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外已经站满了来赴宴的人,老爸认识很多老一辈的朋友,他自个玩去了。而我这辈子就来过这里几次,这一眼看去没一个认识的。于是自己只有傻兮兮的乱逛。
宗祠重光,说简单点就是将旧宗祠重新装修。这是岭南地区比较盛行的做法,一般装修完毕后,村里的长老一辈,都会通知族谱内的人回来吃顿饭,大家聚聚。
本家的宗祠重光,我家作为族内人,自然是在邀请之列。说起陈家,听说我族的创始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至于是那里来的,我曾经问过我老爸,但他似乎也不是太清楚。不过就在今天宗祠重光的日子,我有幸得知了本家的来历……
百无聊赖之际,我走到了村里的风水池塘边上。这池塘边绿树成荫,粗壮的榕树底下还有几张青石板凳。这时我看到有几个老头正在聊天,忽然我就发现了这几个老头中有一个熟人。
这老头年纪很大了,上一次我见他还是两年前。那时我出于工作原因回到过这村里,期间还请教过这个老头一些事情。
我走到年纪最大的老头跟前,跟他打了个招呼:“贵伯,你好啊!”
贵伯听到有人叫他,快速的转过头来。看到是我,他也笑了笑说:“小子,好久不见了。”
跟他问好了几句,同时给每个在座的老头都发了一根烟后,我才坐下。别看贵伯今年九十七八了,他可是烟不离口的。他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今年九十多了,从来烟酒不戒,当年劝我戒烟酒的医生已经早挂了!
贵伯他可以说是我曾祖父那一辈的人。而且据他说,他当年是跟我曾祖父混的。贵伯提起我曾祖父,最经常说的就是当年在我曾祖父开设的酱油厂工作的事。
我们闲聊了几句后,其中一个老头说起了陈氏家族的事。听到关于自己家族的历史,我顿时来了兴趣。
而这时贵伯还没等那老头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小雷,你说的只是族谱上记载的事。真实情况看来你一点都不懂!”
那个被贵伯打断话的老头,不但没有恼怒,反而认真的听了起来。
我们这一族陈氏的开创者,可以追溯到明朝时候。据贵伯说:明朝时候,陈太公本是福州人士。嘉靖年间,抗倭名将胡宗宪,在徽州沿海奉命抗击倭寇。
陈太公于寅月投靠胡宗宪麾下,后得胡重用。有传陈太公其人武艺高强,而且以仁义统兵,打击倭寇每战必胜战功累累。
后胡宗宪含冤入狱,陈太公为免受牵连,举家逃至岭南水乡,最后于三水落地生根。其后百年,陈氏一脉开枝散叶,多聚居于岭南各地。
听了贵伯的话,雷伯就疑问道:“老贵,你说的跟族谱上记载的有些不一样啊。陈太公原来在胡宗宪麾下当过兵,这些族谱上都没有记录。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贵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指了指坐在一边的我。
我愣了,这几百年前的事,怎么会跟我有关?看着我一脸蒙逼的样子,贵伯接着道:“这些,都是小陈的曾祖父区先生,告诉我的。”
几个老头一听区先生三个字,顿时都表现出原来如此的表情。看得出来,我的曾祖父陈区,当年也是宗族里有名望的人。
贵伯又说道:“今天我们宗祠重光,还不是附带有一个古剑开光仪式么?我看这把重新打造的古剑,根本就是水货!他们见过陈氏御风剑吗?他们懂御风剑法吗?这把古剑是属于他们那边的吗?不是!他们懂个屁!”
御风剑,而且是陈氏的御风剑!这可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把古剑的名字。
贵伯显然有些激动了,他满是皱纹的脸,有点通红。
我们几个都叫贵伯冷静冷静,随后我就问:“贵伯,你说的御风剑,是怎么回事?怎么我从来没有听过,我们族内还有这样一把古剑么?”
“小子,你知道御风剑最后的传人是谁吗?”
我摇头……
“是你家天祖!也就是你曾祖父的爷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