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知打完草垛回来已是傍晚,他一个人扛了三大捆草垛,搬进院子找了个角落放下,等找个天气好的时候铺开晒一晒,再去找点木材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盖房了。
风间见风知居然准备给他盖个草房,还老大不乐意,王蓉丢出一句“不想住可以不住”,他一下子就老实了。
忙了这一天,眼见太阳快要下山了。
王蓉本想等着风知回来再和他一起上山,看眼下天色已经晚了,此时再上山,估计忙到天黑也忙不完,夜里又寒凉,出一身汗再吹风,少不得要落病,最近正是农忙时,家里谁病了都要耽误事,所以就跟风知商量好明日一早再上山收拾。
王蓉和风知说话的空档,王大丫已经撂下笔,去点火起灶,准备做晚饭。不想菜刚下锅,王小丫和小实闻着香味便进了门。
俩小人也不知道咋疯的,手上脸上蹭的一身黑,跟在泥地里滚过一样,整个就是俩小泥猴子。
王蓉叫他们去洗手洗脸换了身干净衣服,等他们出来时,饭已经做好端上桌了。
难得天儿好,王蓉索性叫风知将饭桌支到院里,大家一起在院里吃。
席间,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了些家常,王大丫随口提起,说是最近时节到了,新下来一茬大白菜,问王蓉今年要不要腌点咸菜存着。
每年开春,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做咸菜,以前张氏没嫁进王家门时,还是王大娘管家,一年到头下来若有点富余,便也要凑这个热闹,虽只能做个小半坛子,却是全家人的宝贝,藏在后院,逢年过节才舍得捞出来改善下伙食。
自从张氏嫁进门,他们家里就再没那个闲钱,偶尔有好心的乡亲将自家做的咸菜送来一些,也基本都进了张氏的碗里,他们几个小的,连个味儿都闻不着。
今年她们姐妹再不用看张氏脸色,经济条件也好了许多,王大丫马上想到了这桩事,便提出来问问王蓉的意见。
王蓉最近心思都在别的事情上,家里的事务少有关心,都交给王大丫打理,如今听她这么一说,才想起这茬。
她上小学时曾经在爷爷奶奶家住过几年,他们老一辈人年年的习惯就是腌咸菜,且一腌就是好几坛,每次她老妈必要去跟着一起打下手。
别看腌的多,顿顿早饭清粥配咸菜,吃上几个月也就吃完了,故而王蓉对这东西还挺有感情的。
咸菜这东西虽谈不上什么营养,不过好就好在易保管,存在坛子里,三两年都不会坏,倘若哪天没有时间做菜了,拿它来下个饭,也是很有滋味的。
王蓉伸手夹了块豆腐放进碗里,想了想道:“腌可以,不过咱家有谁会做吗?”咸菜这东西看着简单,做起来很是麻烦,又要择,又要洗,各种调味料的比例还要拿捏好,可不是件容易事。
王大丫激动地撂下碗,自告奋勇道:“我会啊。”以前家里这些活儿都是她来干的,王大娘只负责动动嘴指挥,有时邻居婶婶也会招呼她过去帮忙,过后会送给她一小块咸菜疙瘩作为感谢。
久而久之,她自然就学会了。
王蓉见她这么主动,也被带的起了兴致:“那好啊,回头需要些什么,你都写下来,我去镇上的时候一并置办了。顺便再看看今年的新蒜下来没有,下来的话,正好带些回来给你们腌糖蒜吃。”
王蓉虽然没啥做饭的手艺,但在她老妈常年的使唤以及锲而不舍的教导之下,多少也跟着学了一些东西,这首当其冲的,就是腌糖蒜。
谁叫她从以前开始就最钟爱吃糖蒜,按她老妈的说法,等她结婚嫁人之后,这些活儿都要她自己来干,可别指望着她这个当妈的会给她操心,早点学会,早作预备,免得事到临头乱了手脚。
于是,王蓉还没学会提锅铲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腌糖蒜了。
王大丫一听王蓉说还要腌糖蒜,大大的愣了一下。
五斤盐的价格才能顶上半斤糖,腌一罐糖蒜少说要用掉两三斤糖,普通人家根本就舍不得。
以前王大丫也只是听说过,从来没见过,更别说吃了,乍听王蓉要做,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王小丫就没想那么多,到底是小孩子,一听有好吃的,马上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脸上笑成了花儿。
看她开心,王蓉的心情也跟着明朗了不少,晚饭过后,将碗筷交给风间去洗,王蓉同王大丫一起合计了合计,整理了一份清单出来,上面罗列好所需用品,等到下次她去镇上的时候,就可以一并买回来了。
因明日一大早还要上山,故而弄好这些,王蓉便去睡了。小丫和小实玩闹一天,体力放电,也早早瘫在了床上,王大丫倒是不怎么累,捧着沙盘又练了好半天的字才去睡,梦里还不时念叨着这里该撇,那里该捺,竟有点魔怔了似的。
隔天一早,天未大亮,王蓉都还没起身,老村长家门口便已经热闹开了,仔细一打听,竟全是约好了来交股份分配协议。
虽说平日这村里三天两头总有些大小事找上门来麻烦老村长,但如此这般的场面也是许久没见过了。
一时间,老村长那间不大的堂屋里面挤满了人,闹闹哄哄,跟赶集似的。
老村长媳妇面上笑呵呵的招呼着来往的客人,心里却拧着股劲儿。平时村里有点什么事分派到各家了,可难使唤动这些大爷,碰上这种占便宜的事倒是踊跃。好在这些人多少有点良心,手上倒是都没空着。
不到中午,各家的协议便全部交齐。
老村长媳妇蹲在院子里查拣各家送来的东西,老村长将他们交上来的协议仔细清点了番,确定没落下谁家后,连午饭都没吃,便匆匆带着那一沓厚厚的协议到乡上找里正大人说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