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竟然有人去探岳父的口风,郑浮笙确实是很惊奇的,也许,他以前的想法确实是过于简单了,以为朝堂上的群臣,有想往上爬的,就各自抱了想抱的大腿,而那些只忠君的,就只等着新皇出现,然后继续为国效力,不偏不倚。
现在他才知道,不管是哪个大臣,对于未来的储君都是抱有期待的,如果不是强者,他们就硬可中立,随便谁来掌舵这个国家,他们都会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但如果他们有看中的强者,他们就会不惜拿出自己的势力,协助其上位。
这跟想立从龙之功的那些贪功冒进者不同,他们是忠于这个国家的,他们希望这个国家好,希望这个国家兴旺强大,所以他们更希望出现一位有能力的上位者,带领他们创造一个新的盛世王国。
“岳父,我懂了,一切都听你的,从现在开始,我努力地做好我自己,把接待来使的差事办得妥妥当当的,至于皇宫那边,就全交给岳父了,岳父有什么要做的尽管做,或者是希望我什么,我一定全力以赴。”
这话武瑜侯也只是一听,但能听到这句话,他已经很知足了,淳王爷郑浮笙是个有主意、有智谋的,不可能在不清楚实情的前提下,就任着自己随意而为,但他能在这个时候说出这话来,就足见他对自己的信任了。
“王爷,您能明白微臣的心意和想法,微臣已经很高兴了,如果有什么想要做的,微臣一定会先来向您禀告的,绝不会擅自做主,微臣自己能做主的,就一定是对王爷有益处的,但微臣也不会先斩后奏,除非时间上来不急。”
翁婿两人能如此交心,彼此都在心里有了更坚定的想法,有个如此的帮手,如果自己还搞不定,那也真是没有叫屈的份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郑浮笙的胜率是很大的。
首先是他不是众矢之的,所以那些皇子们首要对付的人,应该不是他,这样他就有时间和机会,把自己这边的事情安排好,并趁此机会抓住别人的把柄,其实是他有个儿子,这位皇室的嫡长子,给他在皇上面前加了不少的分。
明耀国的皇室子嗣稀薄,到目前为止,郑浮笙这一辈的皇子中,还只有他一个人有了子嗣,如果皇上郑若漓真的突然生病不治,那他想要留遗诏,选个能接替自己的人,肯定会考虑到有子嗣的郑浮笙,就算最后不选他,但肯定是会考虑的。
那在这之前,如果郑浮笙再说些什么成绩出来,让皇上对他改观呢,就比如说,所有皇子在面对对国家有好处而对自己没好处的接待外使这件事上,郑浮笙就在皇上的心里又加了分了。
接下来,武瑜侯还打算再创造类似的机会,让郑浮笙在这些看似不温不火的小事儿里,让皇上越发的对他看重,虽然机会不是那么好争取的,但如果机会出现,就绝不会让它消失。
“浮笙,因为你在暗处,所以你的成功机会很大,明处的事情我来做,我一直就没有站过队,大家对我防范不多,即使是我家蔓儿嫁给了你,我跟你的接触也是少之又少,大臣们都知道我对你不太感冒。”
“但我对你的态度,所有人都挑不出理儿来,因为你一直的低调,大家都觉得皇上本身就没看好你,那我没看好你,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这只是明面上的看法,其实在我看来,皇上对你是很与众不同的。”
“噢——”
这话郑浮笙还是第一次听到,
“是真的,你别惊讶,你是当局者迷,而我是旁观者。”
“太子和二皇子睿王爷先后受伤的时候,你就已经有点显出来了,好在你隐藏得很好,那么好的时机你都没露面,这让大多数人都更加的看轻你,觉得你不会抓机会,是个没用的,但皇上却因为你没有争抢,反而高看了你一眼。”
“你别不信,接下来不久,皇上就让你上朝听政,照着你话语不清的当时,皇上根本没必要让你上朝,只要让你在你的院子里窝着,你就一辈子别想出来了,更别说想要争什么位置了。”
这话又说进郑浮笙的心里去了,他开始反思,自己对父皇的了解,是不是过于片面了,而武瑜侯也对自己的分析做了个总结,
“所以,照我的分析,皇上未必对你全无意思。”
“接下来,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就好了,着重要防着那些不在明面上的,浮笙,你明白我的意思吧,五皇子安王爷是表面上最有竞争力的,但四皇子平王爷却在暗中蠢蠢欲动,这才是重点。”
“浮笙,你要沉住气,要不畏惧,就按着咱们设计好的来进行,前面的路虽然有些难,但我们会一直在。”
我和我的势力,还有那些想要投靠过来的势力,一定会帮助你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