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苏洵来到校场里,只剩下一百名将士在场上活动筋骨,正在校场上压腿的钱荣一见到苏洵的到来,就径自朝着苏洵而去。
对着苏洵笑着挥手,停下来后,摊出手掌放在苏洵的面前,“师父,这是你昨日的胜利品,你先离开了,我帮你领了,今日给你。”
苏洵看见钱荣掌心躺着的两枚令牌,听钱荣说:“昨夜我夺得了第一,这第二名,是你的,这可是太子和公主钦定的。”
钱荣三箭完全正中靶心,第一名当之无愧,苏洵三箭只差一毫的距离,这第二名,也自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听到说是太子和楚绾亲自定的名次,苏洵冷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苏洵接过令牌,钱荣看了眼苏洵的手臂一眼,担忧地问:“师父,你手臂上的伤还未好,今日狩猎,坚持的住吗?”
他可没有忘记,昨夜苏洵整只手臂被血浸湿的样子,能够做到如此,他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还行。”苏洵笑笑,算是对对方关心的感谢。
“太子驾到——乐笙公主驾到——”
一听到声音,所有人皆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看见太子和楚绾并列而行,身后跟着昨天不曾见过的几位大臣,在场所有人都朝两人跪下行礼。
“参见太子,参见公主,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起身吧。”太子和楚绾随着众人上了高台之后,目光看向下方排列整齐的一百名士兵。
楚绾轻轻一扫站在人群中的苏洵,只见他昂首挺胸站在一群士兵当中,虽然依旧一身布衣,不如其他人威武,但气势却不输任何人。
今日的比赛是狩猎,校场自然不是狩猎的好地方,太子一行人重新回到马车,率领着进入第三轮的将士前往八公里外的玉泉山。
玉泉山位于郊外,是野兽汇集最多的山脉,今日比赛就是比谁在玉泉山狩猎最多,全凭自己的本事,禁止抢他人手中的获得的猎物,时间为三个时辰,三个时辰之后,谁的手中获得的猎物数量最多,体型最大,谁就是今日的获胜者。
苏洵今日骑的是昨日驯服的那匹马,现在这匹马已经被苏洵训得服服帖帖,在哨声吹响之后,苏洵便骑马进入了山中。
苏洵数了一下,每个人箭筒里一共有五十支箭,三个时辰能够猎到五十只猎物并不难,但如果猎杀的只是一些野鸡,再多也只是浪费时间。
苏洵进入玉泉山之后,只在外围徘徊,射杀一些小的野鸡野兔,并不像其他人一样进入深山当中,他在等一个时机。
进山之后,楚绾也豪情万丈,她兴致勃勃的要求参加狩猎。
太子和顾景辞碍不过她的央求,商量之后,决定由太子继续驻守营地,而顾景辞带着楚绾狩猎,方便照顾。
楚绾这边不等顾景辞追上来,就看见了一只正在奔跑的野鹿,她支开了跟随保护她的侍卫,独自一人进入山林当中,一边驾马,一边拉弓盯准在前方奔跑的野鹿。
就在楚绾想要将手中的箭射出去的时候,左耳听见了来自丛林中的动静,余光看见了树丛中的黑影,眼眸一凛,故意将手中的箭往偏挪了几分,然后一箭射出,箭走落空,让野鹿逃走。
“鬼鬼祟祟的,一点都不像江湖中人。”楚绾叹息道,停下了身下的马。
这时突然从树丛中蹿出几名黑衣人,手中举着长剑朝着楚绾刺过来。
当顾景辞赶到的时候,正看见几名黑衣人围住楚绾,楚绾抵挡得非常困难,明显有点狼狈。
顾景辞看到之后,心还是一紧,立刻驾马上前,朝着黑衣人出手,顾景辞下手招招致命,无一活口。
“公主,你怎么样?”顾景辞想到刚才楚绾明显处于下风,忍不住问道。
“没事。”楚绾回过神,就在楚绾说完这句话之后,突然眼中的神色一变,冷声对顾景辞说,“别动!”
言罢,楚绾举起手中的剑,朝着顾景辞而来。
面对朝自己而来的剑,顾景辞潜意识就是想要躲开或者反抗,可顾景辞却因为楚绾的那声“别动”,硬是愣生生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看着楚绾手中的剑朝着自己逼近。
剑风朝在他的耳边划过,一股鲜血的热度喷洒在顾景辞的身上,只听见身后响起巨大的嚎叫声,顾景辞立刻回头,只见楚绾手中的剑,刺入了一匹狼的体内。
那狼受了痛,立刻放声嚎叫。
“快跑。”顾景辞脑中警声大响,将楚绾的剑的剑从狼的身上抽了出来,转身拉过过楚绾,“它在召唤它的同伴,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在狼嚎叫之后,顾景辞就听见来自四面八方的动静,正是动物狂奔过来的声音。
他们才跑了不到一百米,一匹狼就从树林中窜了出来,朝着他们扑过来。
顾景辞举剑,眼疾手快地刺入狼的腹中,鲜血喷洒而出,将楚绾和顾景辞的衣服上都沾上了血。
一剑并不能让这匹狼立刻毙命,反而更加凶猛地朝着顾景辞扑来,耽误了他们二人的速度,只听见身后的动静越来越多,转头看过去,一群野狼正朝着他们身后扑来。
狼是群居动物,一匹狼他们尚且还能够应付,可是这么多的狼群,应对起来绝非易事!
顾景辞抱起楚绾就朝一个方向飞去,楚绾想让顾景辞放下自己,但她也知道自己的轻功不如顾景辞,紧要关头,不是她矫情的时候。
这些狼至少不下四十匹,他们两个人,就算手中有剑,也难以敌对四十匹凶恶的狼。
山间一阵冷风吹过,野狼就如同已经胜利一般仰头长嚎。
两人被群狼逼到了一处断崖边,顾景辞只能转身迎战,将楚绾安置在一边:“保护好自己,我不想分心。”
顾景辞转身就和群狼搏斗起来,一剑刺入狼的体内,顾景辞的目光泛红,飞身跃起,剑出鲜血喷洒一地。
顾景辞手腕一转,剑从手中飞出,连击四匹朝他而去的狼,一匹一匹狼死在顾景辞的面前。
望着眼前血腥的画面,楚绾心中焦急无比,眼眶发红,她又不敢出去,生怕让顾景辞分神。
“小心!”
楚绾突然大吼一声,只见三匹狼齐齐朝着顾景辞的身后扑去,而顾景辞手中的剑还在面前的狼的体内,根本避无可避。
“嗖嗖嗖。”三声箭羽破空而来,楚绾回头看去,发现是昨天的少年苏洵,不由得松了口气。
苏洵驾马上前,拉弓引箭,迅速将剩下的几匹狼解决完毕。
楚绾看着狼群已经被消灭殆尽了,这才飞奔到顾景辞身边,扶住他,“你干嘛要拼命,丢下我不就好了。”
“不行,不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不能丢下你。”顾景辞坚定的说道,如同宣誓。
虽然楚绾知道他可能是出于一种责任,但是还是不争气的又一次红了眼眶,第一次有一个人愿意奋不顾身的相救自己,她如何能不感动?
“多谢公子相救。”楚绾对着苏洵拱手行礼,如果不是苏洵出现,自己和顾景辞现在就是群狼口里的美味佳肴了。
“草民贱名苏洵。”苏洵只是强调了自己的名字,傲立在马上,居高临下俯视着楚绾。
“臣救驾来迟,还望公主恕罪。”一名主管狩猎事宜的官员急忙下马,跪下请罪。
楚绾冷哼一声,“赵大人最好给本宫将这件事查的水落石出,不然在场的所有人——死。本宫眼里揉不得沙子。”
好好的猎场出现群狼,也看得起自己了,那些人怕是害怕自己死的不够彻底吧。
“是,下官一定查明事因,给公主一个交代。”赵大人抖着身子应下。
“传话给太子,苏洵救驾有功,本宫特赐骠骑将军之职,昭告三军将士。”楚绾对着赵大人身后一名小士兵模样的人说道。
小士兵机灵的很,一溜烟就跑去给太子传话了。
“赵大人,是想本宫和驸马一直站在这里不成。”楚绾一记冷眼甩过去。
赵大人这才回神,急忙吩咐手下牵过来两匹马,顾景辞刚才力战群狼,有点脱力,就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坐在马背上。
楚绾也骑上了一匹马,对着苏洵说道:“苏公子,可愿和本宫同行。”
苏洵也不说话,只是将马驱赶到楚绾身边,不急不慢的跟着。
“公主日后还得当心。”苏洵看了眼身后的狼群和楚绾身上的狼血,提醒道。
“刺杀么?”楚绾不屑地说,“这已经第二次了,但本宫相信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只是现在吕家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手都敢伸进皇家猎场了。”
苏洵也有点惊讶,他没想到楚绾这么快就知道幕后凶手是吕家。他因为无意中听到了有人密谋要对楚绾下手,这才特地留下来,暗中跟着楚绾身后,怕她没有防备,着了暗算。虽然来迟一步,索性都平安无事。
看来,是自己太小看眼前之人了,她绝非一般寻常女子可比。
“以本宫如今的身份地位,普天之下还有几个人敢和本宫叫板?”楚绾眉间戾气闪过。
苏洵突然不想问了,不想再问那个始终萦绕在自己嘴边的问题了,不管是与不是,她都不是她了,不是吗?
“今日多谢苏公子出手相救。”楚绾语气柔和了许多。
“公主怕是不记得草民了吧?那日吕家子弟大闹酒楼,羞辱草民,多亏公主出手相救,草民才有今日。”苏洵语气平淡。
楚绾又看了眼,这才把苏洵和当时受辱的少年联系在一起。
她恐怕也没想到,当时顺手之举,今日竟然救了自己的命。不过,今日再仔细端详眼前少年,竟平白无故多了份熟悉感,难道就因为他救了自己?楚绾不由得失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