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心有灵犀
任虹陵2015-10-30 15:492,842

  “欢迎!欢迎!”

  颠簸的汽车终于来到了六曲河区曲街生产队知青点,几间低矮的住房内,一群少年迎了出来。

  “介绍一下,我们是这个点的老知青。”

  “先带你们看看房间吧,一会在帮你们搬行李。”

  有新鲜血液加入队伍,老知青都非常高兴,也非常热情。

  “谢谢!谢谢!”

  新知青几乎异口同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热心人,任何人都会心存感激。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下乡的第一年每人每月有六元钱的补贴,六两肉票,油粮定量供应,有关手续和购粮证到区粮管所办理,一年后吊销购粮证,所有补贴全部取消,自食其力。今后你们要听队领导的话,向老知青学习,认真锻炼。我要随车回去了,再见。”

  见众人安排完毕,知青办的工作人员把有关注意事项简单介绍完后,向十多名新知青挥了挥手后上车回了县城。

  “你们早点休息吧,明天早上六时左右听哨子声出工,我们回去了。”

  和新知青聊了一会后,老知青也都退了出去。

  “燕儿的知青点比我们远得多,也不知还要多长时间才会到。”

  老知青走后,躺到在床的杨霄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陈燕到知青点的经历和杨霄差不多,不同的是,来接她们的除了老知青外,还有一名年青的队干部。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生产队上山下乡,我叫张涛,是队里的副队长,队里安排我负责知青工作,以后大家有什么事的话可以找我。明天早上听哨子声出工,现在你们先把行李搬到自己的住处。

  年青的队干部一边对知青说着话,一边打量着人群中的几名女知青。

  看到人群中亭亭玉立的陈燕后,年青队干部双眼中闪出了一道亮光。

  “你叫什么名字,我帮你拿吧。”

  年青队干部伸手就去提陈燕的行李。

  “谢谢了,我叫陈燕,行李不重,我自己拿得动。”

  陈燕慌忙提起了自己的行李,拒绝了年青队干部的热情。

  “不要客气吗。”

  年青队干部伸手拉住了陈燕的行李。”

  “张涛,你想干啥。”

  老知青们对年青队干部怒目而视。

  “没干啥啊,只是想帮帮她们的忙。”

  “有我们在,用不着你帮。”

  “那我回去了,你们忙,你们忙。”

  年青队干部讪讪地走了。

  “陈燕,你们以后别理他,这人就像一只苍蝇,天天围着女知青转,讨厌死了。”

  老知青中一名长着好看苹果脸的女知青对陈燕她们告诫道。

  “不要紧,有我们在,他不敢把你们怎么样。”

  一名男知青对着还没有走出多远的张涛后背扬了扬自己的拳头。

  “就是,就是,有什么事我们会帮你们的。”

  其他男知青同声附合。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陈燕和其他几名女知青齐声谢谢。

  “杨霄应该安排好了吧。”

  安定下来后,陈燕的一颗芳心不知不觉飞向了远方。

  农村的清晨,空气特别的清新,太阳还没有出来,远方的群山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今天收玉米,女社员扳玉米男社员背,所有的知青同女社员一道扳玉米。”

  绝大部分的生产队对知青还是很照顾的,太重的体力活一般不会叫知青做。

  太阳从东边的山尖慢慢升起,在天空中划了一个半圆后,又从西边的山头渐渐消失,余辉映红了天空的白云,归巢的小鸟一群群飞过头顶。收工了,远处传来了队长收工的哨子声。

  回到知青点后,杨霄没有忙着做饭,躺在床上计算离国庆节还有多少天。

  “国庆节还有三个月零十天,我写给燕儿的信也不知收到没有。”

  那时的农村除了写信外还没有其他通讯工具。

  来到知青点已经二十多天了,这段时间里杨霄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最关心的事,什么时候放假。

  国庆节放假一天,并且今年国庆节和星期天是紧接着的,到时向队里提前请假一天,就能凑成四天,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承诺,去看燕儿。

  “杨霄,你的信。”

  一名知青拿着一封信在杨霄的床前晃了晃。

  床上躺着的杨霄立即像弹簧一般从床上崩了起来,一把从那名知青手中抢过了信。

  “哟!谁的信,看你急的。”

  没有答理送信的知青,杨霄快步走到屋外,找了一个偏僻清静的地方,匆匆拆开信封,取出信仔细阅读起来。

  “亲爱的霄哥,收到了你的来信,我的心儿哟,久久也不能平静。

  霄哥的心情我是理解,你叫我怎么说,霄哥哟。

  我是一个资本家的女儿,怎能够与你相配,我们的年龄都还小,对于那个恋爱的事是今后的事。

  我们来到这个地方,共同的愿望,是早日从返故乡。如果你真心的爱上了我,那是我们的友谊哟万古长青。

  在说句老实话,我也是爱你的。”

  爱你的燕儿

  一边看一边擦着不争气的眼泪,从前在一起时没有过多的关注和珍惜,和陈燕分开二十多天后杨霄才切切实实理解了“珍惜眼前人”这句话的含意。

  读完信后,两眼通红的杨霄回到了房中,拿出了纸笔,写起了回信。

  以最快的速度简短的写了几句话后,杨霄找来信封把信装好封上,填好地址,贴上邮票后一溜烟向村中跑去,邮递员一个星期只送一次书信,如果今天没有邮寄出去,就只能等下个星期了。

  “邮递员同志,等等。”

  杨霄叫住了跨上自行车准备赶往下一个村庄的邮递员。

  “我有一封信要邮。”

  “哦,拿来吧。

  邮递员接过信装入信袋内。

  “谢谢。”

  “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

  邮递员骑上自行车向远方而去。

  转眼国庆节就要到了,一脸疲惫的杨霄从床上跳了起来。

  “还是把肉赶快弄好吧。国庆时在给燕儿带去,不要放坏了。

  杨霄捅开了炉子,放上锅倒上菜油,待油炼好之后,杨霄把砧板上切好的一碗肉片倒进锅内炸了起来,为了便于储存,需要把肉炸去大部分的水分,老知青的言传身教,独立生活的本领杨霄已经掌握了不少。觉得差不多之后,杨霄把炸好的肉撒盐搅均,起锅装瓶密封起来,然后和床边已经装满了肉的两个不大的瓶子放在了一起。

  遥远的地方,杨霄没想到,有人在做着和他相同的事。

  陈燕的床边,同样摆着三个装满了肉的瓶子。

  这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国庆节”就要到了,所有知青都在准备着,有的要回城看父母,有的要去其他知青点看女友。人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意。

  “师傅,搭个车吧,我去盘龙。”

  驾驶员就似没听到一样,汽车从杨霄身边呼啸而过。

  只给杨霄留下了一身的灰尘。

  六曲到盘龙没有开通客车,来往只能搭乘路过的货车或拖拉机,搭不上车就只能步行。由于来往的车辆很少,很多驾驶员又不愿停车搭人,浪费时间,能搭上车的人并不多。于是知青中也就有了另类的搭车方式。

  那时的汽车都没有装空调,夏天开车就像坐在烘箱内,所以驾驶员都爱在天还没亮就起程,乘凉爽多走一程是一程,清晨来往的车辆也就要多些。

  知道找车不容易,天刚放亮,杨霄就来到了路边,对开往盘龙方向的车不停的招手示意。

  两小时过去了,连续拦了几台车都没人理,杨霄焦急起来,心道,只有用老知青说的办法了,爬车吧。

  在一条很长又带弯的陡坡中间,杨霄爬上了一辆开往盘龙方向,车上罩有蓬布不容易被发现的解放牌卡车。

  “燕儿,我来看你了。”

继续阅读:第8章:怒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乌蒙情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