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皇上郑和回来了!”
执事太监一边跑一边对在书房里批阅奏疏的朱棣喊道。
刚到门口就和正在往外都的朱棣撞到了一起:
“小的万死!小的万死!”
吓得执事太监立马跪在地上砰砰的叩头给朱棣赔不是。
“没事没事,你先起来快说说怎么回事?”朱棣一面揉着被撞疼的胳膊一边说道。
“回禀陛下,巡洋正使郑大人今天早上的快船已经到了南京了,说是郑大人已经在返程的路上,不日就要返回京城了。”说着太监把一份奏疏呈给了朱棣。
“好!好!好!”朱棣接过奏疏看完大声夸赞道,“支会下去,到时候朕要亲自到长江去迎接!”
天还没亮,户部尚书夏元吉就早早地起床在老伴儿的帮助下穿戴好早朝的礼服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往紫禁城赶。
路上在轿子里就喝了几口出来的时候老伴儿给预备的稀粥,这个时候路两边卖早点的小商小贩还刚刚开始生火起灶,根本就没有准备好。所以也就苦了这些早朝的官员了只好是自己将就着先垫点东西填饱肚子,要知道早朝基本上是天还没亮就开始差不多要到正午的时候才会结束呢。皇上可以在那里吃点东西你作为一个大臣就根本不可能在朝堂上吃东西,只能是在那里规规矩矩的站着干等着。
一路上看到的不是骑马的武将就是坐轿的官员大家都在急匆匆的往紫禁城赶,生怕是误了早朝的时辰,那里可是有监、察院和锦衣卫的人在点卯的,要是误了时辰轻则会在年终的吏部考评上被记录,要是赶上皇上心情不好直接就在午门外给你脱裤子挨板子了。
急匆匆的过千步街到了承天门之前等待皇城的大门打开,这里就是大臣们在等待早朝的地方。要知道皇城一般的时候在晚上都会上锁的,不到时间是不会轻易打开的,要是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的话都是要先递牌子等候传召才会在宫墙上放下一个竹篮然后人坐在里面有上面的禁军把你提上去的。
大臣们在这里都下轿的下轿,下马的下马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在一起年兄长恩师短的闲聊。不过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不同派系的大臣之间的关系,只有那些是一拍的大臣才会在一起闲聊,那些看着不对眼的大臣之间在这里是不会凑到一起的。不过也有几个例外,就像是这位户部尚书夏元吉夏大人他就不会和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在一起闲聊,他基本上就是站在墙角的地方闭上眼睛小憩一会,毕竟是上了年岁很多地方都是没有办法和年轻人相比的。再说从他自身来讲也是不愿意掺和到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里去。
钟楼的钟声响了,鼓声也响了。紫禁城里已经传出了静街鞭的声响,现在就等着承天门大开然后大家依照顺序进到皇城前往金殿面君了。
巨大的承天门吱呀呀的打开了,大家刚要往里走就看到里面有个执事太监手捧黄凌走了出来:
“宣皇上口谕——!”
大家赶忙纷纷跪倒身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执事太监拿腔作势的开始向这些人传达朱棣一早下的一道口谕:
“今天是巡洋舰队归航的日子,今天朕决定暂停早朝一日。朕已前往长江迎接舰队归航,各位爱卿若没有什么大事可自便。”
“臣等遵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夏元吉不禁心里一惊,这个皇上这是怎么了,竟然是放着早朝不上跑到江边去接什么巡洋舰队归航?真是有点不务正业啊……
其他人的心里也都是蛮有抱怨,说你个皇上要是出去接人就早说嘛,何必等到现在啊害咱们在这里苦等了半天。
皇上说是各位爱卿可以自便,你敢吗?皇上也可能这是在试探大伙呢。不管怎么说领导都去了,你做下属的不去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这也应该算是职场的规则吧。
于是南京城的大街上出现了少有的一幕。
王公大臣们都是在不停的催促着轿夫仪仗:
“快点!快点啊!”
“有没有近点的路啊?赶快!”
早起的百姓有福了,在他们的印象里往日都是看到一大群的官员朝着紫禁城赶今天竟然是看到王公大臣们一个个焦急万分的在往城外赶。一个个的样子不说是很狼狈也确实是有失官员的体统了。
当大家气喘吁吁的来到长江岸边的时候,却看到在这里早就扎好了一个高台。上面摆满了桌椅板凳,原来皇上早就知道自己这些人要来啊。
叩拜过皇上大家这才是松口气各自知道到自己的位置站好,看皇上有什么指示没有,谁想到朱棣坐在那里竟然是慢慢的吃起早饭来,还不停的吧唧嘴。
好容易等到了将近上午十点多有的样子,有快马来报说巡洋舰队已经到达长江口了。很快就会到这里了,并且说已经把皇上亲自来迎接的消息传递给了舰队。
又苦苦的等了多半个时辰才看到江水一色之间一下子出现了云霞,就好像是早晨的朝阳跃出海面一般。
“来了!来了!”
“舰队回来了!”
“快看回来了!”
大家都是议论纷纷,虽然说当初舰队出发的时候大家也都是曾经前来送行,但是那个时候舰队是顺江而下根本就不需要扯帆,现在舰队是在逆流而上风帆都是鼓鼓的所以大家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舰队那红云一样的风帆和小岛一般的大船。
朱棣走下高台,来到了船厂的码头上站在最前面迎接这支舰队的归来。等到快要驶进船厂的时候突然就看到所有的船只都一下子停下了,一百多艘船一下子就好像是一条船一般在同一时刻按照同一个动作集体在水里不动了。就在大家诧异的时候却发现了不对!
船只两侧的巨炮竟然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门门的都把黑洞洞的炮口探出来了。
还不等到大家明白过怎么回事就看到炮口有火光闪过紧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轰响在人们耳边炸开了。
“轰……轰……轰……轰……”
一门门巨炮一次爆发出了他们的巨大气势,整个天地为之动容,每个人都感到大地都在颤抖,就连江水好像也不再奔流了。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朱棣强自镇定回头问身边的人,看到的却是叫他吃惊的一幕,几乎所有的文官都趴在了地上撅着臀抱着脑袋,而那些在战场上勇敢卓越的武将们这个时候不是躲在椅子后面就是倚在柱子后面更有甚至直接就把旁边的侍者拽过来挡在自己身前。
旁边的一个太监这个时候赶忙来到朱棣身边护在朱棣身前大声说道:
“护驾!”
但是朱棣分明看到这个太监的双腿在不停的发抖……
也不知道过了过久,每个人都感觉好像是过了千百年一样的时间好像是那些巨炮不再轰鸣了,大家这才是慢慢的抬起头来或者是从刚才藏身的地方站出来。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所有的人现在上前把那些巨剑上面的热撕碎的心都有了。
朱棣弹弹身上的灰土,看看周围那些义愤填膺的大臣们没有说话,径自朝前走去。
这个时候文朔。王景弘和陈瑄一行人的小艇已经在码头上靠岸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放炮?”朱棣看到文朔什么也没有说甚至把刚要跪倒行礼的文朔几个人拦下问道。
“哦……回禀陛下”,文朔面色不改的说道,“现在舰队已经到达了咱们大明的国土,为了避免舰队的巨炮在进到港口以后发生事故所以我叫大家把巨炮上的弹药统统放掉,解除武装也是表示对陛下的敬重。”
“那这还是好事情了?”夏元吉这个时候上前问道。
“当然了夏大人,难道你忘了吗咱们还有号炮吗?这就是为了想大家说明咱们的船上已经没有能够进攻陆地的武力了。自然是表明对陛下的尊敬啊。也可以把这叫做礼炮,是一种礼仪。”
“礼炮?!好名字!好以后这要传承下去,礼部尚书何在?赶紧把这记录下来以后形成章程。”朱棣对这很感兴趣,赶忙招呼人要交代下去。
文朔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朱棣的肯定心里也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号的开始,把后世的礼炮搬到这里来竟然是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礼炮:
最早的礼炮仪式起源在中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奥格斯堡城为了隆重的迎接从前线凯旋的皇帝,决定鸣礼炮100响。但是负责鸣炮的军官不知道是被炮响震坏了耳朵还是数学没有学好到后来稀里糊涂的鸣放了101响好吧既然开了一个这样的头那后面大家就跟着做吧,没办法所以后来的鸣礼炮101响也传承下来了。
礼炮的起源在英国,在四五百年前那个时候的战舰已经装备了前膛炮,也就是那种在炮口装填弹药的大炮。这种大炮在每发射一次之后都要重新装填甚至是还要清洗炮膛,耗费时间很长。
所以当战舰驶进一国港口或者是和友邦战舰在海上相遇的时候往往都是把战舰大炮的弹药放掉,向对方表示出友好和诚意才能进到港口或者是和对方舰船通过。时间长了这种做法就逐渐的发展成为既是自己解除武装的友好行为又是向对方表示致敬。
由于当时的战舰上最多就是装有21门炮。所以21门炮全部放空就成为了最高礼遇,其次一点的就是19门炮全部放空的19响礼炮。后来渐渐的被世界所接受成为了世界性的礼仪。
在外交方面,贵宾到来鸣放礼炮表示敬意是国际上的外交礼节。按照惯例:鸣放21响是在欢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是最高礼遇。鸣放19响是欢迎部长将军一级的人物。17响、15响则是欢迎更低一级的人。另外鸣放礼炮都是单数,因为过去在航海的时候很是忌讳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