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恶人”是金庸作品中的“恶贯满盈”段延庆,“无恶不做”叶二娘,“凶神恶煞”南海鳄神,“穷凶极恶”云中鹤。“四大恶人”人如其名,个个行事凶恶,令人生畏,却又个性各异,四人都被西夏一品堂所招揽。
金大相当有水平,“四大恶人”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且外号也根据排名把那个“恶”字分列在1-4位。
《天龙八部》设计了众多人物,可谓出场人物最多的一部金庸作品,各个人物却都形象鲜明,实为不易。
关于恶人的出现,在武侠小说中是一个亮点所在,这些人物往往性格更加鲜明,而且也不一定真的就是罪大恶极,往往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他们就更加真实,反倒颇有人气。
十大恶人是古龙笔下的武侠小说《绝代双骄》中的一个组合。有趣的是,这个组合其实是十一个人,在江湖上人人嗤之以鼻的十一个成名恶人。他们的武功不是很高,性格也不是最恶,只是脾气习惯特别不正常,有不同的怪癖,并把这些怪癖研究成学问,在江湖上横行。他们往往把一件很可恶很丑陋的事变得很有趣。其中五个人是小鱼儿的养父母,在小鱼儿心中对他们始终感激的。皆有其极悲惨的过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成为恶人,因此对人性十分的不信任,彼此之间互相猜忌,连一手养大的小鱼儿也不例外。在故事的最后,依然因为贪心以及对人性的不信任,而让十大恶人皆落得非常悲惨的下场。
《绝代双骄》中有着太多无与伦比的人物,贯穿情节主线的除了小鱼儿、花无缺、江玉郎等让人记忆犹新人物之外,最为重要的人物便是十大恶人。这威震武林的十大恶人,他们是绝对的实力派,与十二星相比却是从头至尾未显太大恶毒的人,表面上威风凛凛实际上早已心寒的缩头士。他们练就了绝世本领,他们经历了腥风血雨;他们聚敛钱财恶名远播,他们随心所欲杀人如歌;令有识之士闻风丧胆,令无知之士避而远之。然而人不出名时想轰轰烈烈,太出名了往往想归隐山林,他们想避世享清福却被古龙先生认定在劫难逃。他们顶着不可一世的名头,拥有着为所欲为的鲜明个性,活着时危险与惊险并存,死了后沉寂与悲凉同在,然而没人祭拜却有无数人效仿。
常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但时势造的更多的是恶人,古龙老先生以十大恶人为表率呈现了意想不到的天才恶人。不过《绝代双骄》中除了十大恶人的名号比较吓人之外,十大恶人从头到尾也没有让人感到十恶不赦的惊人之举,唯一表现他们残忍之处却都是自相残杀,先是把欧阳兄弟大卸八块,再是在白夫人的协助下相互厮杀的损伤六人,但通过这些就足以表现十大恶人对待敌人的凶狠以及他们自身的邪恶感,从中也可见古龙渲染气氛的手段应该比十大恶人杀人的手段要技高一筹,事实上,他们均是带着不同身份的天才走着邪恶的路,不走寻常路的异路天才。
金庸的《天龙八部》写“四大恶人”,形象鲜明,有声有色,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古龙毕竟也是大手笔,他居然在《绝代双骄》中敢于再写“恶人谷”,而且一下子写了十个恶人。在当代武侠小说文坛上,能与金庸平分秋色的,唯有古龙。而写恶人写得最成功的,也是他们二位。古龙笔下的“十大恶人”,实在值得一谈。“十大恶人”写得各有特色,并不亚于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
“十大恶人”依次是:“血手”杜杀,“笑里藏刀”哈哈儿,“不吃人头”李大嘴,“不男不女”屠娇娇,“半人半鬼”阴九幽,“见人就赌”轩辕三光,“迷死人、不赔命”萧,“损人不利己”白开心,“狂狮”铁战,再加上欧阳丁、欧阳当两兄弟。不见其人,单听这些绰号,也叫人吓一跳。
这“十大恶人”,有的凶狠,有的阴险,有的残忍,有的刁猾。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除了哈哈儿、屠娇娇、阴九幽、白开心、萧咪-咪之外,其余几个“恶人”
都有善良的一面,尤其是铁战和轩辕三光,还有不少可爱之处。
歌德在《浮士德》中指出:恶能造善。浮士德的善正是由靡非斯特的恶造就的。古龙恐怕也受了歌德的影响。他写“十大恶人”,正是为了塑造一个良心未泯的江鱼儿。
江鱼儿不幸在“恶人谷”中长大。他接受的人生第一课,不是如何骗人,便是如何杀人。他能亲近的人,是杜伯伯、笑伯伯、阴叔叔、李叔叔、屠姑姑。一个天真的孩子,要跟每个恶人过一个月。这每一个月,都不好过。
杜杀教江鱼儿学武功,江鱼儿练不好就吃板子屁股常常肿起来。
后来,杜杀又把江鱼儿关在笼子里,让他与狼斗,与狗斗,与小老虎斗。才六岁的孩子,身上的伤疤已有了二十多处。
笑伯伯哈哈儿从不打人,但要江鱼儿跟他学笑,不笑不行。这一课比与恶兽厮杀更不好受,笑得江鱼儿脸上的肉都疼了。
阴九幽不逼他笑,但此人身上有股寒气,就是六月天,江鱼儿远远站着,心里也发冷。
那个屠娇娇则教他如何骗人。
最叫江鱼儿受不了的是李大嘴,他老是在江鱼儿身上乱嗅,一天不吃人肉就难过得站在你身边乱嗅,这滋味只有一个:使人浑身凉透。
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却造就了一个有智有勇、不屈不挠的江鱼儿。“恶能造善”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幸亏这“恶人谷”里还有一个万春流,要不是他,谁知道江鱼儿会不会成为第十一个恶人呢?
江鱼儿从“恶人谷”出来,这是恶人的一计,让他去扰乱人世,去做坏事。
但事与愿违,江鱼儿居然走上了正道。尽管他以后遇到的风浪和磨难,比在“恶人谷”中还厉害、还艰险,但他毕竟在“恶人谷”中开过眼界,有了一套对付恶人的办法。
当然,江鱼儿不是谦谦君子,近墨者黑,他身上多少带有一些恶习,但这些恶习与他正直磊落的品格相比,是瑕不掩瑜。相反,一个人有了微瑕,才能显出他是一块“好玉”,是一个真实的人。
对“十大恶人”的结局安排,是颇有匠心、合情合理的。第五卷中写白开心、哈哈儿、李大嘴、屠娇娇、阴九幽之间的互相残杀,实在既令人厌恶又令人高兴。
白开心夫妇勾结阴九幽,杀了杜杀,又击倒了李大嘴。白夫人乘机杀了阴九幽,她又被丈夫白开心杀了。白开心装死捅了屠娇娇一刀,但白开心又被哈哈儿偷袭成功,去见阎王。哈哈儿正在哈哈笑,却被未死的屠娇娇杀死了,两人最后同归于尽。
这些恶人中,有的临死还在耍阴谋诡计,有的则醒悟了,那个杜杀临终前凄然一笑说道:“早知如此,我不如死在燕南天手里,他毕竟还是个英雄。”
由此可见,古龙写“十大恶人”,既写他们的共性,又注意勾勒他们各自的个性。恶人的共性:他们都是小人,小人以利相聚,“见利而争先”,“利尽而交疏”。这一点,欧阳修早在《朋党论》中写得分明。
“十大恶人”中写得最好的是轩辕三光。他是恶赌鬼,他自称“遇见恶赌鬼,不赌也得赌”。人家不赌,他用刀子逼着人赌,不但赌钱,也赌人,连老婆也可做赌注。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十分可怕。但轩辕三光也有可爱的一面,他“赌奸赌滑不赌赖”,输了就输了,老实得很。更可爱的是这个赌鬼还总算分得清好人、坏人。他把江鱼儿引以为友,因为他知道江鱼儿不是那种翻脸无情的小人。他为江鱼儿担心,为救江鱼儿可以不顾自己生命危险。这个“恶人”,说到底是一个染有恶习的好人。
铁战与李大嘴虽然境界比轩辕三光差一点,但毕竟还算不上真正的恶人。杜杀临死前有所醒悟,在他心目中的英雄是燕南天;而李大嘴后来竟对江鱼儿的安危动情。因此作者让他们或死得悲壮,或活了下来。作者对人物的安排,与读者的爱憎相吻合,难怪读者的心全被作者的笔牵着走。
“恶能造善”,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古龙在这方面的艺术技巧,并不亚于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