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环环相扣
龙印初涉江湖路 环环相扣解谜团
“那怎么会?”公孙醋眼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神色,“要不你尝尝?”他故意把碗往地瓜面前一送。
“得了吧,你那陈醋还不如白酒好喝呢!”地瓜没有理会,一仰脖干了一碗,“我宁愿喝十碗酒也不喝你一碗醋!”
地瓜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龙印在一旁笑了,“瓜兄海量!”
“过奖过奖,”地瓜又倒上一碗,“我要敬龙头老大,看看这山庄,啧啧,”地瓜连连咂嘴,“我都走迷糊了,啥时候你也给我弄一个啊?”
“哪里哪里,”龙印连忙站了起来,“帮主言重了,雕虫小技何足道哉!我敬帮主!”
彼时,龙印年轻气盛,地瓜和老酸都已自成一派,而龙头作为世家的接班人还略显稚嫩,龙印喜欢闭门钻研,江湖经验略有欠缺,是以一个偶然的机会,龙印在九道山庄的建设上小试了身手,结果还不错。
这天,龙印收到了一封信,信没有署名,写得也很简短:欣闻阁下大作初成,在下仰慕之极,然大自然鬼斧神工是否人力所能及?盼早日来指点迷津!
信写的好生奇怪,大概的意思是邀请龙印去一个地方见识一下,但没说具体是哪里,按文中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地势很奇妙的地方,也有可能有人为加工的痕迹,这是要猜谜吗?
不过显然,这个地方是能够找到的,因为这样的地方不多,而首先考虑的就是武陵源区,此外,黔东南龙洞大峡谷也有可能。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素有“奇峰三千”之称。在217.2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中,有石英砂岩山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造型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
武陵源水绕山转,素有“秀水八百”之称。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溪流,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两岸峰林对峙,倒映溪间,别具风味。
武陵源的溶洞数量多、规模大,极富特色。现已探明的大小溶洞40余个,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为四层,景观奇异,是东南亚岩溶景观的缩影。
武陵源有珍奇的地质遗迹景观。包容了砂岩峰林、方山台原、天桥石门、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沉积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地貌景观,包存几乎没被扰动的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
武陵源有十分丰富植物资源。境内森林覆盖率已达74.75%,并保存着两处原始次森林,为我国重要的古老孑遗生物的生长地区。境内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首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种子植物有珙桐等35种。在众多的植物中,武陵松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态最奇,有“武陵源里三千峰,峰有十万八千松”之美誉。
武陵源有多姿多彩的气象景观。武陵源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气象万千。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欲仙,有时云海涨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滚直泻,化为云瀑,蔚为壮观。
而黔西南锦屏县彦洞乡仁里村巍峨延绵的大山深处,“龙洞大峡谷”是极富传神色彩的奇景。
仁里寨坐落在半山腰上,与瑶白村遥相对峙,寨脚的田野顺着山势向两边延伸,一眼望不到头。沿着村子左面的田野盘山走去,大约盏茶时间,就步入龙洞大峡谷景区。
走进峡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万丈绝壁,纵观峡谷,峰尖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幽的原始自然风貌;山、水、瀑、崖、壁休戚共与,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其中飞崖走壁、擎天石柱、仙人洞等崖壁既各独具风格,又共具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龙洞峡谷奇景的自然形成,必然经历上万年风雪雷电的劫洗,但由于地处深山,其巧夺天工的奇异景观却鲜为人知。
群山莽龙汇聚于此地欢腾喜戏,气势雄伟磅礴,令人浩气长舒、胆战心惊。龙洞峡谷奇景以其形态各异的“擎天石柱”、“万丈绝壁”、“峡谷飞瀑”、“仙人石窟”等组合而成,观后无不让人惊叹叫绝。
眺望崖壁,恰似翠玉屏风,横档在眼前,崖壁中点缀着绿树红花,在蓝天碧日辉映下熠熠闪光,蔚为壮观。大峡谷间两壁对峙,其间“擎天石柱”飒然耸立,柱顶苍松翠柏,从下往上观看,石柱直冲云霄,气势雄伟壮观。因石柱形似一支刚点燃的蜡烛,当地人又称石柱为“蜡烛洞”。
“峡谷飞瀑”乃崖壁间汹涌挤出一股银白色水柱,水柱顺着岩洞往下泻,跌落数十米,撞击在崖底的岩石上,水柱顿时飞花四射。那洁白的浪花犹如千万颗洒落的珍珠。飞瀑震声如雷,如万马奔腾,那浩然之气让人惊魄万分。急流从“峡谷飞瀑”咆哮往下奔腾,历经三个小瀑布后直泻龙潭,形成了壮观的“龙潭瀑布”。“龙潭瀑布”是龙洞峡谷中气势最磅礴、景色最幽雅的瀑布,站在龙潭出口仰望瀑布,水流犹如一匹光滑的银色绸缎直挂龙潭,真有“银河冲九天”的气势。瀑布飞流击起的飞沫扬出十多米远,浸人的飞沫冷气让人不寒而栗。
“仙人石窟”的洞口朝东面敞开,洞口刻有“仁里奇景”字样,石窟里的遂道切钭向着龙潭方向深邃。洞口处可容一人则身进入,曲径幽黑神秘。屏气凝神静闻,可听到飞瀑奔腾和龙潭急流的怒涛声,并不时有雾气从石窟内涌出,“仙人石窟“的遂道是与龙潭是相互连通的。
相传,七仙女下凡观赏人间美景时,曾到龙洞峡谷观光,为了让下一次下凡人间时不忘记这地方,仙女们就各自塑造一个自己的形象安放在龙洞峡谷左则的崖顶上做标记。哪想回到天宫后,皇母娘娘再也不让她们下凡了,这七个形似仙女的大石柱就永远留在峡谷中,“七仙洞”因此而得名。“七仙洞”上还有石桌、石凳、石磨、石碓等,其形态与实物极为相似。
相传,龙洞是仙人居住之地,凡游人观赏龙洞都不能心怀私心杂念,如因有不规行为得罪仙人,龙洞上空将顿时乌云密布,下起瓢泼大雨来,为你洗净不洁尘埃。
龙洞大峡谷原始森林密布,猕猴、山羊、野猪、蟒蛇等动物频繁出没,自然环境优美,生态风光旖旎。
龙印决定出去走走,去看看这两个地方,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
谁知道这一次出去,环环相扣奇遇不断,也结识了一个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