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进入临水谢通报崔监正来访时,黎瑾瑜正拿着面食投喂湖里的锦鲤,不知想何事正入神,待手上的面团子全进了鱼腹,接过布巾擦净手,才转身让小树请人进来。
只见一清瘦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见其身形有些许仙风道骨之感。但观其面相,额头饱满宽广、眉毛清秀有扬、双眼黑白分明有神采,鼻梁挺直、两腮丰满、下巴圆厚,处处透露着精明圆滑之感。
脱尘与世俗,如此不同两面同时在他身上展现,却并无过多的违和感。
待他行完礼,黎瑾瑜指着对面的座位,说道:“崔监正无需多礼,坐下一起饮茶吧。”
“谢王爷。臣近日夜观天象,发现王爷的红鸾星有所变动。原先王爷的红鸾星暗淡无光,近两个月来却隐隐亮了起来,且慢慢偏移了位置,据臣测算这命定人应是京城人士。”崔监正一脸严肃地说道。
听得崔监正如此说,瑾瑜脸上并无多少表情,好似此事与他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淡淡地回道:“崔监正,仅这‘京城人士’几个字,那可是不易寻找。这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何样貌?高矮胖瘦均不知,这该从何下手呢?”
“这……启禀王爷,既是红鸾星变化,按这天理伦常便是个年轻女子。只是这其余的,微臣此时还无法勘出。”崔监正一脸为难。
“是啊,无法勘出啊……”瑾瑜自顾自地端起茶盏轻饮。
崔监正只觉得空气越来越压抑,王爷这表现应是很不高兴,但心中清楚此事对瑞王非常关键。
虽这位王爷性情冷淡,难以说话,脾气难以琢磨。目前看着心情也状似不好,但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道:“微臣斗胆问一句,除了知道有命定人这一说,皇太妃娘娘可曾说过其他相关的事宜?”
黎瑾瑜望着崔鉴正,慢慢地吐出几个字:“有,可遇不可求。”
崔监正只觉得头上挂下两滴冷汗,这皇太妃娘娘是不是太调皮了些?是不是太淡定了些?颇有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感觉。
作为钦天监监正,为官数十载,这临场应变能力也是杠杠的,崔监正随即回道:“微臣想,既是王爷的命定人,那便是生辰八字与王爷十分般配。且其命里应旺夫,对王爷有大助益才是。现在勘出是京城人士,要找起来,想必要好上许多。”
听崔鉴正提起“有大助益”,瑾瑜脑中浮现一张稚嫩但娇艳的小脸,双眼晶晶亮地盯着自己手中汤碗的样子,活像一只街边乞食的小狗。想到此,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浅笑。
见黎瑾瑜面带微笑,崔鉴正继续说道:“微臣必当竭尽全力助王爷找出命定之人。”
黎瑾瑜闻言点头:“那便有劳崔鉴正了。小树,送送崔监正。”
待小树送完客回到临水谢,忍不住问道:“主子,崔鉴正说的也甚有道理,可按此法先行。既然知道是京中闺秀,这范围必是缩小不少。只是有一点,奴才有些疑惑,这京中闺秀必是从小便长在这皇城跟下,怎得这红鸾星近期才发生变化呢?”
“这也正是我所疑惑的地方。”黎瑾瑜点头表示同意,因平时较少关注各勋贵官家女眷,故而一时之间也不太摸得着头脑。
“或许有哪位官员携家眷进京了?或者是有远亲投靠?亦或者是哪家新添了个女童?”小树一说完便觉得自己畅想地有些不靠谱,定是受孝廉影响太过,以后一定要保持距离,不能再随便地和他聊天了。
“说的有理,就先这么办。”黎瑾瑜心想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主动出击。
第二日,瑾瑜便进宫参见皇上,在御书房与皇帝秘谈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出宫回府。
随后,便有宫里的太监、嬷嬷到各勋贵官宦世家喝茶去了,奉太后懿旨要各家上呈家中芳龄十二以上闺秀的生辰八字,要求是住在府中的闺秀都必须给,不论嫡出庶出,也不论是本家旁系,说是为宫里的各位主子备着。
各大家子一听不论嫡庶、不论旁系本家,均有机会攀上皇家,直呼太后仁慈。更是欢天喜地地呈上生辰八字,顺带封了大大的红包给到上门的太监嬷嬷。
这一圈人家转下来,几位操办的太监嬷嬷是乐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