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倩倩为人单纯热情,哪懂得这后宫中的那些弯弯绕绕、龌龊诡计。
所幸有胤皇时刻为她护着,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直到她入宫第二年,上天眷顾,怀了身孕。
对于即将要拥有一个自己与心爱之人的孩子,胤皇是十分欣喜的。
对于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胤皇已经给了许多的许诺,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帝位。
辛倩倩心中倒对这些并不十分在意,但见胤皇对自己腹中的孩儿如此期待,自己也是十分开心的。
待辛倩倩怀孕五个月后,皇上找机会给辛倚桐升了迁,然后将辛倩倩也从贵妃之位立为当朝皇后,尊为一国之母,母仪天下。
这让后宫中的嫔妃们都因此嫉妒、怨恨不已,也让辛倩倩从此暴露在了众宫妃眼中。
任是胤皇的庇护再怎么严密,也终有疏忽的时候,只一疏忽。也造成了胤皇一生的悔恨。
辛皇后在腹中三皇子安逸尘尚未足月时,就被人下了催产药,险些一尸两命,幸好安逸尘命大,硬是拼着一口气,活了过来,只是辛皇后却从此香消玉殒。
胤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发雷霆,当即下命彻查此事。
将整个皇宫都查了个底儿朝天,想来是定然查出了点什么,才会好长一段时间都独自在先皇后的寝宫里日日喝着闷酒,可后来,却只是赐了两位品级不高的娘娘两杯鸩酒,并砍了些宫女内侍们的脑袋,便不许宫人再提此事。
为了让刚生下来就没了娘的三皇子安逸尘能在这吃人的后宫里活下去,胤皇随后便提拔了辛后的兄长辛倚桐成了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又将辛后的表妹纳人皇宫封为淑妃,将三皇子安逸尘交由她庇护抚养成年。
而自己却害怕因为自己的重视,又让三皇子安逸尘成为众妃嫔的眼中刺,于是甚少召见甚至提及三皇子。
直到三皇子安逸尘慢慢的长大成人,他才将他安排到军中历练,掌握人脉;他为他寻找靠山,将周太傅之女的掌上明珠周宛如赐婚与他;他给他制造立功机会,平了北漠之乱,终才名正言顺的将他立为了当朝太子。
这一切,可谓是一个当父亲的煞费苦心啊。
虽然听了父皇和母后的往事后,安逸尘的心中难免有些动容,可他还是注意到,自己的父皇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当日害死自己母后的幕后凶手也并未伏诛,父皇既然那么的爱母后,当日又为何会放任真凶逍遥法外呢?这其中必是有什么隐情。
胤皇看出了安逸尘的疑惑,微微叹了口气,实在是不愿让自己与心爱之人的孩子知道他的父皇,原来竟是如此无用的真相。
这个真相却是从自己坐上皇位那日,至今都一直压在自己身上,二十余年来,直让自己喘不过气来,他如今已年过半百,半截身子都埋进了黄土里,也想找个人倾诉下了。
“即便是做上了这万人之上的皇帝又如何,还不是处处被人掣肘,想保护的人也保护不了,想报复的人也报复不得。当年朕虽查到毒害倩倩的真正元凶是当时的德妃,如今的胤后,但她父亲马将军当年重权在握,拥兵自重,当时又正值关外动荡,守关将士人手不足,朝廷急需派人军增援,当时是,朝中除了那马将军,竟无一人可用。此等状况,马家人知道,当时的德妃更是知道,故而有恃无恐罢了。朕也确实是拿她没有办法,朕身为一国之君,无法不顾及边关几十万边民和我大胤将士的死活,即便是心中愤恨,即便是马将军趁机唆使那德妃谋取胤后之位,朕也只好应了。直至今日,虽这些年来,朕已不断的削弱了马将军的兵权,分交到了其他将军的手中,但只要边关一日不平,马将军便还有一日用处,朕就一日如无法动他马家之人,无法护你周全,也无法替你母妃报仇啊。”
说到后来,惯来性子温和的胤皇,竟是生生将拳头都攥出了血来,显然心中是恨极如今胤后,可他却又无力至极。
安逸尘听了,对这个人人向往的九五之尊的位置又多了许多新的认识,并暗暗引以为戒,绝不要重蹈父皇的覆辙,自己的妻儿自己绝对会护好的!心中对父皇倒没了以往的心结,只是也无法完全释怀。这么多年,他对自己的不理不睬,对母后保护不周,以致于母后殒命,最后无力为母后报仇,反倒封凶手为后,这种种行为,他可以理解,但绝无法不心无芥蒂。
父子两交了心,便面上关系看起来融洽了许多。
胤皇也终于想起了此次叫安逸尘前来觐见的主要目的。
胤皇仁厚,因从前在民间见过许多在冬日里冻死或饿死的老弱妇孺,自十几年前开始,便每年都会派人往周围贫苦地区的老弱病孺们送些暖和的棉衣和口粮,以帮助他们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季。
往年,胤皇都是派遣六部官员轮番去的,今年却是太子安逸尘册封的头一年,又正好碰上各地下大雪,让关于他的传言流布甚广,胤皇便想着如今倒不如让他去各地走一遭,虽然路上清苦了些,但这却是件能够赚足民心的好事儿啊。
胤皇随即给安逸尘讲了此事,本以为他会欢欢喜喜的答应下来,却不料他听了后,只是微微皱起了眉头,思索了下,竟是摇了摇头,道:“父皇的好意,儿臣心领了,只是近来确实走不开,还请父皇换个更合适之人去送物赈灾吧。”
胤皇听了他的推脱,眉头也拧了起来,语气平平道:“到底是何等重要之事,竟让你如此看重,甚至惜得不要这些好名声,也不惜要违抗朕。”
安逸尘想了想,暗道反正日后宫宴时父皇就会知道兮儿的事情了,自己提前告诉他,也无甚大碍。便隐去了木兮原本的身份,将府中一侍妾怀有身孕之事告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