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朱棣端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一班大臣在沸沸扬扬的争吵,他们争吵的原因只有一个,今天他——朱棣在早朝上提出了一个相当有分量的问题——出海巡洋!
户部尚书夏元吉正在前面慷慨陈词:
“陛下,现在我永乐一朝刚刚稳固。国库还不是充盈要是倾全国之力再次建造海船的话,恐怕……”
解缙站出来说道:
“是啊,陛下现在我永乐朝刚刚稳固,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陛下没有必要这样做。”
“陛下,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曾经下严旨‘片板不得下海’,现在陛下依照祖训起兵靖难一统寰宇,难道陛下现在要违背祖制吗?”
“陛下,此事不可儿戏。祖制不可违!”
朱棣一听说道祖制就头疼,他现在心里有个疙瘩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个皇位是怎么得来的,对于先祖太祖皇帝是既头疼又无奈。自己当初起兵的旗号就是依照祖制,清君侧、诛奸佞。但是现在祖制已经成了他最大的障碍!
早朝上看来是得不到什么好的结果了……
文朔站在朱棣的身边看着下面一群吵吵闹闹的大臣心里感到很是凄凉,在这个时代什么事情都会为自己找出一个合乎祖制的说法,难道祖制真的就是无所不能的吗?
“朱高炽,朕命你统领六部九卿,在南直隶、浙江、广东、福建建造海船为出海巡洋做准备!”朱棣根本没有在乎下面的人在怎么说直接就下旨说道。
站在班首的世子朱高炽愣了,自己的父皇是怎么了?为什么竟然要不顾朝臣的反对执意要出海巡洋呢?
但是既然是自己的父皇,而且还在众朝臣面前颁下圣旨自己能怎么做呢?
“儿臣接旨!”他略一沉吟,躬身施礼答道。
这父子两在朝堂上算是一唱一和了,满朝文武都愣了。
御书房、
朱高炽站在朱棣前面静静的一句话也不说。
“炽儿,你应该明白朕的良苦用心。现在永乐朝刚刚稳固,各方面都需要发展。百姓和各行各业都是需要亟待发展。朕曾经在上台伊始的时候就对天下万民说过,要叫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大明朝,要超越秦皇汉武的功绩。这些怎么才能实现呢?难道仅仅是叫百姓在黄土地里面靠着上天的恩赐辛勤劳作每年连饭都吃不饱吗?要想真正的实现永乐中兴,和海外诸国贸易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叫我大明的百姓人人得到富裕。”
“但是父皇,现在我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库上不充盈,前一次建造出使倭国的海船已经是叫满朝文武怨声载道了,要是现在再次建造海船的话恐怕……”朱高炽低声说道。
“你不会也要拿你皇爷爷的话来压朕吧?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正是由于你皇爷爷的禁海政策已经是叫我大明疲弱不堪了,”说着朱棣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奏疏递给朱高炽,“这是御史黄真上的一份奏疏,你回去好好看看或许知道为什么朕要这么做。”
祖制——成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立在了朱棣面前,但是朱棣现在正在努力的破除这些来自朝臣守旧派的压力。
解缙被发到国子监种菜去了,夏元吉因为是户部尚书在朱高炽的影响下也没有了脾气只好是强打精神在朱高炽的带领下在龙江船厂大兴造船事业。
同时在广东、福建、浙江和南直隶也开始建造大船。
龙江船厂
文朔正在和工匠商量着怎么建造大船,这个时候船厂外面来了一队依仗。黄罗伞盖下面站立的正是当今圣上永乐皇帝朱棣。今天朱棣竟然是意外的出现在了龙江船厂,这叫大家很是吃惊。
文朔赶忙上前跪倒在地说道:
“恭迎皇帝陛下,不知陛下亲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朱棣笑呵呵的上前扶起文朔说道:
“没什么,朕就是来看看,你们也都起来吧。”
“郑和呀,朕今天就是来看你的船厂了,朕要看看咱们的宝舡建造的怎么样了。上次的时候朕没有好好看这次你一定要给朕好好介绍一下呀。”朱棣高兴的对文朔说道。
“是陛下,但凡郑和知道的,定当据实以告。”文朔恭敬的回答,不过他看到跟在朱棣身后的众位大臣脸上好像是很不高兴的样子,但是现在在皇帝面前根本不好表现出来的。
经过在船厂的视察以后,朱棣也是在后来的日子里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对于出海巡洋一事也是更加热心起来,时不常的把文朔叫道宫里面去询问宝舡的建造进展,同时也下令叫全国各地都要尽力配合宝舡的建造工作,世子朱高炽也是发挥了他的老特长——后勤保障工作。
其实早在朱棣起兵的时候,这两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熙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大儿子朱高炽在北平做着后勤的保障工作,仅仅以北平数个州县的能力就养活了朱棣的百万大军在前线的战争需要,相当重要的一点在燕地根本就没有造成什么民变和激起民愤反而是燕地的百姓都踊跃支持。
而小儿子朱高熙则是随同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军中也是威望颇高。
现在由朱高炽来负责整个大明的后勤工作也就是相当于内务部长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合适的。
但是现在朱棣自登基以来还不曾立下国储,又叫朱高炽负责掌管了这么大的一摊子事情给人的感觉就有点像是培养接、班人的感觉了。
文朔不在意这一点并不表示其他的人不会在意。
汉王府
宁王朱权坐在上首位上喝着茶听着汉王朱高熙在义愤填膺慷慨陈词:
“凭什么父皇就这么偏心,那个胖子哪一点比我强,父皇为什么这么偏心!?”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你的哥哥呢?他毕竟是你的亲兄弟呀。”朱权淡淡的说道,可是听这话的意思根本就不像是在训斥朱高熙。
“想当年要不是我在军中厮杀,父皇能有今天的地位吗?想想吧,白沟河、郑村坝、济南哪一次不是在父皇最危难的时候救了父皇的性命。他都做了什么?守卫北平的时候还不是在母后和道衍大师的帮助下才堪堪守住了北平。整天就在后方享清福,现在倒好,一下子爬到我头上去了。父皇给我一个汉王就把我打发了,还催着我到山东去就藩,要撵我走也不用这么狠吧!”朱高熙愤恨的说着,显然已经把兄弟之情放在脑后了。
“我的好侄儿呀,你应该看到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定下规矩,皇位由庶长子继承的。”朱权在一旁冷言说道。
“那父皇还不是皇长子呢,不照样是坐了天下吗?这个天下就是有能者居之,那个胖子能做什么,走几步路就要喘的要命。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登基那天呢!”
“放肆!有你这么说你的亲哥哥的吗?你不要忘记了,他可是四哥的长子,自古以来就是皇长子继承大统!”朱权生气了。
“我不就是心里不服气吗?咱们都是一家人,在这里说说而已呀。”朱高熙一看十七叔生气了赶忙解释道。
“其实现在对于你也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叫你在皇上面前好好的露脸。”朱权看朱高熙不在说话了。
“什么?有这样的机会?我怎么没看到?”朱高熙急切的问道。
“市舶司!”朱权在牙缝里吐出三个字。
“市舶司?!市舶司不是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废除了吗?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市舶司呀?”朱高熙不解的问道。
“哈哈哈,你难道看不出来吗?当今皇上大兴海贸,和番邦交往总得有个管理的地方吧。复立市舶司是势在必行!”朱权哈哈笑着说道。
“那十七叔的意思是叫我去向父皇请旨复立市舶司然后……”朱高熙神秘兮兮的问道。
“这种事情还要我再教你吗?”朱权看看朱高熙端起茶杯不再说话了。
“多谢十七叔!”朱高熙仿佛是一下子就找到了一座金矿一样高兴的说道,然后撒着花儿就往外跑……
“哼!就你还想荣登大宝?做梦!”身后的朱权从鼻子里哼出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