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归路晚晴
江湖一大少2015-10-30 15:413,462

  “大河悠悠静无声,绿水迢迢万船行。恩施南北连京越,泽被东西贯古今。隋史不书宣城纸,朝代功彪碧水清。今人临河且感叹,犹谢隋帝并斯民”。

  仰望,依然是晴空万里;远视,京杭大运河如飘飘荡荡的碧玉带,机动船牵引着成串的船队在破浪航行。北望,大运河从天边白云深处排空而来;南望,大运河滚滚滔滔向无边的绿色田野奔腾而去。大运河清波荡漾,这许多船儿是南去杭州,还是北去京城?

  遥想1000多年前,当隋炀帝开发这条南北大运河的时候,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光阴消逝,时间推移,现在在大运河两岸,连一棵隋柳也没有了。到了今天,在两岸的大堤上,只有新植的杨柳在迎着春风吐翠,显示着中华民族进入了新兴时期。大运河贯穿南北。它南越长江,流经苏省、浙省;北越黄河,流经鲁冀,烟波浩渺几千里。这是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并称于世的伟大奇迹。万里长城和大运河,同是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骑行于运河东岸,迎面而来的是阵阵清风。白天的景色是在车上匆匆而过了,而当傍晚时候踏上运河大堤的时候,运河变得无比妩媚起来。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吧,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是的,运河在来回穿梭的船上已经点起来的灯光的装点下如盛装出席的贵妇,雍容华贵。对岸林立的建筑反衬着运河的沧桑,水中的倒影随波摇曳,无比婀娜,几支细柳垂落在岸边大堤上,更是增添了几许生机。

  回头的时候感觉总是比去的时候快,不经意的,车子已经到了瓦甸了,看到渡口、看着在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水面,高泽的面前顿时就浮现出了写“氾水八景”的那首瓦甸归樵惜老翁中所写的“霞光波影渡船催,市罢新柴沽酒归。横卧舱艄歌一曲,惊起野鸭满天飞”,只是归樵老翁呢?满天飞起的野鸭呢?看来有机会得和外婆去一趟瓦甸的舅爷爷家,听说舅爷爷的身手非常厉害,也是习武世家呢。

  天是一片淡淡的蓝,时而浮云朵朵,一团团似洁白的棉絮。微风吹动着它们柔软的身体,浅吟低唱着,一路悠哉游哉。一路往北骑行,当你低下头看着路边,茵茵的绿草与鲜花儿呢喃,这会儿再抬眼望去,那一片片似棉的白云,全变成“马尾”丝丝缕缕向天空散去。

  夕阳已经低垂了,暮色已经也四下里弥漫开来,运河的航道里依旧是如流的船只,来来往往的繁忙热闹,只是多数的船只并没有灯光的点缀,像一个个去往暗夜的精灵来回游荡穿梭,若不是阵阵的马达声和水面荡起的层层波浪暴露了目标,总觉得那一切原本都是运河里的精灵,而夹杂其中的,竟然有几艘红色灯笼点缀的游船,却都已经完全溶入到这片妩媚之中。

  一路上一家三口说说笑笑,也不觉得慢,也没觉得累,过了瓦甸、朱马闸,没一会儿刘堡也是近在眼前了。暮色已经模糊起来了,堆满着晚霞的天空,也渐渐平淡下来,没了色彩。这时的运河才显出她艳美的身姿,河里的船只都是一片光明了,而两岸也是或近或远的间隔着星星点点的亮起了灯光,在河水的映衬下,微微的泛黄,却也呼应了摇曳在水面的灯光,看起来竟然也是绿的妖娆,黄的典雅,长长的船队在水中的倒影更如一条玉带在随波摇摆。

  这时的高怀远似乎越骑越有劲了,脚下蹬的飞快,晚风吹在脸上,说不出的舒爽,惹得高泽爽快的咯咯直笑。刘堡一闪而过,渡口的灯火,映照着两岸的高高低低的房屋,灯勾勒出轮廓,如一副副华丽的白描,如若看累了河里荡漾摇曳的灯光,回头看看岸上的一片光明,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槐楼湾也有渡口,此处的运河大堤是一个很大的转弯,角度还很大,白天来往穿梭的船只渐渐稀少了,在两岸稀朗的灯光点缀下又是另外一番味道。宁静之处更显宁静,出彩之处更加出彩。偶尔缓慢驶过的小船,竟然还挂着灯笼,在清风的吹抚下,轻轻摇摆,犹如夜风轻唱摇篮曲,哄着这片灯光入眠。运河是悠远的,泛黄的灯光在风中四处飘荡,洋洋洒洒的沐浴着运河的两岸。在这样一片温暖之中,或行走,或小憩,都是一种享受,沿着运河大堤,看岸边垂柳依依,绿叶更绿,夜风更柔,坐在车上,倾听河水轻柔的拍打堤岸的声响,波光更碎,夜曲更浓了。

  一过了槐楼湾,就有一条小路可以操近道回家了。夕阳的余温还未散去,知了在树上懒懒的叫着,池塘里蛙声大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呈现出一派慵懒的气氛。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阵凉风,吹拂着路边丛生的杂树,也吹拂着一家三口的脸庞,看那一路的花花草草,也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

  小屋的灯都亮着,也许爷爷已经做好了晚饭正等着我们回家吃饭呢?高泽远远的看着略有些昏黄的灯光,心中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已经做起了美梦了。在这样的夏日夜晚,高泽突然想起了辛弃疾的那首《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才离开家一日而已,高泽却有种“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的感觉,竟然有点舍不得爷爷了,一个人枯守孤灯,不是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吗,长大了,一定让爷爷过更好的日子。

  “爷爷,爷爷,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一跳下自行车,高泽就往屋里奔去,八仙桌上放着四五个刚做好没多久的菜,有荤有素的,居然还有一条红烧的大草鱼,不光爷爷在,连干爷也在,都在等着他们呢,不用看,高泽一闻就知道,红烧大草鱼肯定是干爷的杰作,甚至那条倒霉的大草鱼也是干爷从河里钓上来的,干爷钓鱼的本领和技术在这附近,他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的。高泽正缠着干爷学习呢,最好是能把干爷一直珍藏,平常很少用的那根杆子,给他喧(四声,就是忽悠的意思,土话)过来,那可多美啊!

  高怀远照例陪两位老爷子喝酒,高泽因为“晚茶”吃得有点多,这会也不饿,只是吃了一点红烧大草鱼,这鱼确实不错,香辣爽口,色鲜味浓。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的,而且,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高泽坐在一旁,等爸爸拿筷子沾酒给他尝尝,今天他们喝的是五琼浆酒,这酒高泽倒是很少尝到,因为爷爷他们平常也高精尖喝宝应大曲、八宝春什么的。高怀远在儿子的”虎视眈眈“中明白了意思,连忙沾了酒,让高泽尝一尝,好像他也是品酒师一样。嗯,五琼浆还真是不错,酒度适中,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醇厚丰满,味纯尾正,既有茅台酒的酱香风味,又具泸州老窖的浓香特色,入口浓香,回味酱香,口感别具一格,被评酒专家们誉为一酒两味“上乘佳品,精品中之珍品”,俗称为“浓头酱尾”。

  尝完了酒,高泽终于是心满意足了,就该拿出今天在外公家的收获来显摆了。小人书、连环画,老人家都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看他一下子拿出了那么多的小人书,特别是还有几本是成套的,还是让王五爷有点感叹这小子的运气了,居然能收集了好几套,不错呀,也不容易啊!收藏贵在兴趣嘛!鼓励他继续努力,收集的越多越好,他这一说不打紧,高泽的心里可就惦记上外公家二楼的那些小人书了,恨不得立刻全部搬过来,属于自己才好呢!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的文房四宝拿出来,也是让两位老爷子有点吃惊,去了趟外婆家,这小子居然能得到这么一套珍贵的文房四宝,看来,这亲家在高泽的身上也是下了很大的注啊,不然,这才多大点的孩子,就送这么贵重的东西,一般人可没这样的手笔。

  重点就在那幅郑板桥的字上面了,高泽小心翼翼的打开卷轴,那首颇有板桥“六分半书”的“板桥体”咏荷《芙蓉》出现在了两位老人的面前,先吃了一惊的是王五爷,而后是高老爷子,此卷所书笔划粗粗细细,态势欹欹斜斜,点画、提按、使转如乐行于耳,鸟飞于空,鱼游于水,在一种态情任意的节律中显露着骨力和神采,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两位老人家表情严肃,上上下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了半天,谁也没说话,半晌,王五爷才开口询问:“小泽,这幅字是怎么来的呀,快跟干爷说说!”语气里有说不出的急切和不解。

  高泽也没隐瞒,一五一十的把这幅字的来历大概说了一遍,高怀远在旁边还补充了几点,两位老人才总算弄明白了情况,两个人对望了一眼,还是王五爷开口了:“你们肯定都知道郑板桥这个人,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他的情况,这幅字呢,我和老高都看了,应该是真迹,板桥的真迹,好宝贝啊,小泽啊,你真是走了狗屎运啊,居然得些重宝,哈哈!”

继续阅读:第45章:重大发现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运大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