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蔓激动的样子,让郑浮笙觉得很好笑,可也很心疼,不说她之前为自己做了多少,就说她现在还挺着个肚子,却依然在为自己劳心劳力的,能娶到蔓儿,真是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幸运的事儿了。
“你消停会儿,怎么说风就是雨的,再怎么急,也不差这一天,我们可是刚刚从花房回来呢,别让人起疑了。”
郑浮笙搂着蔓儿轻声的安抚着,虽然他也是一样的心急,想早一点儿出结果,但他更心疼怀里的人。
“蔓儿,我们明天再去,咱们两个现在好好的商量一下细节,既然要做,那就做个大的,想想在什么位置建暖棚合适,要尽可能的建大些,多些产出,怎么也得让今年冬天的收入,能够多买几间铺子才成,不然速度太慢了。”
想着自己在府外的那些铺子、店面,没有想要把它们摊在阳光下的时候还好,郑浮笙还是挺沉得住气的,都做到了足够的隐蔽,可现在一发现了有机会,能让它们光明正大的成为自己府上的产业,郑浮笙自然也是又激动又兴奋的,能活得坦坦荡荡,谁又愿意偷偷摸摸呢。
看到郑浮笙不禁同意了自己的计划,还要干得大一些,宁小蔓就越发的停不住自己的想法了,絮絮叨叨地跟郑浮笙说了很多的建议,郑浮笙拗不过她,还特意去拿了纸笔。
“就是要这样,得慎重些,来,咱们俩再来好好的核计核计。”
宁小蔓又开始扳着手指头算计了,
“我们要种些外面少见的品种,但是像黄瓜和西红柿这些,冬天里鲜香脆生的,是一定要多种的。”
“再就是不怕坏,能多搁些时间的,比如说茄子、辣椒什么的,也要多重些,至于苞芯菜呀、芫荽呀这些,我们就可以少种一些,对了,还要种些新鲜的发芽葱,比冬天里存的大棵葱要好吃多了,肯定有人愿意买的。”
“还有啊……”
宁小蔓把下个手指头都扳得差不多了,才算完事儿,郑浮笙听得直点头,把蔓儿的想法都记了下来,两人又在细节上,仔细地琢磨了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宁小蔓就跑到花房去,跟花师傅商量起建暖棚的事情了,花师傅看到王妃一个人过来,就知道淳王爷这肯定是不太同意呀,想想淳王爷昨天的架势,就是不希望王妃弄这个。
“王妃,您跟淳王爷商量过了吗?别您自作主张,到时候王爷再跟您生气。”
花匠是真心在替宁小蔓着想,要知道,既然是淳王府,那淳王爷就是府里的主子,就算是王妃,也没资格拧着他来,毕竟是皇子,身份摆在那儿呢。
花匠是害怕王妃吃亏,如果王爷过后找后帐的话,不只是自己会遭殃,王妃也一定会被修理的,
“您最好还是跟王爷商量好了,再做决定吧。”
“他没什么反对的,府里现在连平时的开销都快要供不上了,他光知道摆脸子有什么用,我总得想点办法,让日子好过些,哎,生气归生气,王爷也挺难的,一向在父皇面前不太得脸,这日子怎么可能过得好呢。”
宁小蔓似乎是被花匠勾起了火,嘴里不禁有些埋怨,说出了口又觉得过了,赶紧又往回找补,
“看看其他的王爷们,哪个不是琼浆玉液、穿金戴银、花天酒地,也就我们家亏着了。”
“想想咱们王府的日子,过得还没有我们武瑜侯府宽敞呢,也不知道王爷怎么就这么死教条,父皇没开口让他做点儿生意,他就真退得远远得,半点儿不沾,这能成么,哪个王府没点儿营生,不然光指着内务府,咱们淳王府真得喝风去了。”
宁小蔓发泄了一通,就又开始跟花匠嘀咕起建暖棚的事情来,明显是急了,花匠看到王妃这样的状态,也知道没法儿劝了,只能在心里祈祷着,希望王爷知道了这事儿之后,千万别发火,自己也只是替王妃办事而已。
“花师傅,您看看,把暖棚建在这边可不可以,这个花坛清掉,不要了,现在什么也没有建暖棚重要,去了花坛,这边的地就足够大了。”
宁小蔓让花匠跟着自己,她领着他到一块宽敞的地方,这是她昨天晚上跟郑浮笙商量好的,这是王府里最宽敞的一块空地了。
“王妃,是不是有点儿大呀,咱们自家府上种些菜,哪儿用得着这么大块地儿,菜种多了吃不了,也浪费了。”
花匠好心地提醒着,建这么大的暖棚,得花多少钱呀。
王妃的本意是要给府里省点儿银钱,可这又是搭炉子又是烧炭的,花销可大着呢,简直就是得不偿失,到最后,说不得赔得更多,王妃根本就是脑子一热,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