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以为当今皇上愿意见那几个人在朝堂上瞎折腾吗?”李景隆问了一句。
看着迷茫的文朔,继续说道:
“先皇在的时候就十分看重燕王殿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当年太子朱标驾崩的时候,皇上也曾经犹豫过是不是立四子为太子。但是当初先皇犹豫了,因为燕王殿下不是先皇的皇长子,先皇考虑到不能因此而违背了祖法只好在大臣的催促之下立朱标的长子为太子。但是先皇也知道朱允炆根本就不是治国、安邦的材料,所以也曾经有密旨给予当今圣上,为他日后做好了周详的安排。
同样当初先皇就看出方孝孺此人只是个书生,根本就不堪大用。所以先皇才会有意的打压他,但是到了最后为什么有叫他出来辅佐当今陛下呢?这个难道你家燕王殿下不曾考虑过吗?”
文朔静静的听着李景隆的话,突然发现原来现在的一切竟然是都在老皇帝朱元璋的算计之中,原来老朱在死之前就早已经把这一切都安排好了。
文朔点点头说道:
“曹国公对在下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李景隆哈哈大笑说道: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叫你知道,其实当初先帝就是属意要立四子朱棣的,但是四子缺少的是名分。而先帝早就把这个名分给四皇子想好了,那就是清君侧诛逆臣。当然了这对于当今圣上来说多少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大明的千秋万代基业来说却是有百利无一害。”
“原来先皇也是被一个正统的名分所累啊,没想到先皇竟然是如此煞费苦心的安排这一切。”文朔不由的感叹到。
李景隆哈哈一笑:
“马公公现在明白了本宫为什么在战场上被称作百败将军了吧?”
文朔尴尬的笑了,不再说话,但是对于李景隆他从内心里竟然是生出来丝丝敬佩。是啊,为了一个死掉人的想法,这个人竟然是甘愿被天下人唾弃也毫不在意。
试想现在全天下的人都是知道朝廷征北不利了,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眼前这个人——曹国公李景隆的无能!
这需要忍受多大的煎熬才能做到这一步啊!
“你可以给燕王说,现在陛下已经打算再派徐辉祖前往征北。据我所知这个徐辉祖并不在先皇的计划中,是方孝孺极力在陛下面前推崇此人,你知道当今圣上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可能没有经住方希直的软磨硬泡就答应了。不过我已经建议陛下再在京师卫戍部队中抽调十万人派给徐辉祖了,这样南京的城防就只有不足二十万人了,要是燕王真的有心,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文朔没说话,这一点朱允炆早就对自己说了,再说自己的情报已经送出去有段日子了并且已经收到了朱棣的回信,说是叫自己要查清楚南军的粮草储存地。但是这个是不能告诉李景隆的,谁知道现在这一切是真是假呢?
不过必要的试探还是要有的:
“不过在下听说徐辉祖和燕王殿下好像还是有亲戚关系的,那这样会不会……”文朔依旧是默默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一点上你可以放心,陛下会在适当的时候召回徐辉祖的。但是至于你们燕王这个亲戚恐怕是不像错过目前这样一个可以在朝中立足的机会的。”
错过一个在朝中立足的机会?这句话和是叫文朔玩味,仔细想想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徐辉祖误判形势对于现在的情势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那就是说徐辉祖将是燕王最最强大的敌人!
但是朱允炆真的会把徐辉祖调回京师吗?这是个问题,并且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徐辉祖是大明开国重臣徐达的后人!
大将军徐达的事迹大家都是知道的,要是没有徐达恐怕大明朝也不会出现在历史上,徐辉祖作为徐达的后人如果说没有得到徐达的真传是不可能的,再说就目前来说在朝廷当中也只有徐辉祖的军事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是由于朱允炆担心他会在阵前倒戈所以也就没有把他派出去。
不对呀,既然是朱允炆自己乐见朱棣起兵怎么会担心徐辉祖会临阵倒戈呢?
这是文朔想不通的一点,但是李景隆好像也不太在意文朔到底在想什么,自顾自的说道:
“现在知道先皇遗愿的不超过四个人,包括徐辉祖在内都是不知道的所以要是一旦徐辉祖领兵前往将是燕王的劲敌。陛下也是十分无奈,毕竟方博士还有黄子澄等人每日间总是在进言,也只有准了。”
“那要是一旦燕王进京朱允炆会怎么办?”文朔还是比较担心这个,后世上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寻建文帝的下落在这里难道出了岔子吗?
“先帝早已经安排好一切,就连我也是不知道的。”李景隆很快给出了答案。:不过我这里倒是有陛下要我转交给你们的一份官军布防图,向来应该是有大用的,现在就交给你吧。”说完起身在书架后面的暗层里拿出一份文件交给文朔。
文朔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这个建文帝竟然是把布防图都要交给自己的四叔了,也太……难到他就甘心这样吗?还是另有隐情仅仅是为了完成老皇帝的遗愿?难到他就甘心做一个过渡者或者是一个匆匆的在皇位上做了没有四五年的人吗?要是这样的话也太……
那到底这份布防图到底是真是假呢?文朔在自己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和李景隆的谈话结束以后回到驿馆,文朔自己闷在房子里一直到掌灯时分都没有出来,老潘头和韵淑都是很担心,但是看看站在门前的刘十三两个人只好是把自己的担心压倒心底里。
朱棣这一次出兵端地是很快,出北平进山东克德州然后绕过济南直接就南下了。当时的征北将军是盛庸,这位当初以死守济南在朝廷声名显赫的山东都督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征逆大将军接替李景隆的职位。面对来势汹汹的北方军根本没有出战的勇气关上城门期望借助济南的高大城墙再次把燕逆逼回北平。
但是很显然这一次朱棣的军队连看都没看济南一眼,直接就绕开济南城往南走了,弄得盛庸很是郁闷,难道这是燕逆的阴谋?还是不要轻易开城门,万一燕逆在城外埋伏重兵不就惨了吗?
等到盛庸大将军提心吊胆的打开城门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时候,次啊知道就在自己死守济南城防备燕逆偷袭的时候人家已经直接攻取东阿、汶上、邹县,甚至兵锋直指徐州。
这个时候盛庸才明白原来这一次朱棣的目标不再是山东了,而是自己的大后方——南京!
这个时候的文朔正在京城里感受天朝上国的风物,虽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已经被朱允炆知晓了,但是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这个时候文朔忽然想起来了和自己一起来到京城的倭国使臣千元代,后世华夏民族遭受的苦难一时又在心头缠绕,总是觉得心头堵得慌,于是决定出去走走散散心。
虽然前方战事吃紧,但是相对于京城百姓来说那毕竟里自己还有很远,况且不能因为前方打仗就不生活了不是?所以京城依旧是京城,该做买卖的还是做买卖,该出门的还是出门。
在京城各处闲逛了一上午看看日头已经到了头顶上,再往前走就看到一家三层高楼的酒肆,应该是京城最好的酒肆了。一张布幌在风中摇摆着,几个大字夺人耳目‘东富顺’。
文朔回头看看刘十三:
“十三啊,咱们今天就在这里好好吃一顿吧,这段时间总是忙活了也该好好犒赏一下自己的肠胃了。”
刘十三笑了,这段时间确实是把刘十三忙活的不轻,各方的消息需要他和文朔一一打理,还要时时警惕锦衣卫的追捕,简直就是提心吊胆的过了,所以一听到文朔这话高兴的很。
两个人刚要进门,就看到一大群人在里面跑了出来,
“快走吧,出事啦。”
“快走吧,快跑吧。”
文朔和刘十三都是一愣!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