城内四处散布谣言,说徐庶必反。只要谣言传入吴王耳目之中,则此计策大功告成矣!”

  汉帝闻言,拍手称赞地说道:“妙哉!真乃好计策!”

  很快糜竺派人亲自前往吴国,来到吴国都城建安城内,并向四处散布谣言,蛊惑吴国民心,说什么徐庶必反之事,没想到糜竺的人演戏演的有模有样的,很快闹得吴国上下人心惶惶,而不可终日!很快徐庶谋反之事,传到了吴王的耳朵里,吴王王妃大乔正在吴王行宫内弹曲目《陌上桑》给吴王听,吴王听得如痴如醉。未几,人报建业太守徐庶谋反,满建安城闹得沸沸扬扬,传得不可开交。

  吴王命黄门侍郎下去调查,懂得了些耳目之后,宣徐庶进殿。等徐庶进殿了,吴王将建安城内散布谣言的告示出示给徐庶看,徐庶大惊,呼道:“大王!臣实属冤枉啊!”吴王龙颜大怒道:“徐爱卿勿惊!如果说,第一次就有人想造谣离间咱们君臣之间的信任,我想他们是打错了主意,孤定不会叫汉国奸细得逞!”

  徐庶倒头拜谢道:“谢陛下信任!”

  没多久,从吴国归汉洛阳的糜竺细作报知糜竺,离间计失败了的消息。糜竺只得只身前往皇城拜见汉帝。汉帝身边此刻正多了一名谋士,姓孙,名乾,表字公祐,现任徐州张飞谋士。糜竺首先向汉帝施礼,再向孙乾先生施礼。等糜竺陈说了离间计失败的种种原因,孙乾在一旁听得挺是不亦乐乎!糜竺见状,忙问道:“莫非公祐先生有何良策,可有教我?”孙乾用手抚摸胡须道:“子仲莫惊!禀陛下!在下自是山人自有妙计!”

  糜竺奇怪地问道:“敢问公祐有何思路?”

  汉帝正聚精会神的听着:“先生就别卖关子了。”

  孙乾笑道:“其实只要在原来的离间计上面再添加点文章,一次不行,再来二次,总有一次会蒙晕吴王的。到时令吴王对徐庶的反心深信不疑之时,正是在下建功立业之机!”

  汉帝、糜竺听得孙乾此话,倒是话中有话,玄乎的很?反正,孙乾是用间高手,以前在魏国时,孙乾与上官青云、糜竺等三人号称魏国政坛的不倒翁,对官场那套勾心斗角、离间、拉拢极是在行。

  孙乾提议道:“以在下认为,吴王经过上次的挑拨离间之计,很俨然地对徐元直宽恕了一回,倘若再一次送关于徐元直的诈降书,以此达到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着离间之计,我相信吴王必定多疑,必对徐元直产生不信任因素。到时,只需凭借在下三寸不烂之舌,必将说服徐元直来降。”

  汉帝很是担忧着徐元直的生命安全,并问道:“倘若徐庶的身家性命不保,又怎么办呢?”

  孙乾笑道:“陛下勿忧,在下还有一套连环计。当此计达到离间成功时,在下必定提前以重金贿赂吴国重臣、吴王的老师张昭{字子布},以此巩固此计的实施。”

  汉帝与糜竺连忙赞叹道:“真是好计!先生还不赶快实施,机会不等人的哩!”

  孙乾笑道:“在下这就下去进行。”

  话分两头,话说魏国皇子曹威自从在魏国徐州面临汉破虏大将军张飞的齐地兵马攻打,曹威见魏军抵敌不住汉军内外夹攻,只得率领残部早早逃窜到东吴,后又来到魏国国都荆州江陵。曹威拜见魏帝曹仁{字子孝},魏帝听说徐州失守,见曹威来了,只得叹息道:“皇侄孙可是亲生经历了徐州大战,可对张飞的齐地汉军兵马有何描述?”

  没想到的是,曹威沮丧着脸只透露出“强悍”两字。直吓得我们这位魏国天子曹仁立马写求和书信给汉国,表示议和,从此两国再也不再交战。

  为何有如是说呢?原来魏国的疆土已经被汉国蚕食得只剩下荆州国都一小部分了。魏国已经没有能力再出兵征伐天下,就连屹立于三国鼎立都快不可能了,说明魏国随时都准备着面临着灭亡的到来。

  话归正传,十二月份的到来,冬天愈来愈冷了。孙乾令人投书一封到吴建业太守府,不巧,却错投入吴国大将朱然将军府上,朱然见状,立马飞马驶向吴国国都建安城,向吴王禀告此事。吴王大怒道:“孤这么待他,他竟然反孤。来人呐!”朱然与众大将皆应声道:“回大王的话!末将等皆在!大王就下令吧!”吴王龙颜大怒道:“徐庶私通汉国,实属卖国。赶快把徐庶给我抓来!革职查办!”朱然等将皆道:“诺。”原来错投书之计,正是孙乾有意为之。很快徐庶被压往见吴王,吴王大怒道:“前番孤曾信尔不疑,尔却背孤行此不伦不悖之事乎?来人呐!将……”说时迟,那时快。吴国丞相张昭进言道:“念在徐庶将军多立战功的份上,就请陛下宽恕了徐庶将军的罪过吧!老臣求陛下了。”原来孙乾事先以与张昭老交情的方法,派人送重金对张昭进行贿赂,才保住了徐庶一命。

  吴王只得从轻发落道:“孤念在尔多立战功的份上,革去尔的现有官职,贬为城门令。以陆绩代理建业太守一职。将徐庶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钦此!”张昭给徐庶使眼色,好像是暗示徐庶还不赶紧谢恩。徐庶强忍怒火,坚持下来了三十大板,但在此时的徐庶心目中,料想吴王并非明主,迟早必败!

  孙乾此刻已经来到了吴国,并拜访了故吴建业太守徐庶。徐庶见孙乾来访,并与孙乾多方面探讨汉国局势,当得知汉帝刘备有统一天下之心久矣!徐庶问道:“倘若汉帝统一天下之后,又会做些什么?”孙乾笑道:“而今的三国乱世,民心丧乱。假使汉皇陛下一统天下之后,自当法定治国,尊崇儒家,崇尚仁义,教化人民,以此还世间一个清平。”

  徐庶这时脸上露出许久未见的笑意,佩服道:“某愿降汉,助汉帝早日勘平天下!”

  孙乾带着徐庶离开吴国,驾船来到徐州,拜见孙乾的主公汉破虏大将军张飞,张飞大喜道:“俺张飞许久没有这么高兴了。哈哈!元直先生,本帅这就差人向圣上表徐元直为徐州太守。”

  徐庶没有想到的是,早在年初,诸葛孔明就已经对汉帝说了重用他的话,因为徐庶是个不可多得的构筑国家防御体系的治国良相。

  果然,汉帝传诏道:“朕从即日起,重赏徐元直为徐州太守,并令之即日上任。不得有误!钦此!”

  后来徐庶在徐州任上回忆起这段这年汉帝刘备与破虏大将军张飞对自己重用有加,便接受这时前来拜访的诸葛孔明提出的实施巩固汉国的国家防御体系的事儿,不觉感慨颇多。因为徐庶很懂屏障保卫和攻坚,及治国之道。

  孔明笑道:“元直当年一声不吭地直奔东吴。没想到一年下来,竟会在东吴升官至建业太守。”

  徐庶笑道:“某当年奔往东吴之故,实因佩服周公瑾{指周瑜}大都督的赏识之才。如今吴王昏聩,东吴势必败亡。即使有周公瑾那样天资卓越、极具才华的统帅也未必能够拯救吴国的衰亡。”

  孔明笑道:“有一大人想见你。”

  徐庶只见孔明请入一人,视之,隆准、大口、美须眉,徐庶惊之。惊呆的原因是,此人乃大富大贵之相。徐庶立马猜出半晌原因,料定此人定是汉帝刘备。

  汉帝说道:“久闻徐元直大名,如雷贯耳!”

  徐庶拜讫道:“臣不敢。”

  汉帝低头拜道:“愿元直君教我国防妙策!”

  徐庶笑道:“孔明君当年自比管仲、乐毅、苏秦、张仪,陛下比喻之如鱼得水,陛下何不求教于孔明君呢?”

  汉帝沉默了。

  孔明解释道:“人生一世,孰能无过?一个君臣团体,当在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识。因此,现在正是需要你徐元直的时候。”

  徐庶见语误,谢罪道:“元直语失,还请陛下责罚。”

  汉帝露出微笑道:“军师都说了孰能无过,我又怎么好责罚元直呢?现在需要你把防御体系的精髓说出来。”

  徐庶高兴道:“诺。”

  徐庶一阵见血地说道:“陛下只需三步,可立定天下。”

  汉帝惊奇地问道:“哪三步?还请元直赐教?”

  徐庶摆出一张乱世地图,说道:“陛下用臣的话。陛下请看。第一步,陛下准臣需在每座边城构筑《鲁班书》所指示的坚固铝合金城墙;第二步,我汉军得招贤纳士,招兵买马,招纳天下文武双全之勇将,镇守各地重镇,据守各处关隘,以步步推进之姿态,一步一步将南面魏、吴敌人瓦解。第三步,陛下得亲自巩固国力,布施仁政,首先收取天下人民的民心,以此达到瓦解敌国人民的状态。凡以此三条用之,几年之内,成就千秋伟业不难也!”

  汉帝、孔明听之,赞叹道:“元直果然高见也!”

  汉帝见到徐庶后,自与舍中儿刘平率领的御林军打道回归洛阳而去。

  此时,孔明招徕以前故友博陵崔州平{崔钧}、汝南孟公威{孟建,少年时叫孟光,后改名孟建。}、颍川石广元{石韬}等人,一同聚会于徐州太守府上,外加上官兴、上官明月、黄月英、风清阳及襄阳庞德公、庞山民父子、庞德公之侄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与孔明齐名。}、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光,又有好好先生一说。}、黄承彦、孔明幼弟诸葛均。孔明一众几十人,来给徐庶道贺,纵论天下形势,如同贤士云集,至此可谓群英会!

  史载:11月,【徐州】汉降臣糜竺离间吴建业太守徐庶失败。汉谋士孙乾离间徐庶与吴王孙策之间的关系成功。12月,【建业】吴建业太守徐庶被孙策贬为城门令,以陆绩代理吴建业太守一职,过后徐庶经过汉徐州幕僚孙乾的劝说下降汉。【徐州】汉大将张飞见徐庶来降,大喜道:“本帅当向圣上表徐元直{徐庶字元直}为徐州太守。”后来,【洛阳】汉帝传诏,不仅将徐庶封官加爵,而且还重赏徐庶。

  史载:很快进入了汉章武三年、宋永初三年、魏黄初三年(西元195年)2月,【洛阳】汉帝大赦天下。

继续阅读:第31章 陈琳论灾庞统治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新版三国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