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子武强打精神,将手里的尚方宝剑朝地上一丢,从得胜钩上取出大戟来,朝契丹骑兵横冲过去。
一时间,战马的嘶鸣声,土匪们的惨叫声,还有马蹄击打地面的隆隆声相继响起。
罗子武在与契丹骑兵交锋的时候,竟然只斩杀了两名契丹骑兵。
对方冲击速度之快,令他咋舌。
要知道,这可是交锋而过的五万契丹大军啊。
他回头一看自己的骑兵数量,八九千人,现在还剩下八九十人。
这八九十人个个都是土匪兵里面的一流高手。不过,就算他们是一流高手,在战场上依旧显得极为不堪,身上大多都挂了彩,有的手臂更是无端端不见了踪影。
反面契丹人那边,由于有盔甲护身,硬是没见到一个胳膊掉在地上的契丹人。
罗子武可不是什么死忠之人,他知道,如果再这么碰撞下去的话,估计连自己的小命都会保不住,他大吼一声:“不要硬碰,咱们从侧面迂回。”
他们毕竟都是一流高手,从侧面迂回之下,契丹人一时倒无法调整队形来追杀他们。
因为契丹人摆成了五个万人的方阵,一旦方阵被打破的话,想要重新整顿,是需要时间的,而他们的身后,还有数十万土匪兵在那里虎视眈眈呢!
清昭三人躲在最高的箭楼上,把下面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秦恭的嘴里可没闲着,不停地在小声咒骂着什么诸如“饭桶”“废物”“白痴”之类的词语。
要知道,秦恭可是受过战术培训的,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过特别大规模的战役,但是土匪们连阵形都不摆起来,自然就发挥不出来骑兵的威力,只能被契丹人如同屠羊宰牛般宰割着。
城外的土匪兵原本士气极为高昂,被契丹人一击之下,马上就土崩瓦解了。
五万人啊,这才一个冲锋下去,就被灭了四万多,那还打个屁!
土匪们开始犹豫起来,是否真的要为那经常派兵想清剿自己的南渊卖命了。
有些小山寨的土匪甚至起了别的心思,脚步悄悄移动,就想跟着大当家的返回自己的山寨里去了,以便于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还好,土匪群中还是有一些见识不凡之辈的,他们看出来了,两方的骑兵之间的主要差距,就是装备和战术的问题。
这些土匪自然不傻,有些人开始把以前王通孝敬给他们的盔甲拿了出来,胡乱地披在自己的身上。
别说,这些盔甲造型帅气威武,土匪们穿在身上顾盼自雄,一时倒也恢复了一丝士气。
紧接着,这群土匪兵在白虎山大当家的带领下,发动了第二拨攻击。
他们学了个乖,在快接近契丹人的时候,同样放了一轮箭雨,想对契丹骑兵以牙还牙。
可是,箭刚放出去,契丹人前面的骑兵突然朝两边跑开,后面出现一面面盾牌。
这些盾牌直接横在中央的位置,把大部分的契丹骑兵护住了。
那些没有被盾牌护住的骑兵,同样将头盔以六十度的斜角对着天空,卸去了箭矢的威力。
土匪兵们傻眼了,没想到几万人的队伍,配合起来竟然如此精妙,连他们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但是契丹的铁骑并不会给他们怀疑人生的时间!
那些蛮子高举马刀,以刁钻的角度朝他们砍了过来。
那些土匪兵们刚刚顶住了前面的几波攻击,却见到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一幕——中间的契丹骑兵不停地朝两边分开,在骑兵的中间出现了一条条数十米长的铁链,而铁链的两边,分别绑在两头高大异常的铁甲战马上。
战马奔腾之下,细长的铁链如同收割机一般,将他们全部切割成了两半。
这一下,土匪们是真的慌乱了。他们哪里还顾得再继续冲锋,开始纷纷调头逃跑。
这不调头逃跑还好,一调头之下,契丹人的箭雨又开始发挥出了威力。
“啾啾啾……”
箭雨飞射入半空中,直接落在了逃跑土匪兵的背后。
这一拨五万人,甚至都没能杀死十个契丹人,就死了九成左右。
土匪们冲到了树林边缘处,契丹骑兵在后面穷追不舍。
但是土匪刚一冲过去的时候,一台台弩炮被土匪们从树林中推了出来。
契丹的五名万夫长赶紧一伸手,止住了骑兵的前冲之势。
在两个呼吸间,契丹五万骑兵竟然就止住了前冲之势,足以看出平时训练之有素,骑术之精湛。
虽然他们止住了前冲之势,但是弩炮还是不客气地发动了攻击。
数十台弩炮一起发射,直接射死了近千名契丹骑兵。
这些契丹人趁着弩炮重新上弩的时间,赶紧后撤到了护城河的旁边。
土匪们见契丹骑兵后撤了一些后,心里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把以前的小股契丹骑兵,和这大股的契丹骑兵的战斗力给区分了开来。
万万没想到,契丹骑兵一旦达到数万人后,战斗力竟然如此惊人,估计自己这边数十万人在野地上战斗,也万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的,相反,只能被他们冲得七零八落,然后一点点被分割,蚕食。
绵羊千头,不敌雄狮五头,古人诚不欺我啊。
一时,响马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而永嘉的城墙上,耶律齐可达正拿着千里筒,朝着城墙下面的战场扫视而过,脸上露出一丝矜持的笑容。
在他的旁边,立着余子光和另外一名密宗的大师。
“余先生,你看看,咱们大辽的骑兵战术方面,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耶律齐可达虽然是以请教的口吻问话的,但是语气显得洋洋自得。
“大辽骑兵天下无敌,果然名不虚传。”余子光是个人精,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提出意见,不是明摆着触人家皇帝的霉头吗?
“哈哈哈,余先生不用这么顾首顾尾的,本汗,哦,现在应该称为寡人了,哈哈哈,希望大家能够做我的一面镜子,照出我的不足之处,而不是一味谄谀奉承。”
耶律齐可达的话把余子光感动得五体投地,他连忙跪在地上,涕泪横流地说道:“皇上真乃千古明君啊,微臣能够追随皇上左右,真是十辈子积德修来的福分。”
耶律齐可达连忙把他扶起来,他没有说话,而是望了望余子光,然后又望了望城外的五万铁骑,一时间,大有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感觉。
旁边的是密宗的顶尖高手,四大佛陀之首的明王佛陀,一身功夫早就入了化境,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他能来这里帮助耶律齐可达,完全是出于想出来走走的目的,并不是因为什么千古明君,或者耶律齐可达的人格魅力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