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沈桑讲得口干舌燥,焦头烂额,反复强调雨球的诚心诚意,但普遍没什么反应。
公司的代表们听了各个面无表情,纷纷表示自己就是个跑腿的,拿不了主意,需要回去商量才能决定。不少连意向书都没签,拿了相关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材料就走了,一看就是来打酱油的。
沈桑连忙拉住辛丽丽:“你们有计划吗?这次的报价我们是很有诚意的哦。”
“嗯嗯,明白明白。我会如实和顾总汇报的。”她笑眯眯的,摊了摊两手,说明她只是个小虾米,最后的决定还需要大boss才能拍板。
接触这行越久,她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不能显山露水,不能轻易表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才是最好的态度,既能进退自如又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辛丽丽熬了几天通宵,从业务,财务,法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加上之前的调查材料,洋洋洒洒写出了一份几万字的《投资建议书》。最后的结论是:建议速亿格收购雨球的硬件业务。
首先,是速亿自身扩展的需要。原来的办公条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正好利用雨球的一楼办公场所扩大规模。其次,雨球的硬件业务只剩不多的几个人,也已经臭名远扬此刻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负担也不会重。最关键的一点是接手后可以作为速亿软件的增值服务。只要购买了速亿软件的学校,就能获得免费维修安装。
这招既可以扩大软件的下载量,和其他软件公司拉开差距,同时还能慢慢撬动凯创的业务范围,凯创吃肉,速亿也能分到点汤。另外维修部分只限于电子教室的维护与安装,出重大事故的概率不大,还能及时把出现的问题反馈到软件设计部门,也为下阶段考试软件的调试创造打头阵,称得上一举多得。
顾盼看完后,激动的捧着她的脸蛋一顿猛亲:“丽丽,你太棒了,简直是我心中光明的灯塔,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真不愧是我的好老婆!”
辛丽丽扒开他油腻的手,“先别高兴的太早,沈桑提出的价格可比我们的心理价位高出一大截呐。”
“那我们不着急,慢慢等着呗。”顾盼一脸淡定从容。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谁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事态的发展基本上按照辛丽丽和顾盼的预料中进行。软件部分的业务没过多久就被外市一家软件公司收购,作为进入本市的一块跳板,价格据内部可靠消息是原来报价的六折。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硬件部分的业务却无人问津。大家都嫌弃硬件业务是块鸡肋,加上不久前发生的丑闻,更是不愿意惹上一身骚。
沈桑急得团团转,恨不得一天一个电话打给辛丽丽。她这么着急不是没有理由。工商,税务,消防天天在雨球围追堵截,如果上半年公司不能被收购的话,搁到下半年会产生更多费用,如果砸在手里是个多大的累赘啊。
辛丽丽每次无奈的说:“顾总不感兴趣我也无能为力啊。实话实说,硬件这块没多少利润,管理却很繁琐,又容易出事,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收购项目。”
沈桑不死心的说:“硬件业务里,还包含一楼近千平方的办公场所啊。”
辛丽丽摊开两手:“速亿规模小,人员也少,不需要这样大的场地。”
沈桑憋了几天,到处联系买家,愿意接手的看中了场地,多余的人却一概不收,而她又不可能分割开来卖。急得她满嘴起泡,只能给辛丽丽打电话:“明天你们顾总在吗?想和他好好谈谈。”
约定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半,沈桑九点就到了,在办公室里等了将近一个小时,顾盼才姗姗来迟。“抱歉抱歉,临时有事耽搁了。”
他装作日理万机,争分夺秒的样子,抬起手臂看看手表,“半个小时没问题吧?”
沈桑满脸堆笑:“没问题没问题。”
就这半个小时,顾盼还接了三个电话,讲了一刻钟,欠欠身子,对着她礼貌而且笑眯眯的说:“你继续,你继续。”
沈桑终于沉不住气,下午打电话给辛丽丽:“在原来的报价上再打个五折,行不行?”
“三折,不行就算。”她在电话那头斩钉截铁的说。
“可以,不过要本周内签合同,并且一次性付款。”
“成交。”
五天后,速亿软件正式收购雨球的维修部,并签署了并购协议。沈石林没有出席,沈桑作为全权代表和顾盼签署。这次的签协议可以说是一个最冷清的一次了。既没有媒体电台电视台记者,也没有亮闪闪的镁光灯,更没有重量级的领导和欢呼簇拥的人群,两人在文件上刷刷的签了名字就好了,就短短的三分钟时间。
自此以后,曾经辉煌不可攀登的雨球成为了历史,掩盖在时代的洪流中。它的落幕昭示着新时代的来临,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当一身轻松的沈桑把这个消息告诉沈石林时,他良久无语。女儿没有经历过从低谷到巅峰,然后又从巅峰滑落的过程,没有体会到整个过程的艰辛与困苦,所以处理起来果断干脆,像是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而对他来说,就像生生从身上剜掉一块肉般的疼痛,但却不得不剜掉这块腐烂的肉。速亿收购了雨球也好,顾盼是南苏毕业的校友,也算没有便宜了外人,他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辛丽丽一直待在雨球,忙得脚不沾地,并购后的一切流程都她负责。她跑工商局,跑税务局,处理工商变更,管理权交接,资金流转等各项事宜,落实合同的各个细节。除此之外,还要对雨球原有的业务进行整合,包括财务、资产、品牌、人员等。
在核对人员名单时,她却发现了异常,在原本是九个人进速亿,但在名单上只有七人,周宏伟与何娅却不在内。
“怎么这两个人不在名单里?”她好奇的问。
“哦,他们俩前几天辞职了,一分赔偿金也没拿,正好给公司省钱了。”沈桑轻松的说。
以辛丽丽对他们俩的了解,两个恬不知耻的家伙会主动放弃速亿,肯定是有了更好的选择。但哪家脑残的公司会接收声名狼藉的周宏伟呢?他可是作为反面教材刚刚上过电视啊!难不成他中了彩票?与何娅双宿双飞?
想到何娅,辛丽丽很好奇,她是会对落魄的周宏伟不离不弃呢?还是甩了他,另攀高枝呢?
“大刘,你知道周宏伟他们离职的事吗?”
“丽丽,我和他也就工作上的联系。前两天我给他打电话,说是电话已停机了,估计辞职后跟我们断了联系了,所以我也不太清楚。”大刘突然支支吾吾,语气不太肯定的说:“不过,我听其他人说起,何娅说她去找老同学帮忙找工作。”
大刘小心的看着辛丽丽,语气坚决的说:“她肯定是找的其他同学。”但两个人心里都像明镜似的,这个老同学最有可能就是顾盼。
依照常理,对于屡次三番出卖自己,拿自己当傻缺的人,平常人一定会牢记仇恨,老死不相往来,但顾盼不是平常人。他是既长情又专情又柔情似水,而且只对何娅一人,称得上是中国前男友的典范。这次他是在何娅强大的深情攻势下溃败?还是吸取教训,与她划清界限?大刘说不上来,辛丽丽也没把握。
“今天我去雨球交接工作,看到何娅和周宏伟都提前辞职了,他们有来找你吗?”辛丽丽最不喜欢藏着掖着,猜来猜去,太费脑子,直接问不就得了?
“啊?你说啥?”顾盼停下筷子,他嘴里塞满了面,含糊的问道。
“何娅有没有来找你?”辛丽丽直截了当,毫不废话,直戳心脏。
“啊?何娅啊。”他停顿了差不多两三秒,“没来找我啊。这凉拌面不错,黄瓜和胡萝卜都切得很细,花生虽然小但也挺香的。附近就这家店不错,叫什么名字来着?嗯,下次还来这儿吃。”说完,他还真的跑出去看店名,然后兴冲冲的跟她说:“叫朱三面馆,看来老板姓朱,排行老三。要是排行老大,岂不是朱大?哈哈,太好玩了。”
他反常,很反常,与平时放松的状态不同,他紧张的喋喋不休,没话找话,用来掩盖心中的不安和忐忑。不用说何娅联系过他,甚至两人还悄悄的见过面。可关键的是他不准备对她这个妻子说实话,而是决定继续隐瞒下去。
辛丽丽没动筷子,静静的看着他低头吃面。他吃得很专心,头都没抬,把一碗凉面吃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剩。
“吃啊,你怎么不吃了?”他问道:“你不是最喜欢吃凉面吗?”
她脸色平静如波,眼神却是像要洞穿人性。“你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