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传统武侠的坚守
仰望星空2015-10-29 21:591,883

  @武侠故事小编十分惭愧的向武侠爱好者朋友们宣布:即日起,《武侠故事》内容风格已从传统武侠转向女子言情……多余的话不说了。小编也是很无奈,愧对侠友们的厚爱,《武侠故事》在大家捧场下走到今天真的很不易,但市场是残酷的,固守艰难,惟望今日之转向能为武侠他日再起夯实根基,足矣!为难之处,尚请见谅!

  微博看到的,感慨万千,虽然没有像追武侠版一样追过他,可也是重要的的武侠读物之一……而现在唯一的《今古传奇-武侠版》能够坚持多久?

  很久不买了,只是看到风格口味越来越偏向玄幻修真,只能一声长叹啊!

  武侠这东西,是我们的传统财富,不像科幻,起源于西方,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关注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网文界,最近看了几篇传统武侠,还不错,至少还有人坚守,那就说明还有希望。

  所以,继续努力吧,已是秋天了,冬天快到了,春天还远吗?

  PS:

  作为《今古传奇·武侠版》的主编,凤歌自2003年起便在这本杂志担任编辑工作,目前当红的全部新武侠作.者的稿件都经过他的审阅。点评起这些人的作品特点,凤歌颇有自己的见解。

  ●小椴,男,原名李氚,1973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现常居湖北随州,偶居深圳。2001年首度写作小说,先后完成《杯雪》、《长安古意》等系列作品,除了长篇小说,亦创作多部中篇小说。

  「凤歌点评」小椴写作风格华丽,古代诗词修养非常高,这方面不在梁羽生之下。他书中的很多诗词,都是自己创作的,有人说他早期的作品《杯雪》很像《书剑恩仇录》,有那样的一种气势。后来他的文风就有所变化,变柔了,这可能和心态有关,更注重感情的抒发,文字也变得唯美。

  他的笔下有着诗剑江湖,和温瑞安非常像,小说中的文字被诗化。其弱点是故事性弱了一点,叙事性差了一些,想象力不是那么丰富。这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年纪比我们要年长,80年代会强调纯文学的东西多一些,而像后来的这些作.者受港台流行文化影响更多,作品中娱乐化的成分也就更多。

  ●沧月,女,原名王洋,1979年生于浙江。小学一年级偶尔在地摊上看见一套《七剑下天山》的连环画,开始了对武侠十几年的迷恋。自她开始,才有了“女子武侠”之说。代表作《夜船吹笛雨潇潇》、《镜·双城》、《听雪楼》系列等。

  「凤歌点评」沧月文字唯美,喜爱日本漫画,运用漫画的手法进行武侠创作,比如采用分镜、长镜等电影中使用的手法写作,文字给人真实感。但是作为小说,这样的写作方式显得拖沓冗长。擅长描绘人物情感,尤其是少男少女的情感描写,是目前新武侠作.者中最具有流行气质的一位。作品很受小女孩追捧,90%以上的读者是女孩,在出版界销量最好。

  ●步非烟,女,原名辛晓娟,1981年生,成都人,北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号称“奇诡一派”,她凭借《海之妖》、《天剑伦》、《武林客栈》、《剑侠情缘》等几部绮丽诡谲、美轮美奂的作品在武侠文学界展露峥嵘并迅速蹿红。

  「凤歌点评」步非烟作品刚劲有力,中性化,不像女孩子所写,可能和她研究魏晋文学有关。故事更紧凑发展更快,故事性很强,想象力丰富,文化和文气以及情节都很不错。但是不擅于写情,人物都是血淋淋的关系,很难看到温情。结构能力也不强,放出去一个很宏大的结构,但是收不回来。这和她是这批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个有关,一直在学校,经历相对要弱一些,写不出那种感情。

  ●九把刀,原名柯景腾,台湾彰化人。1999年以其作品《语言》成为网络人气作家。其作品《功夫》在KKCITY BBS站连载时,人气仅次于蔡智恒(痞子蔡)。其作品洋溢着黑色神经喜剧的风格,作.者用词辛辣、奇想不断,好笑又能发人深省,别有寓意。

  「凤歌点评」都市武侠写作,杀手为了正义,不再是用刀剑而是用枪行侠仗义,在这其中满是悬疑和恐怖,更多表现人性压抑的一面。九把刀非常会编故事,在台湾非常畅销,但是台湾作.者的武侠小说普遍有种岛国意识,在中国内地很难畅销。只是围绕台北那些城市去写,我们在北京在武汉很难感受到那样的氛围。

  ●孙晓,现年三十四岁,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现于企业界任职,2000年与人合资创办“讲武堂”,并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英雄志》,现仍持续于武侠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凤歌点评」孙晓和九把刀相比是两个极端,九把刀是一种完全娱乐化商业化的写作模式,而孙晓则更像一个苦行僧在写作,恰恰又缺少了娱乐性。他用10多年的时间只写出了一部《英雄志》,到现在还没有写完,这部书是非常宝贵的创作,但是花这么久的时间,值得吗?而且书中的人物太悲惨了,让人心情压抑。

继续阅读:第15章 网文这碗饭不好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江湖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