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祝融峰景色优美 祝融剑不同凡响
祝融峰据说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是火神,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对人们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
根据古代《周礼》、《春秋》、《星经》记载:衡山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象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钧物”,故名衡山。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名叫“长沙星”,此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主长寿、子孙昌)。自宋徽宗在南岳留下“寿岳”石刻和“天下南岳”题词后,“寿岳”之名更称于世。
在衡山景观中,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历来被称为“四绝”。峰头花岗岩裸露地表,黑石嶙峋,峰背巨崖,壁立千仞;望月台侧,奇石堆叠,耸出十余丈,成为峰顶最高点。峰腰到峰麓,松杉环绕,郁郁葱葱,深绿无际。在峰麓通过喜阳峰的路侧,还有一片常绿阔叶林,学名“多脉青冈林”,绿叶成阴,碧涛满耳,经风扑衣,令人兴起“五岳独秀”的一种感觉。登祝融峰顶,极目四望,峰高眼阔,胸怀无际。脚下群峰如浪,绿涛起伏,湘江如带,弯曲成五条白练,遥向祝融,俗称“五龙捧圣”。
炫冰魔来到这里当然不是为了看景的,当然景色确实很美,他也几度确实驻足观赏。
令他驻足的原因,当然不仅仅因为美丽的景色,更是因为这一路走来他觉得有一些蹊跷。
在天柱峰和芙蓉峰,虽说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是总会见到三三两两的弟子。
可是在攀登祝融峰的过程中,他没有见到任何衡山派的弟子,一个也没有见到。
于是他几次停下,细赏美景的同时,也在留意是不是有什么埋伏。
没有一丝异样。
于是他顺利的来到了峰顶,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与芙蓉夫人交手的时候,衡山派掌门就已经在殿中嘱咐过弟子了。
“掌门,有人来挑衅,已经到芙蓉峰了。”从天柱峰匆匆赶来的一名弟子禀报。
“来人是不是很年轻,背负一柄黑色长剑?”
“是的掌门,您都知道?”弟子有些讶然。
“他的剑法很快,你们拦不住他——他是一个人来的?”掌门看着那个弟子,“有没有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同样背着一柄长剑的人跟他一起?”
“没有,就是他一个人。”弟子摇摇头。
“放他上山吧,不要阻拦,你们也拦不住他,”掌门吩咐道,“让我来会会他好了。”
几名弟子面面相觑,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去把我的剑取来。”
祝融剑。
既是一把剑的名字,也是一种剑法的名字。
衡山派的掌门,使的就是祝融剑,祝融剑虽然不如江湖上的那几把名剑那样出名,却也并非凡品,算是把不可多得的宝剑。
他最精通的剑法是祝融剑法——雁回祝融,至于其它四路,也是能够使得,至于融会贯通的程度,较之前辈就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