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对这位老者口里的鹅,有央子之事特别感兴趣。
“是否,那您跟我们说说……仔细的和我们说……”
老者看见小蝶来兴趣了,扶着在胡须笑了笑:“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的事情太多了,大千世界什么事没有……”
说完,又叹了一口气,像是回忆似的:“在我下放,当知青的那一会儿,我遇到了一件事儿,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纳闷……”
苏畅也在旁边催促着:“师傅,和我们说说吧,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儿……”
师傅顺着呼吸,眼光飘渺不定,看着远处陷入了沉思里。
那一年我才18岁,刚刚被下放到最低层的农村,在那里做一些劳动改造。
那里山高水远,距离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实在是万里遥。
一起下放到农村的,还有几个我童年的玩伴,他们性格很顽劣,喜欢调皮捣蛋。
到了农村那个地方更是施展了手脚,今天擦人家的鸟窝,明天偷人家的稻子,反正啊啥事都干。
反正在农村那段日子也算是无忧无虑,快乐的很,我有一段时间在那里的日子实在是太清贫了。
白天夜里都想着偷人家一块玉米,那时候,都流行把玉米种在一块,很多人都会被派到那个地方去看守这些玉米,唯恐被这些饥饿的人偷了,但是实在是太饥饿了,就馋得慌,白天想着夜里也想,总想着吞下一颗玉米回来。
是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很多人都睡着了,我和那几个伙伴,二狗子,小六子,我们三个人摸黑进了玉米地,旁边就搭了一个棚,有人在那里守玉米,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喝了酒,我们进去了,他也没有察觉。
进去之后,我发现那里的玉米长得真大,虽然在月光下看不清楚,摸在手里的手感却发现个顶个的。
那可是现代的无公害玉米什么都没有,除了交一些农家用的施肥,什么都没有粪便之类的东西,估计都是奢侈品,但现在放眼都是化肥。
玉米偷到手了,我实在是饿极了,也馋得慌,你把玉米烤熟,我就吃下了肚,肚子里咕咕叫的,就觉得自己肚子受不了。
随后,我们几个人窜出了玉米地,要去对面的玉树林子里,春节大片的时候,我们几个人本来是凑在一起的,你知道农村那个时候没有电灯,到处黑漆漆的,挺可怕的。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怕,要是现在给我这个胆子,我是不会去那个黑漆漆的林子里,谁知道那林子里面会有什么东西,那个时候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压根就不怕这些。
我们几个人都在地上,什么都没做,肚子都疼的厉害,估计是吃的太急了,这玉米也没收。
刚解完大便,我就总觉得有人在摸我屁股,当时倒也没在意,我还以为旁边的二狗子跟我开玩笑呢。
后来又摸了几下,我张口就骂了几句,二狗子还被我骂了个满头雾水,问我骂什么?我有些气急败坏的说了他几句,我们两个人就在那里打了起来。
后来还是小六子把我们两个人给拉开,小六子说了一句话,我当时吓得冷汗都冒出来了,他和我说,有人摸他屁股。
要知道当时小六子是面对着我们,怎么可能会有人摸他屁股!我和二狗子的手就算是再长也伸不到他屁股上,我这才知道刚才摸我屁股的,也不会是他。
我们几个人吓得转身就跑,跑到不远处,有一个人很高,我几乎看不到头,就看到长长的身子,穿着一身黑格子衣服,全身上下都是这样的。
在那个年代穿成这个样子,那可是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很潮的打扮,当时我就纳闷了,什么人这么高,当时就一个劲的也不知道害怕,网上看着就是看不到脑袋,后来我才知道,我看到的根本就不是人才害怕了起来。
我拼了命的往前跑,跑了不远处撞到一个人身上,然后就晕了过去,后来二狗子和小路子和我说,他们也看到了那个人,那个人的手很白,惨白的那种颜色。
现在月亮底下好像在接着什么,他们也没有看到,那就说高得不得了,一直伸着头都没有看到,后来所有大人都说我们胡说八道。
但是在我昏迷期间,我听到我们那边的村长,和旁边的几个老妇人在聊天。
他们说我是碰到了鹅,就是死去的鹅留下来的秧子。
后来我才听说,只要是鹅死了,他都会留下来秧子,这种样子会害人的。
师傅说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目光从远处飘了过来。
小蝶定定的看着师傅简直不可置信,这世界上什么都有,连这些畜生都有灵魂还得了。
“那师傅您在乡下那么多年,您就没有遇到过别的新奇的事,就仅仅只有鹅这一件事情吗。”
师傅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我就知道这丫头好奇,比这小子好奇多了……”
小蝶听见师傅这么说,只是嘿嘿的笑着,半晌没有说什么。
可是苏畅却沉不住气,赶紧站起来,冲着师傅一鞠躬,鞠了一躬,又鞠一躬,把师傅和小蝶吓了一跳,不知道苏畅想要干什么。
苏畅去完三鞠躬之后,这才站起身来,看着师傅极为认真的:“师傅,我认您当师傅,可真没有认错,您说你有这么丰富的经历,怎么不早一点告诉徒弟,师傅告诉你吧,像您说的这些事情,我还真的听说过一两次。”
师傅瞧着苏畅认真的样子,只是觉得好奇什么事情让这臭小子,说站起来就站起来。
还给自己三鞠躬,真是又气又笑,自己又没死,做什么。
“有什么话你就说没必要给我三鞠躬,我还没死呢,就想着给老子送花圈了是不是,说吧。”
“您瞧瞧您说什么呢?师傅,我就只是跟你开玩笑而已,我刚才不是认识了吗,总是没给你磕头,这三鞠躬就权当磕头了……”
师傅瞪了苏畅一眼,可是表情却带着欣喜,刚才想要认他当徒弟,他百般不认得。
如今却这样客气:“看来你这孩子是真的想要认我当师傅了,我要不跟你说这样的事情,没有这样的经历,你是不是就真的不认我这个师傅了……”
苏畅却只是嘻嘻的笑着,师傅身上有着乐观的气势,看得出来,师傅的年纪不大。
经历到不少像师傅这个年纪,估计都经历过下放知青的事情,如今下放知青已经是个稀罕物了,那个时候每个人都知道劳动才最光荣。
现在这些社会每个都知道啃老,只要老子有钱,自己要么就是官二代,要么就是富二代,哪里肯去动脑筋,花心思去赚钱,根本就懒得做这些。
现在能够出力的做事情的都是一些老实巴交的农家人,有一点脑子的都想着出去做生意,炒房炒股,做买卖。
赚一点大钱,不会去赚一些靠力气,赚来的辛苦钱,所以这个社会总是在变,每个人都在变,苏畅在变,包括师傅他的观念估计也不会停留在下放知青那个年代。
苏畅爷爷的爷爷就曾经是下放知青,包括爷爷那一代也下放知青一代,他们都是有共同经历的一代人。
如今年纪也大了,每次念到这乡下的日子,总是百般的期望,再回去看一看,可是这把年纪了,去一趟也不容易,思前想后便也觉得不合适。
从那以后,打消了去乡下看一看的念头,再也没有回去的机会,一去便是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