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吴立诚知道自己不能够退缩,因为一旦开始寻宗,但凡有定点消息,他都必须去,因为他是吴家人!
而至于千棺之城,对于此,吴立诚的了解的知识还是比较薄弱!
他拨通了秦雅竹的电话:“秦姐,你有关于千棺之城的资料吗?”
“哎呦,吴大作家什么时候会开口求人了啊!”
“有还是没有啊!”
“稍等五分钟,等会发你邮箱!”
吴立诚挂断了电话,陷入了沉思。
很快,吴立诚就收到了关于千棺之城的资料。
秦雅竹传过来的资料使吴立诚震撼:失落的文明,终究会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1927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大学毕业,瑞典文物局柯曼问他,是否愿意到中国西部考古,虽然贝格曼研究的是北欧海盗铭文,可是古老璀璨的东方文明吸引着他,他答应了柯曼。
从24岁到32岁,八年间,贝格曼的成就可谓是享誉世界考古,因为他考察了300多处古迹遗址,发现了举世瞩目的“居延汉简”和“小河古墓”。
贝格曼沿孔雀河向南分出的一条小河南行,这条无名的河道被贝格曼随意称为“小河”。在小河西边约4公里处,贝格曼找到了这片墓地,并将这处被当地人传说“有上千口棺材”的墓地,千棺之城就是这样来的。
邮件当中的考古资料还写到贝格曼找寻千棺之城的经历,贝格曼一行还陷入了迷魂阵,无论怎么走都是走回到原地,并且向导的精神也尽乎崩溃,说那地方消失了,有着可怕的魔鬼镇守着,人类一旦靠近,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死亡诅咒。
当所有人都准备放弃时,贝格曼一行人宛如是陷入了梦境,睁开眼镜后,千棺之城就神奇的出现在他们面前。
皇天不负有心人,神秘的小河公主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她的容貌。
贝格曼描述小河公主:“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戴着一顶装饰有红色带子的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像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勾鼻、微张的薄唇与露出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
自从贝格曼离开千棺之城后,直到20世纪末的60多年间,再无后继者能够抵达这里,
千棺之城神秘的从沙漠上消失了,难以觅其踪迹。
自从世人知道千棺之城的存在之后,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考古爱好者,都曾经多次到达罗布泊寻找它,可是由于小河早已断流,遗址周围被沙漠环绕,经纬度难以确定,一直在搁置,也是中国考古史的一个巨大谜题。
……
200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研究员因为拍摄考古纪录片,终于再次找到千棺之城。
六十六年后,它才重现于世间,一经发现就引起世界考古的轰动,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
当时在发掘现场的新疆考古所所长伊弟利斯,曾这样描述小河公主的微笑:一个凝固而永恒的微笑,但是这个微笑生动而具有感染力,以至于让看到的人都在内心产生了一种愉悦感。
多年后,可是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千棺之城的踪迹之谜解决了,可是与之而来无数的谜题却困扰着考古学家。
1、千棺之城的墓葬形式是世界上唯一的墓葬形式,独一无二,没有其他!
2、墓葬的位置为何在罗布泊?
3、墓葬当中的人距今4000年左右,这些人从何而来?
4、千棺之城一带之发现了墓葬遗址,并没有发现居民遗址,这群人宛如天降来临。
5、尸体不腐烂是采用什么方法处理尸体?
……
等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解释的谜题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邮件的最后一句话是:千棺之城以墓葬的形式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罗布泊早期文明信息,千棺之城一旦解开,将对构建罗布泊区域考古历史体系和探索西域和中亚非古代文明历史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
吴立诚不仅叹息一声:宏大的墓葬规格、众多的干尸、神奇的罗布泊,“他”到底想要传递什么?
可是罗布泊文明和楼兰历史已经断层,也许千棺之城就是答案!
不!
千棺之城绝不是昙花一现,其所承载的太多,不仅仅是墓葬,更是对于罗布泊的另外一种表现。
父亲和爷爷留下来的资料吴立诚多半关注在西藏方面,至于罗布泊的太少,吴立诚有一种直觉,父亲应当如秦雅竹所说去了新疆,因为西藏的地底世界并无发现父亲以及父亲的踪迹。
书架上的一本书吸引了吴立诚,只是因为独特的书名《地球之耳——罗布泊》
吴立诚是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因为家中的藏书实在是太多了,古典文献、周易八卦等一应俱全,而这本书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吴立诚之前从未翻阅过。
翻开书,这本书当中有着一封信从当中掉落出来。
啊!有信?
吴立诚惊喜的跳了起来,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之感,看见第一句话惊喜的大叫起来。
吾儿立诚,亲启:
今日是1992年7月1日,也是你刚满月,原谅我这自私的父亲,我想为你做点事情,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看见此封信,或许在你的幼年,或许在中年,又应当为暮年。
总之,我希望你看见此封信的时间越晚越好。
如果你成年了,你也懂事了,我再一次请求你原谅我,原谅我的自私。
孩子,我的自私都是为了你啊!
我想去寻找千棺之地,因为你爷爷已经失踪了,我怀疑你爷爷的研究应当出了些许差错,可是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跟他说,他就已经遭遇雪崩驾鹤西去。
我和你爷爷的意见是一样的,我们的先祖或许是亚特兰蒂斯人,可是近些年我才弄懂一些谜题,其中的关键就是地球之耳!
我无意当中翻阅到一份外国科幻杂志,在1972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但罗布泊对面的亚特兰蒂斯也素有地球之耳的称号,其存在的文明和罗布泊也许有着些许相似,不过亚特兰蒂斯与古罗布泊都突然地神秘的在地球上消失了!
一左一右,相互对称,遥相呼应,一定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
可惜的是,万年以前,地球的另外一只耳朵受伤了,亚特兰蒂斯受到了传说中的史前大地震,引发海啸将亚特兰蒂斯沉入了人大西洋内!
双耳相通,不久之后,几千年之后,罗布泊文明也随之离奇的消失。
地球的左右耳都失去了听觉,人类文明在一种神秘的力量面前,如同蝼蚁撼大树,不及蚍蜉之力。(蚍蜉pífú,是白蚁的别称)
这神秘的力量或许是大自然造就,或许是超文明力量导致,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孩子,我想为你做点事情,我想为我们这独特的家族做点事情。
我必须告诉你,我们家的人,寿命之限只有五十年。
所以你想做的事情就尽早去做,无需等待。
因为时间对于我们太奢侈!
你记住世人眼中的楼兰绝对不是真正的楼兰,罗布泊的秘密太多,超出世人的想象。
楼兰神秘,可楼兰神秘之处首推罗布泊,因为是罗布泊孕育了楼兰,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在《佛国记》中说,罗布泊之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我想成功之后归来,归期我也不知道是何日?
立诚,你知道你的名字何为立诚?
立诚二字,语出《易经·乾卦》:修辞立其诚。立诚,乃是对于真理、民族和国家的忠诚;也是真诚待人,为人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若我未归,应当已死;
若我归来,定是成功!
我的孩儿,我哽咽之余写下这封信,也许我们父子再无相见,我没有办法伴你成长,我多想看见你背着书包上学,多想听你叫我一声爸,多想和你做太多事……
多想尽一个父亲的责任!
我愧对于你!
也许,罗布泊有咱们的根。
即使我发现不了什么,我也想去看一看,因为我不仅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儿子,替你爷爷完成未完成的遗愿。
还没好好看看你,我就得走了。
喜欢看你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
多想,多想你可以开口叫我一声爸。
可是一切都是遗憾,我必须得启程了。
孩子!
切记!
不要来寻找我!
不要来寻找我!
不要来寻找我!
许久,许久……
信读完了,泪水滴落一地,吴立诚难掩饰思念之情。
“爸……爸……爸,我想您,多想见您一面!”
信的背面是父亲留的汪国真的一首诗《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此诗与吾儿立诚共勉!
——吴俊语绝笔!
相见时难别亦难,可是吴立诚和父亲甚至连相见的机会都不存在。
见一面,都是奢望!
深夜,他一遍又一遍的读着父亲留下的信。
是的!
他想找到他的父亲!
父子之情,愿今生得以继续。
无言话语,血肉之情,遥寄思念。
他深信父亲还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寄托,他去罗布泊的信念。
他没有理由不去罗布泊!
也许这就是父子之缘吧!
让他在得以启程奔赴罗布泊的时候,看到父亲留下的书信。
(写哭了,再一次把自己写哭了,父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