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真正帮到自己的,最终还是自己。
就在岳小玲和老赵准备来本市,接受治疗前一天。老赵在岳小玲的劝说下,还是带着可心去与爷爷奶奶辞行。
岳小玲苦口婆心地说:“老赵呀,毕竟那是你父母,他们对我没啥感情,帮咱们是人情,不帮,也怪不得。但咱们做子女的可不成,一走那么久,可心周末从学校回来也得去奶奶家小住。怎么也是给老人添麻烦了,于情于理咱们都该去道别感谢。”
“妈,我周末不回来。”可心在上边的一个小城市读书,的确是老赵的姐姐安排的,平时也住在老赵的姐姐家,“我可以去做小时工,补贴家用。”
“那怎么行?”岳小玲有点急了,“你才多大,怎么能去做童工,谁敢用你呀,你这孩子。再说了,你奶奶很疼你,每周不回来,她看不到你,会伤心的。”
“哎呀。”老赵皱着眉头,又怜又怨地说,“你就别再为别人着想了,现在你顾好自己,是正理。我妈妈真心疼可心,就不会对咱们这么无情。我大姐二姐都准备好了钱,就是她不允许借给咱们的。”
“哎。”岳小玲叹气,“咱们的情况,她很清楚,可能觉得二十万,咱们根本还不上。”
“我大姐二姐并不需要咱们还呀。她们生意做得那么好,都说就当提前给可心嫁妆了。”老赵是个没什么心机的男人,有什么说什么,“我大姐说再昂贵的嫁妆也比不上给可心一个疼爱她的妈妈活下来的机会。”
“老赵呀。”岳小玲苦笑说,“就冲大姐二姐这几句话,咱们更应该去跟你父母道别,我念书不多,但是道理却懂得,百善孝为先,你为了我违背他们多年,现在又顶撞他们。咱们并不占理。听我的,去吧。让我安心去治病。”
于是,岳小玲一家三口去与老赵父母道别。而老赵的妈妈就在那时候脑溢血突发。是岳小玲用自己的身体顶住了差点跌倒的婆婆。脑溢血就怕那一摔,如果岳小玲没有死命用自己残疾的左臂支撑住婆婆胖胖的身体,真的摔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岳小玲一边用力支撑,一边冲着老赵喊:“快打120。”
老赵的妈妈得救了。是这个她一辈子都看不上的儿媳妇救了她。
这是命运吗?
命里注定,让人们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天意。
但不管怎么说,岳小玲姐家的事情解决了。
老赵给自己的大姐二姐写了借条,借款分期而还。而公婆拿出来十万元,真心实意地说:“岳小玲,你嫁到我们家那么多年,我们没给你花过一分钱,你要是真的原谅我们了,把我们当父母就拿着,好好治病好好活着。”
人心都是肉长的。还有什么比亲人之间的真心换真情更暖人的呢?
岳小玲的善良和忠厚算是换来了赵家人的认可,尽管这用了十多年,但若真能如此,便不算晚。
老赵的脸上有了笑容,可心的眼中也充满了希望。
岳小玲对茹新说:“你们那个静雅社就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吧。我得到大家的帮助已经太多了。我真希望下辈子还能遇到你们,还跟你们做姐妹。”
茹新姐笑着说:“这辈子咱们先好好珍惜吧。因为咱们这辈子还长着呢。”
茹新姐和薛台的创办的静雅社公益团体成为这个城市的慈善风向标。
而若晴也接受了电台的邀请,去做《法律与生活》节目的情感嘉宾。
主持人隽隽说:“若晴姐,咱们是每周四下午四点到五点的直播,我两点半来接你,下了节目就把你送回来。”
若晴点头,笑着说:“那就辛苦你了。我把后边化疗的时间改在每周五,这样,每期节目都不会耽误。”
“若晴姐,会不会太辛苦?尽管我们很希望你尽快来加入这个节目,但是你的身体最重要。”隽隽甜美亲和的声音总让人觉得是在听一档亲民的广播节目,透着温暖和诚意,“实在不行,刚化疗完那期,还让肖亮亮继续替您。”
肖亮亮是若晴推荐去的代班嘉宾。是周报写情感专栏的女记者。去年为若晴做过专访,至此便成为朋友。她刚刚生完小孩,还在哺乳期。若晴帮着节目组找到她,请她代若晴先去做两个月的节目,亮亮便一口答应了,她说:“若晴,你什么时候需要我去,我就会去,并且会努力做好,你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去做节目了,我就撤下来。总之,肖亮亮随叫随到。”
若晴是幸运的,她的身边充满了爱和富有爱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