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提高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冯雪钰2018-01-09 16:491,705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在他15岁生日那天,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对他说:“每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男孩虽然有些不解,但仍是接过袋子,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了。

  第一个月,这个男孩每天都钉十几根钉子;到了第二个月,他钉的钉子数量减少了,每天只钉下不到十根。慢慢的,男孩钉下钉子的数量越来越少,同时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更容易。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心而乱发脾气了。他告诉父亲这件事,父亲又要求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时间一天天过去,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很高兴,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的围栏旁,温和地对他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围栏上的那些洞,这些栏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了。你生气的时候说过的那些话,就像那些钉子一样,在对方的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口。话语的伤痛也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接受。”

  在生活中,一时冲动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往往会让我们后悔很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别人开一扇窗,也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上小学的孩子,其实心智并未得到完全的发展,这个时候情绪不稳、易冲动本是正常的发育特点,但是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手段,如愤怒时可以采取深呼吸以平静自己的心情或转移对象,通过数数、向亲密的人说出自己的感受等方式,尽力保持平静,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能力。如果孩子正在发脾气,可以采取如下的一些方法让他平息。

  首先推荐给家长的是冷却法。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人要硬下心肠置之不理,但是你要在看得到孩子的范围内,偷偷注意他的表现防止意外。要坚持到底,不要可怜孩子而中途放弃,孩子看到发脾气不管用,自然就会收起他乱发脾气的手段,可怜巴巴地来向你道歉,这时你讲道理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了。孩子的情绪失控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正当孩子因为你没有带他去动物园而大发脾气的时候,你可以用他喜爱的卡通电视节目吸引他,转移他的注意力。当然,这时要提醒家长,不要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也向他发脾气,一方面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因为在他情绪开始恶化的时候,已经没有理智可言;二会让孩子觉得你也是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的,容易模仿。这样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是长期的。

  当孩子大哭大闹时,家长可以表现出不理解的态度,必须让他们意识到哭闹是无济于事的。等孩子停止了哭泣,能够心平气和的回答问话时,再去教育他。孩子看到家长态度坚决,自然会停止哭泣,听从教育。当孩子不听家长劝阻或拒绝服从命令时,可放手让他自己去碰碰钉子。当他受到挫折时,自然会知道家长为什么不让他做的道理了,这样处理越及时越好,孩子在以后也会更加勇敢地面对了。

  其实,经历“反抗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必须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注意适当加以鼓励,促进他自我意识的形成。当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时,在批评的同时仍要表示喜欢他,不可责怪打骂。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愉快情绪时,应设法了解原因,适当合理要求可以满足,过分要求可不加理睬。家长说话要算数,如果不答应的事,孩子再哭再闹也不能妥协,如果想答应的事,就不要等孩子哭闹了或发脾气了再答应。这一点是家教中家长容易忽视的,但却是很重要的。

  惩罚手段虽是不提倡的,但有的时候的确效果不错。惩罚在矫正孩子的暴躁行为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其目的是使儿童在发生暴躁行为后,产生消极的否定情感——即知道发脾气没有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段只限于暂时停止游戏、剥夺孩子玩的玩具或不让他看当天的儿童电视节目等方面,不可滥用。而且当家长要惩罚孩子时,必须明确告诉孩子惩罚他的理由。另外,对孩子的惩罚应该及时进行,而不是事后再执行。所以,使用时一定要适当,需要特别谨慎。

  在进行这些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耐心再耐心。孩子的暴躁脾气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善的,对此,做父母的要显示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不断重复运用上面的冷处理方法,用爱心和耐心,逐步让孩子的暴躁情绪“降温”,让孩子提高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继续阅读:第五章 在生活中,经常让孩子做选择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爱的教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