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阴阳合和太玄虚 鬼混尊者练邪功
对于鬼混尊者的名头,大部分人都是从他横扫少林的传说中听到的。
冷、狠、毒,唯恐避之不及。
但对于更多的,就不太清楚了。
其实,这要从他的武功说起。
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阴阳互补是一种道教修炼方法,指男女通过性事达到体内的“阴阳平衡”,属于中国古代道家“房中术”的概念,有练太极之人也试过。采补之术在武侠小说中也多有提及,一般被认为是提高武功的手段,但是它的实际效果却无法得到科学证实。
历史上采阴补阳之术主要在道教的某些流派中盛行,宋代以后更发展为“炼内丹”之术,它很早就受到佛教的抨击,也受到很多医家的批评,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房中术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操此术者不可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但却易流于纵欲,而与房中术“乐而有节”的基本原则相悖。当然,“采阴补阳”在现代人的性生活中是不适用的。
“采阴补阳”是中国古代房中术中的一个重要行为观念。认为男性若想获得补益、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可通过有意识的与女性行房来达到目的。“采阴补阳”该观念沿起很早,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即有明确的记载;“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劳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补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文中认为采阴能够补阳,是基于中医房中术将房事中男性泄出的精视为人身中最宝贵的物质,应经常保持盈满,而房事中的 泄精将使其耗竭,但女性在房事中分泌的阴精却不会耗竭。男性精液的补充可通过服食滋补品获取.也可通过房事从女性的阴精中获取。
中国古代房中术百计追求的直接效果,可一言以蔽之:男子在过程中使自己保持不射,却使女方达到高潮。历史上最重要的房中术理论家之一孙思邈,对此有极为直截了当的论著,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七:
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闭固而已,此房中之术毕矣。
这是稍有夸张的说法,不过如撇开“夜御十女”的伦理道德问题之类(古人并不认为这有伦理道德问题),孙氏之语确实直奔主题。“闭固”即保持不射,从客观效果而言,如能做到在性-交时不射-精,也即所谓“握固不泄”,就能保持连续与多个女子性- 交的能力。
多交不泄何以值得汲汲追求呢?主要有三项理论观念以支持之。其一即源出“阴阳天人感应”之说,认为多多行事是一件体天之道而利生利人的美事,典型的论述见《医心方》卷二十八所引:
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能避渐伤之事,而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宜知交接之法,法之要者,在于多御少女而莫数泻精,使人身轻,百病消除也。(引彭祖)
将天地交会与男女交合类比,再引出多交利于健康之说,这种类比、联想之法,为先民所常用,而且在先民眼中看来也很雄辩。不过其说倒也能够与现代科学的某些结论吻合。
其二是更为著名的所谓“采阴补阳”之说。相信男性能够从女性在高潮时的分泌液(“女 精”、“阴 精”)中获得去病延年的补益;更有进之者,相信女性的唾液、乳液等也有“补益”之效;也有较为抽象之说,相信女性的“阴气”可以补益男子。这方面的典型论述,可以特别选择时间跨度长达1800年以上的两则材料,以见这一观念之源远流长:
待彼合气,而微动其形。能动其形,以致五声,乃入其精——虚者可使充盈,壮者可使久荣,老者可使长生。……玉闭坚精,必使玉泉毋倾,则百疾弗婴,故能长生。(马王堆汉墓出土简书《十问》〔29〕)
凡媾合,会女情姹媚,面赤声颤,其关始开,气乃泄,津乃溢。男子……受气吸津,以益元阳,养精神,此三峰大药也。(明邓希贤《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义》〔30〕)
“合气”即指男女交 媾;“乃入其精”指吸取“女 精”;“玉闭坚精”指男子保持不射;“三峰”指女子舌下、双乳及女阴,称为上、中、下三峰。这一学说在现代性学理论中很难得到直接证实,而在伦理道德方面显然大有问题——在男性中心的古代社会中,女性经常只被视为一种工具,“采阴补阳”之说发展到后期,更将女性比做男子修炼“内丹”的“炉鼎”。
其三是也很著名的“还精补脑”之说。这种学说相信,性-交时当男子即将射的一瞬间,用手指压迫输精管,就能使精 液反走上行直达人脑。男性精 液在房中术理论中被视为极其珍贵的生命之液。任何一次射- 精都是男子“精 气”的可观损失,以至于只有为了让女方受孕才值得为之射- 精。因此“还精补脑”还被古代房中术家视为不可轻易传人的秘技。典型的论述可见《医心方》卷二十八引《仙经》(一本已经佚失的古籍):
还精补脑之道:交接精大动欲出者,急以左手中央两指却抑阴 囊后,大孔前,壮事抑之,长吐气,并齿数十过,勿闭气也;便施其精,精亦不得出,但从玉茎复还,上入脑中也。此法仙人口口相授,皆饮血为盟,不得妄传,(妄传者)身受其殃。
姑且不论上述理论的正确性,鬼混尊者反正是信了,他的“阴阳和合术”要求与九九八十一名不同的女子同修,其功颇具邪气,效果也很诡异,但却不是走火入魔,只能说是一种奇门异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