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武侠界金古梁绝对是公认的大师,前无古人。
金庸中正平和,包罗万象,气象宏大,作品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对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是迄今为止公认水平最高的绝代宗师。作品中射雕三部曲布局宏大,人物繁多,情节跌宕,经典人物比比皆是,足以称雄武林,笑傲江湖,单单三部作品让无数武侠作家难以望其项背。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则是在射雕三部曲之上的武侠作品,其水准、寓意、成就早已超出武侠范畴。如果论广义武侠,鹿鼎记当排第一,武坛有云“鹿鼎记要么不排,要么排第一”,天龙八部第二, 蜀山剑侠传则也应上榜。至于有人说诛仙,诛仙我也读过,请问,诛仙较之蜀山剑侠如何?劣质作品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若论狭义武侠,历史,仙侠,玄幻则不在此范畴,天龙当排第一,绝对的扛鼎之作,相信没有异议。当然连城诀也是一部刻画人性的奇书,值得深读,当然有时也让人不忍淬读。雪山飞狐也很不错,精致、精巧,精炼。另外1992年济南出版社出版过一部飞狐后传,续得还行,闲时权当消遣,也可一读。其他金庸作品不评价。
古龙在江湖上剑走偏锋,也是一位功夫绝顶的高手。说实话本人最喜欢古龙,金庸太厚重、太博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而古龙可以很亲切的去感受,书中的人物你能感觉,能抚摸,一起笑一起哭,能感受人物的血肉。毫无疑问古龙是偏执的,他总是执着甚至偏执得去看一些人和事,所以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刻画人性方面,某些时候古龙则更深刻。多情剑客无情剑无疑是古龙刻画人性的典范,也是古龙最高水平作品,李寻欢这种自恋、自虐,把生活当艺术,把痛苦当修行的变态而又经典人物都写得出来, i 服了 him ; 此外林仙儿绝对是媲美李寻欢的变态经典角色,人性挖掘很深刻。古龙的作品有时很难跟金庸比较,就像成龙和李连杰,完全不同风格很难比较。当然我承认金庸水品更高。楚留香系列前三部,陆小凤前三部较为连贯,融侦探于武侠,塑传奇于江湖,也都是经典之作。七种武器每一部都不是特别出彩,但合在一起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寓言武侠,也是一个创举。九月鹰飞,边城浪子,萧十一郎(风四娘是偶的最爱),欢乐英雄,三少爷的剑,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也都是上上乘之作。古龙作品繁多,劣质作品也不在少数,伪作更多。当然古龙作品情节雷同,许多人物模式化的缺点很疵毛,更蛋疼的是许多作品虎头蛇尾,草草了事,护花铃里的梅吟雪,火并萧十一郎的结尾让人既扼腕叹息又怒不可遏。 另外,我常想如果古龙再活几年,像金庸一样能系统修改作品,今天太多的人就不会蛋疼与争辩了。
梁羽生侠之长者,也是武侠界的宗师级人物。梁羽生国学功底深厚,尤善词赋,水准高于金庸,更别说其他武侠作家。不过梁羽生兢兢业业、中规中矩,注定其比不得金庸,也没有古龙惊采绝艳。似乎梁羽生的光芒比不得金古,以致现在大部分武侠迷动辄金古,好像忽略了梁羽生,其实梁羽生绝对没那么不堪,不然怎么会稳稳在三把交椅上坐了几十年?许多人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看不下去,我也有同感。不过,道理不是这样算,梁羽生的武侠看不下去是因为读者之前看了 大量金庸古龙作品,相较之下,梁羽生小说缺乏趣味性,可读性,且情节模式单一,如果之前没读过金古呢?而且作者的水准也不是通过趣味性来衡量的。梁羽生是学者型武侠作家,而且接受传统教育,许多观念很遵循传统,从不逾矩,他一直坚持侠大于武,他是有点排斥金庸的,这从梁羽生写得《梁羽生金庸合论》可以看出。梁羽生向往儒士侠客,以担当家国大义,缓解民族矛盾为己任,主角多为名士型侠客,经典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他给自己框定了一个圈子,虽然在圈子里悠然起舞,成绩斐然,但却总也出不了圈子。其实他也很偏执,这点有点跟古龙相似,所以两人没有深谙中庸之道的金庸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也都是杰作。特别是白发魔女传里女主男辅很新颖也很成功。 对于梁羽生的地位,成就,风格,建议读一下陈墨先生的《梁羽生论》。
此外,关于梁羽生,想谈谈时运。1954年梁羽生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大约1985年左右封笔移民澳洲,而金庸195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一直到1972年以鹿鼎记封笔,在此期间一直是金庸笑傲群雄,既生金,何生梁?而1968至70年代末则是古龙的巅峰期,在此期间古龙佳作不断,独领风骚,而80年代初至90年代则凭空崛起了一个温瑞安,呵呵,梁羽生那时有何感想?
(二)再谈谈后大师时代的所谓大师:温瑞安、黄易。
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有点过,我的意思是比这句话轻一点,温瑞安、黄易还谈不上大师的级别,充其量是裘千仞的境界,勉强上得华山,论剑他们还不格。两人的视野够,但境界不行,有一定高度,但没有相应深度,不够深刻。
温瑞安最早是搞文艺的,写新诗,发杂文。他文笔很美,笔触细腻,这点吸引了很多读者,包括许多女读者,刀丛里的诗等作品可以当散文来读。温瑞安作品数目繁多,很多成系列,诸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布衣神相系列,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等等,整体来说琐碎繁长。不过早期能在金古梁统治时代写出四大名捕,神州奇侠,委实难得,堪称奇葩,与后来的黄易可谓一时瑜亮。不过庙堂江湖为我辈所不喜,所以不多论。温瑞安给人的感觉才华横溢,却没有更上层楼,到后来作品简直走火入魔,许多东西刻意规避前辈,误入歧途,且越走越远,学古龙却画虎不成反类犬。估计是因为进入创作瓶颈期的温瑞安发现摆在他前面的所有武侠正路、歧路、甚至反路(鹿鼎记)都被金古梁给封死了,只能闭着眼一路走到黑了。所谓闭关十年,说英雄系列也没能翻起多大波澜,黯然收场。可叹可叹!
黄易跟温瑞安一个档次,裘千仞水准。先说一点,黄易这个笔名不好,不该有“黄”,如果古龙多少有些情-色的话,那黄易当之无愧的色-情了,可能是为了作品大卖,迎合市场的原因,当然也可能是真“性情中人”。黄易写了许多上佳武侠作品,同时也涉猎了其他门类的小说。给我的感觉黄易是块璞玉,却没有得到雕琢,不然绝对又一位大师。可以说黄易比温瑞安更有才华,对武侠更有创新,更具备成为大师的条件,但同样缺点也够多,所以圉于一流高手而成不了绝顶高手。黄易的奇思妙想是很多的,最典型的一点是穿越。呵呵,近几年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铺天盖地,其鼻祖就是黄易,90年代黄易构写了寻秦记这一巨著,融历史,传奇,奇幻,情-色于一炉,穿插历史与真实之间,作者对历史,学术流派,战争史诗涉猎很深。该书绝对经典,特别是最后看到作者虚构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及主角义子就是项羽,一时惊为天人,击节而叹!第二点则是关于武道与天道的探讨,破碎虚空,翻云覆雨都值得研读,我最喜欢魔师庞斑,说粗俗点,真他妈有范儿。当然黄易缺点也很明显,第一想象力太丰富,情节铺的太大太杂乱,不够精炼,这一点大唐双龙传尤为突出,太冗长,反而没有推进感。第二,人物表陈、对白太二了,很烂很恶心,这方面比之金古梁差距不小,连许多其他武侠作家也不如。
(三)对五大家的总述
读金庸像在看电视剧,跌宕反复,纷繁精彩;读古龙像看电影,短小精炼,情节紧凑,读梁羽生像听评书,平白无波,慢慢讲述;读温瑞安像看漫画,只能粗线条勾勒,虽精致却失之连贯与血肉;读黄易像听郭德纲和周立波同台竞技,虽经常妙语连珠,引人入胜,但有时也太过低俗(郭)和冗长、不知所云(周)。
最后华山论剑:金庸深谙中庸,博大精深,登峰造极,是为中神通;古龙惊采绝艳,固执偏激,剑走偏锋,视世俗为粪土,深得东邪精髓;梁羽生侠之长者,担当家国大义,与第三次华山聚首郭靖相似,是为北侠;温瑞安是南来的马来西亚人,任侠风流,在中国成就一番作为,最后大作说英雄谁是英雄可见其抱负,可谓南雄;黄易也是学究天人,奈何“色”之一字戒之不得,以致流毒不浅,摧残了不少单纯青少年身心健康,可曰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