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雄健把其貌不扬的梁灿基带回到民的公司内,并且提出要让梁灿基建造一个属于民的公司的钢铁厂,几乎所有经理都对梁灿基看不起,持蔑视和怀疑态度,并不看好这个项目。然而,何雄健的决心却很大,他召开会议作总动员,对所有中层管理人员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没有什么事是我们做不到的,只有我们想不到,不敢做的事!”
何雄健之所以下定这样的决心,还跟他当初前去第一钢铁厂时受到刘志丹的羞辱有关,当他想到刘志丹以无比轻蔑的态度说他们这个公司是小公司,他就心中暗暗激愤,想着接下来的时间,他要通过实际行动证明给刘志丹看,他们这个小公司同样可以生产出钢铁,从而挑战刘志丹领导的第一钢铁厂在省内钢铁业的主导地位。
然而,会议结束后,顾长君却私下跟何雄健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谈。对于目前形势,顾长君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毕竟王子阳的雄风钢铁刚刚倒下,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钢铁供应商,假若在这个时候投入巨资进行钢铁厂建造,那不仅耗费资金,更主要的是耗费大量时间,究竟什么时候建成,能不能建成还是未知之数。而在这个建的过程中,他们的轴承厂会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钢铁供应,将难以支撑,无法正常生产运转。
对于顾长君所提出的担忧和疑虑,何雄健早就考虑到,他对顾长君说:“长君!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钢铁厂的建造是势在必行,所以这个计划只能提前,不能拖延。而轴承厂既然因为得不到质优价廉的钢铁而难以持续生产,那我就让它暂时停产,在这个停产的过程中,工人工资照发,而轴承厂的一切开支,将由电子厂的盈利替补。”
听到何雄健这样的说话,顾长君才知道,何雄健是兵行险着,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不禁眉睫皱得更紧,根本无法消除心中的疑虑,继续对何雄健说:“可建造钢铁厂需要的工期要多久?而且需要调动的资金又有多大?轴承厂是否能熬得了这么长时间?还有,钢铁厂需要在建造前拿批文,这个等批文的过程又需要多久?这么多不可预测的变数,就构成了太大的一个风险,我认为,成功的机率实在太低了。”
何雄健很理解顾长君心中的疑虑,毕竟现在民的公司内外交困,一方面因为重要供应商的倒下而面临钢铁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已经迅速壮大,对他们形成巨大的威胁。顾长君平时谨小慎微,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因为他不希望这个他跟何雄健好不容易做起来的事业最终走向消亡。
“长君,其实我也知道这当中的风险系数,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不上马钢铁厂项目,我们公司只会面临一个命运,那就是被竞争对手压着打,最终在市场的洪流中惨遭淘汰,无论我们再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这个命运。如果我们咬着牙关,忍痛建造钢铁厂,顶住竞争对手给我们的压力,那我们还有一线生机。我只能说,只要我们相信能成功,那我们就能成功。你可别忘了,我们还有欧书记以及冯县长的支持。我已经跟他们沟通过,他们表示,会全力支持我们的任何项目。”何雄健以激昂的语气对顾长君说。
顾长君沉默不语,他思索了好一会后,最终只好点了点头,举起手来,跟何雄健的手握在一起。他跟何雄健都知道,接下来的竞争形势,对他们绝对是严峻考验,他们只能像红军当年长征那样,咬紧牙关,在艰苦中忍耐,不断拼搏进取,以求拼出一条生路。
梁灿基在民的公司安顿好后,立刻与何雄健等公司领导一起,投入建造钢铁厂的初期研讨,并制定出一份项目计划书以及可行性报告,这些文书本来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制定出来的,可梁灿基由于对钢铁太熟悉,只用了短短的一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何雄健看过计划书后,知道了总体投入预算,虽然资金庞大,但他并没有要求梁灿基缩减预算,直接就找北教镇镇委书记欧长贤,希望欧长贤能批出地块,以及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欧长贤此前已表态,将全力支持何雄健的一系列项目投入,他看完计划书,一点也不含糊,在最短时间内召集镇委镇政府领导商讨,最终会议上全体领导干部赞成通过,划拨出一块大型工业用地,以支持民的公司进行内部钢铁厂的建造。
何雄健接着又把民的公司的两个工厂固定资产以及品牌资产等作为抵押,向本土各家银行进行贷款,这次一共贷出数额相当庞大的资金,足够他们用以投入到钢铁厂的建造。何雄健深知,把这么多的资金投入进去,虽然有些冒险,但却是拼死一搏,在拼搏中寻求生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渐趋激烈的商战中,跟强劲的竞争对手抗衡。
然而,当他们的工业用地以及资金都已经到位,却在项目申报立项上遇到阻滞,这也是何雄健以及梁灿基,还有一众镇政府领导预料到的,因为钢铁厂的建造立项涉及到多个环节。
何雄健即时焦急不已,他立刻跟欧长贤商量对策,最终决定,在一份大报上刊登文章,对这次钢铁厂的立项迟迟没被批提出质疑。
大约三天后,他们竟意外地得到一个好消息,项目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批下的建造立项许可证,钢铁厂可以正式投入建造,而真正的生产许可证,需要相关部门在完成建造后进行检验才能下发。
在工地进入施工状态的那一刻,民的公司中高层领导以及镇委镇政府领导全部到场,他们都为这个大型工程的宏伟而感到震撼,毕竟这个工业地块比此前民的公司的新厂房还要大一倍,建成以后,将会是一个正规的钢铁厂。
对于工程的工期问题,何雄健已经跟梁灿基进行长时间探讨,正常的工期是两个月建成第一个高炉,从而可以进行试生产,从而生产出第一批小批量钢铁来,以支撑住民的轴承厂的正常使用。然而何雄健心里很清楚,两个月对他们来说太漫长了,或许那个时候民的轴承厂的员工已经熬不下去,走得七七八八,就算工人们不走,他们也会因为长时间白白支付工人的工资而进入财务危机。
因此,何雄健对梁灿基提出:“能不能进行一次突击建造?把第一个高炉的完成时限缩短为二十天,因为两个月实在太长了。”
梁灿基面露难色,他对何雄健表示,假若真要缩短到这样一个时间内完成,那必须实行三班制,也就是让建造高炉的工人数量增加至三倍,让他们日以继夜地轮替工作,从而让工期真正缩短,只是这样的话,建造的预算就要加大,需要动用更多的资金。
何雄健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