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传统武术
仰望星空2015-10-29 22:052,480

  武术,中国传统武术,是以中国为地域范围、具有中国特色的,从始延衍流传、如丝充满、人人皆有的、以制止侵袭、停止战斗为导向的技术应用,是一门包含武术与武德的传统学系,是带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说文学武》

  武术,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它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

  论武

  一.武解决什么问题?

  以武止戈。不是以戈止武,也不是以武止武;武不能止武,戈也不能止武。

  止戈为武。武,制止暴力。

  二.武何时出现?

  先有舞,后有武。武,举戈而舞。威慑。

  三.武的核心意义?

  止为半步,一腿之距。

  武通戊(wu,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属中央),居中。武居中,保半步之安。自立、自保、自安。

  步,计量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尺,尺骨,人体前臂骨。

  武之来源与作用

  个人自保

  原始社会:强弱争斗,一方动戈,继而出现武。武,止戈为武,消停战事而来。

  武术,消停战事的技术。

  安国强民

  国家、社群: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中华尚武第一人

  楚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访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始、使楚国强大,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巨大作用,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关于武功

  武功,在个人,是制止侵害,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功力;在国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武的比对认识

  文,精神文明(的来源与过程);

  武,物质文明(的来源与过程)。

  文化,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武化,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武术文化,消停战事技术应用上的渗透、导向。

  关于习武

  一. 强身健体:

  武,首先是切切实实解决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的技术。在这个“个人安全”的范畴内,强身健体只是顺带的、必然的结果,而不是习武的主要目的。

  二. 提升个人能力,实用:

  而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显然是由大脑控制的。身体控制不良,显然是“脑子不良”。所以修习传统武术,我们首先强调是修习我们头脑的思维方式与能力,以及相应的应变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招式为表现方式的“武”,才具备目标性、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实用性”。

  三. 以武入道:

  更进一步,我们明白,我们的心性能控制我们的头脑,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道”:个人修为。中国武术,是以武入道的,是最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的方式。

  传统“穷文富武”,对于上层阶层的人士来说,“武术本领”绝不仅仅是一种“实用技术”,而是一种文化修养和社会背景的标志。修习“武道”,简便易行、精气神完好、身体健康,对人思维和心理、行为,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价值,能够轻松应对社会乃至人生过程中的万般变化,柔润矫美、精进卓越。

  我们修习的武术

  武术,就是作为一位武人所使用的技术,它包涵了一位武人内在的心性、思想,及外在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的修为。武术,是与人交流的工具;武德,是与人交流的水平。而修武,则是在建立正确的观念、修习 “止”功开始的。

  修习“止”功,有两个方向:

  对外,制止自己身体受到侵袭的行为。

  止,是“制止侵袭”的“自保”技术。“自保”技术其实比“侵袭”技术强大非常多,因为达到“自保”必须研究万千种破解“侵袭”方略,才能拥有高度的自保能力。

  2.对内,停止自己对外制造伤害的行为。

  止,是修习“停止制造伤害”的自控能力。这是一项高度自保的自我修 炼:不去制造(新)问题出来给自己解决(添乱)。天下本无事,才是真本 事。

  内止懦、外止暴。

  修武,我们首先修习的是“止”功,修复自己内在的怯懦、和修正外在的暴力。这里指的懦与暴,包括了思想、语言和行动。

  一.内止懦。知耻近乎勇。当我们知道自己怯懦、懦弱、能力不足时,能够拿出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修补它,便是勇。

  如果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这个怯懦、这个漏洞,那我们则无法处理我们有可能面临的危险,其实是在给自己制造了危机……便越发怯懦,难以自拔。

  二.外止暴。暴的特征是攻击性,攻击性的特征是喜欢以“受害者”的身份进行“还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武者修习的是高等智慧,不制造新的伤害、不制造新的麻烦来给自己解决。天下本无事,才是真本事。

  习武的过程

  各人自有自己的武术;但各人所使用的身体,皆是沉淀亿万年进化而得。

  当将自己的身体去浸淫一种技术,自会产生相应交融。这个交融,将是由浅至深、由外而内、由粗及精、由形到神,的过程。

  我们修习武术,就像往自己的身体“银行”存“钱”功一样,哪个地方薄弱,就是哪里存的不够,修而习之。日积月累,成为我们日渐丰厚的、可自生复利的个人财富。

  不求外人,自足而富;不求外道,自立而贵。自古武人富贵,便是此理。

  武之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兴亡,肉食者谋。 ——顾炎武

  天下事,匹夫责;国家事,君臣责。天下事,指儒家思想、普世价值、仁义之事;国家事,指江山社稷、以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领地范围之事。

  武人习武,须首先明白;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有不同:

  一. 作为一个人,习武以个人身心提升为本,内止于懦、外止于暴。

  二. 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其位谋其责。上将帅武以军用,保障江山稳定;中车马武以运用,保障运行畅顺;下兵炮武以器用,保障攻防实力。

  此个人与社会角色的言行举止,有不同。个人以遵仁举义、遵纪守法为责;社会角色以执行指令、完成任务为责。两者之间万不可混淆、逾越。

继续阅读:第100章 金缕玉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江湖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