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听。忍不住的对苏逸云问道:“苏导游,这论语是何物啊。”孔子好奇的对苏逸云问道。
苏逸云一听孔子这么说,忍不住大吃一惊,孔子竟然连论语都不知道,不过转眼一想的确是这样的,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总结当初,跟随孔子游历列国的时候,孔子所教导他们时所说的话。这是孔子死后很久才出现的论语,孔子不知道也是在所难免的。
苏逸云摇了摇头,对孔子说道:“孔老先生不好意思我没有想到您不知道论语的存在我来告诉你吧。论语就是您的大作。”苏逸云微笑的对孔子说道。
孔子一听苏逸云这么说,忍不住的露出疑惑的表情,忍不住的对苏逸云问道:“苏导游,不要开玩笑了,我自己写的书我自己还能不知道吗?我从来都没有写过论语这一本书。”孔子摇了摇头,对苏逸云肯定的说道。
苏逸云一听孔子这么说,忍不住的嘿嘿一笑,对孔子解释道:“嘿嘿,孔老先生,您不要着急,请听我慢慢跟你说。”苏逸云摇摇头,对孔子解释道。
孔子听了,苏逸云的话,忍不住点点头,对苏逸云说道:“好,没事,我静等苏导游跟我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孔子平静的对苏逸云说道。刚才仔细观察苏逸云的表现,发现苏逸云并没有说谎,这其中一定有,他并不了解的缘故。
苏逸云见孔子已经平静了下来,静静的等候自己跟他解释。忍不住的摇了摇头,对孔子说到。
“孔老先生,您不知道吧,这个论语的确是您所著,您不必急于否认,这东西的确是您所住的。”苏逸云摇摇头,对孔子说道。
苏逸云见孔子满是不解,忍不住的继续对孔子解释道:“孔老先生,我说两句则论语之中的名言警句您想想是否还记得。”苏逸云摇了摇头,对孔子说道。
孔子一听苏逸云这么说,连忙点了点头,对苏逸云说道:“好,苏先生,你说吧,我一定要想想我什么时候写过这一本书。竟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是神奇了。”孔子摇了摇头,对苏逸云说的。
苏逸云一听孔子这么说,忍不住心中窃喜道:“这论语的确不是你写的,但是论语中的每一个话可都是你教导弟子们所说的一气,能不记得到时候看看你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很是期待呀。”苏逸云忍不住的在心中想到。
苏逸云见孔子严肃认真的样子,静静的等待自己给他说论语之中的名言警句。忍不住的微笑,摇摇头对孔子说道。
“孔老先生,您听好了,您是否还记得这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苏逸云对孔子平淡的说道。
孔子一听苏逸云这么问,忍不住有些诧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不是我当初教导弟子的时候告诉他们的话吗?为何苏先生知道的?”孔子满是震惊的对苏逸云说道。
苏逸云见孔子这么震惊,忍不住的便对孔子解释道:“好了,孔老先生,我便实话跟您说吧。这论语可是您的弟子,在您成仙之后,回想以前的时候,在您的教导之下。你所告诉他们的名言警句所铸造的一本书。”苏逸云摇了摇头,对孔子说道。
孔子满是震惊的看着苏逸云,没有想到他的那些弟子竟然会将他当初所说的话整理成一本书,实在是令人惊讶啊,都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苏逸云见孔子如此震惊的样子,忍不住的摇摇头,对孔子说道:“嘿嘿,孔老先生,像这样,您说是不是这一本论语就是您所住的呢?”苏逸云哈哈大笑,这对于孔子问道。
孔子一听苏逸云这么说,忍不住的对舒逸云翻了个白眼,说道:“这一本书又不是在我手中出来的,我怎么能够知道呢?不过苏导游所说没错,的确是出自我之手。”孔子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忍不住的对苏逸云说道。
苏逸云看着满是得意洋洋的孔子忍不住的在内心之中想到:“哎哟,没有想到您孔老先生竟然还挺在乎名声的。”苏逸云看着孔子,高兴的样子,忍不住心中想到。
苏逸云的话让孔子很是高兴,没有想到自己当初教导自己徒弟们的话,竟然还可以流传这么久还背所有的人奉为经典,这让他很是高兴。
孔子拉着苏逸云的手,对苏逸云说道:“苏导游总带我去看看所背诵的地方。”孔子拉着苏逸云的手边往前走去。
苏逸云没有想到孔子的脚步竟是如此轻快,忍不住的摇了摇头,微笑的对孔子说道:“孔老先生,还请您不要着急,慢慢来,不着急,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我带你去看看就好了。”苏逸云连忙对孔子说道。
孔子一听苏逸云这么说,这才想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那个所谓的背诵论语的地方在什么地方。还得指望着苏逸云带自己去呢,自己在前面领什么路?
孔子挠了挠头,对苏逸云说道:“好好,那还请苏导游带路,让我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苏逸云见状,忍不住的摇了摇头,微笑的对孔子说道:“孔先生,还请这边请您看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是背诵的地方啦。”苏逸云指着前面一一堆人群对孔子说道。
苏逸云带领着孔子来到人群之中,只见前面不远的地方围着很多人,这些人都是打算想试一试,背诵30条论语,进入孔庙里面区参观的人。
孔子见如此众多的人忍不住欣喜,没有想到这么多人都打算背诵论语进入孔庙,这让他很是高兴。
苏逸云看了孔子一眼对孔子说道:“孔老先生,我们现在还得需要排一下队。稍等片刻就好了。”苏逸云生发工资等着急了,连忙对孔子解释道
孔子摇了摇头,对苏逸云说道:“没事,苏先生不必着急,咱们先看一看这个背诵论语的是什么情况?”孔子看着眼前的人群,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对苏逸云说道。
苏逸云看着前方拥挤的人群,忍不住的皱了皱眉头,对孔子说道:“孔老先生,咱们在这也不能看到什么呀?”
孔子一听苏逸云这么说,忍不住的摇了摇头,对苏逸云说道:“你看不见我行跟我来。”孔子对苏逸云说着,便拉着苏逸云的手向前方走去,也不见孔子做些什么,围观的人群,逐渐的都给孔子让了一个位置。还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让苏逸云很是惊讶,到底是怎么样做到的?
还没等他发出疑问,只见人群之中围着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他在那里奶声奶气的背诵着论语,他的身边站立着一群身着华贵的人群。微笑的看着小女孩满是溺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一条条论语从小女孩的口中缓缓背了出来,周围的围观群众都不由得对此指指点点,忍不住的夸赞道。
“看看人家这个小女孩真是可以好厉害呀,竟然都可以背出这么多来,要是我家的那个臭小子可是不行。论语十则,他都不一定能够背得下来,更别说这些了。”人群之中的一个大妈忍不住的教训着自己身边的儿子道。
旁边的人听到她话,忍不住的对他说道:“对,是呀,我家的那个臭小子也是这样,一天到晚只知道玩,什么都不会做,你看看人家这小姑娘长得这么可爱,而且竟然还是这么好学……。”丝毫不顾自己身边的孩子的感受,不断的对旁边的人说道。
中间那个小女孩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最好的。
周围的意论并没有打扰到小女孩的背诵,他正在一条条背诵着论语,只是背诵的速度越来越慢。
还有两三句的时候,小女孩就已经卡住了,实在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了。
小女孩卡住的样子丝毫没有让周围的围观群众感到嘲讽都在忍不住的夸赞,竟然小小年纪就可以背诵如此之多的论语,真厉害。
周围的夸赞声并没有影响小女孩,她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思索。小女孩身边那一群衣着华贵的人忍不住的,微笑的看着小女孩。也跟着围观群众忍不住的对小女孩鼓舞道:“倩倩,加油,慢慢想,不着急。”
小女孩绞尽脑汁又想到一条论语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周围的围观群众忍不住的鼓起了热烈的掌声。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小女孩实在是太厉害了。必须得值得鼓励。
只是小女孩思考了半天,再也想不起来了。哭丧着脸撅着嘴对自己的对妈妈说道:“妈妈,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