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拉欣一世反应很快,一个鱼跃,跳进了喷水池里,肥胖的身体让水溢出,可以说是丑态百出。
一位潜伏在苏丹王宫里帝国特工人员这样描述他:“易卜拉欣一世苏丹落入后宫的亲信和同伴、保儒、哑巴、宦官及女人们的手中,他们一道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得一团糟。”
易卜拉欣一世是奥斯曼土耳其有名的混蛋国王,因为此人太过堕落,无道,以至于以后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再也不敢取他的名字或给孩子取这个名字。
易卜拉欣是奥斯曼土耳其的著名播种机,一生有上百个子女。黑、白、黄、青蓝紫,多种颜色的孩子,都可以在他的后代当中找到。易卜拉欣从哥哥手里接过苏丹的位置之时,他的母亲克塞姆同学苏丹正垂帘听政。
易卜拉欣一世本来就是一个花花公子,信奉及时享乐的原则,索性就装聋作哑,不再过问政事,而是在他的后宫吹、拉、弹唱、看小书泡妞,搞了一个奥斯曼土耳其版的卡拉ok夜总会。
为满足自己多余的荷尔蒙,易卜拉欣一世给后宫里所宠信的女官下了一个命令,“去伊斯坦布尔各大公共浴室私访,顺便画下那些体态婀娜、容颜俏丽、姿容美艳妖娆,皮肤白皙细嫩的美女,之后按图索骥,千方百计的把猎物弄到后宫享受人生”。
为了另觅新欢,“疯子”易卜拉欣一世曾下令,一次就将280个后宫嫔妃活着缝入放置了石头的麻布袋里,然后沉入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来只见新人笑,没人见过故人哭,因为易卜拉欣一世的故人全部沉入海底,成为千古冤魂。
俗话说得好,不作死便不会死,易卜拉欣最终没得到善终,几年之后被手下加尼沙里军团废黜,而后受大教长报复性的裁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被用大锤敲死。奥斯曼土耳其也从此进入了苏丹女权时期。
奥斯曼土耳其是一个很操蛋的国家,其最滑稽的表现就是奥特曼的后宫对政治有着很大影响力。
虽然说由太后代表儿子行使权力的状况,并非前所未有,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都存在过后宫干政的情况,但是奥斯曼土耳其是否更奇葩。
出生在希腊小岛蒂诺斯的克塞姆同学,15岁那年大约读初三的年纪,就被壮得像一头猪一样的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一世,纳入后宫并变成了一名女人。尽管这种情况在后世是多么的不合理,但是,在操蛋的奥斯曼国家是被视为合法的。
依靠她的魅力,克塞姆同学很快成为奥斯曼苏丹的宠妃,并在宫中崭露头角,并集结权力。因为手腕高明,她被朝中的大臣认为是奥斯曼数百年历史中最危险、世的奥斯曼土耳其政务几乎完全的交由帝国后宫治理,这时期最著名的女性是克塞姆苏丹及其儿媳杜亨•哈提婕。
克塞姆同学通过控制她的儿子穆拉德四世、易卜拉欣一世、孙子穆罕默德四世来维持她漫长的统治。为了确保她的儿子成为国家元首,,她使用过各种阴谋诡计。
苏丹奥斯曼二世在执政期间,因为对克塞姆干预帝国事务颇为担忧,故而下令将她迁出帝国的核心区域托普卡帕皇宫而移居别苑,而不是听从首相的意见将她斩杀。或许是有些舍不得,恰如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喜欢郑春华,虽然郑春华是本是康熙的妃子。心慈手软、怜香惜玉是文人的通病,也是作为一个皇帝不合格的表现。
奥斯曼二世因为从小受到过多的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一名有名的诗人,但他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有进取心,拥有敏锐的触觉,而且充满活力,对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一国君主来说,这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奥斯曼二世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贸然关闭了苏丹亲卫军经常聚会的咖啡店,因为那些地方正是酝酿反苏丹阴谋的人的聚会处。结果,不甘心束手就擒和失败的苏丹亲卫军发动政变,拘禁了奥斯曼二世和他的亲信。
处死奥斯曼二世的手段非常残忍。帝国对外情报局的战士偷偷的拍下了叛军处死他的场面:奥斯曼二世遭“压碎器官”的酷刑折磨而死,处死他的杀手是当时知名的“油脂摔跤”冠军。
帝国对外情报局驻伊斯坦布尔的官员后来分析,在杀害奥斯曼二世的整个过程中,克塞姆同学起了很坏的作用。这个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私欲,做起事没有任何底线,她发现奥斯曼二世另觅新欢而怀恨在心。她甚至让奥斯曼二世的新世,年仅11岁的儿子穆拉德四世在哥哥未寒之时,便坐上了帝王的宝座。克塞姆因为母凭子贵再次回到托普卡帕皇宫,开始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皇太后进行垂帘听政。奥斯曼二世之死,受益者最大的正是克塞姆母子。所以,如果说奥斯曼二世的死与克塞姆母子没有关系,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女人掌权之后,最大的喜好就是花钱。
为了保持青春永驻,克塞姆苏丹及其儿媳杜亨•哈提婕还专门去帝国进行整容和美体,购买了大量的天价化妆品。因为不差钱儿,这两个女人买东西的时候往往只买最贵的,而不买最好的。
虽然说克塞姆依靠执掌的权柄让奥斯曼皇宫中嫔妃和太后的权力达到了巅峰,月圆则缺,物极必反。28年之后,克塞姆死于宫廷政变,据说是被当时的政变者做成的人油蜡烛。
帝国的大权也从此落入首相穆罕默德•柯普吕律之手。奥斯曼苏丹和他的家族没白辛苦一场,最终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这当年是几年后的事,具体的宫廷斗争,咱们以后再提。
奥斯曼土耳其首相穆罕默德•柯普吕律针就伊斯坦布尔被偷袭一事,向波兰国王以及波兰议会其中最严重的抗议,要求波兰王国政府针对哥萨克违反停战协定作出说明,同时派遣5万全部中式武器装备的大军,越过奥斯曼土耳其和波兰的边境线,侵入波兰30公里,战争一触即发。
波兰华沙
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同学得到消息之后,喜不自胜,立刻下令集结雇佣军,一旦议会批准批准了对土耳其作战的军费,就立刻开赴前线。
在随后召开的联盟议会上,瓦迪斯瓦夫四世装模作样的谴责赫梅利尼茨基擅自入侵奥斯曼土耳其,要求予以严查,同时怒不可遏的说道,“这个奸诈不羁,倔强狂妄,野心勃勃,仇内媚外的混世魔王,仅仅因与波兰贵族、地主的私仇,便策动哥萨克偷袭奥斯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制造波兰联邦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转移王国政府对他的压力,实现他割据称王的野心。”
从内心上讲,瓦迪斯瓦夫四世并不喜欢哥萨克头子梅利尼茨基,他只是把赫梅利尼茨基看作可利用的工具,或者一条猎狗。如果有可能,他会在打败奥斯曼土耳其人之后,顺便灭了赫梅利尼茨基和他的军队。
瓦迪斯瓦夫四世向波兰议会提议,“王国要派兵镇压胆大妄为的卑贱的哥萨克人赫梅利尼茨基,揭秘入侵波兰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极端宗教势力武装。”
波兰议会明显的对这次赫梅利尼茨基武装袭击奥斯曼帝国不感兴趣,同时认为奥斯曼人不过在狐假虎威,不足为虑。因此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提议却遭到波兰议会的否决。正是这一决定,给赫梅利尼茨基领导下的乌克兰自由党和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国人民崛起的机会,最终导致波兰的衰落和分崩离析。
几乎没有人真正知道,波兰的贵族议员为什么否定国王的镇压乌克兰独立军和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提议。或许仅仅是因为行使自己的否决权,或许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或许仅仅是因为没有好处,或者是战场与自己太远。总而言之,波兰联邦议会的贵族们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该吃的吃,该喝的喝,遇事不往心里搁,能玩玩,能乐乐。
这种情况搁在其他地方也不罕见。据说在那个全民抗战的时期,重庆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曾流传这么一句话,“‘前方吃紧,伤师失地;后方紧吃,醉生梦死’。说的是,尽管前方战事吃紧,百姓的日子吃紧,但是在大后方的官场上,仍然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依然吃香喝辣,拚命在吃。哪管它前方吃紧不吃紧,哪管它百姓吃一顿没一餐,哪管它是卯吃寅粮还是寅吃卯粮,反正吃得是福。
帝国的情报分析专家认为,贵族议员之所以反对瓦迪斯瓦夫四世,主要是因为瓦迪斯瓦夫四世过于奢侈和挥金如土,就如同失恋的女人喜欢吃东西、喜欢购物一样。总之,瓦迪斯瓦夫四世所花的钱比宫廷金库里的钱还要多,这使得波兰王国的财政处于透支状态。虽然口袋里的钱不多,但是,瓦迪斯瓦夫四世依旧对自己的朝臣慷慨有加,这使得波兰议会认为那些朝臣是在诈取国王的财产。而所有的这些资金都来源于各个贵族议员所在地区的税收。
在内政方面,瓦迪斯瓦夫四世试图加强君主的权力,因此立刻遭到重视自身的独立性和权力的贵族们的阻挠。波兰议会认为必须限制瓦迪斯瓦夫四世的权力和他的家族野心,因此瓦迪斯瓦夫四世镇压哥萨克军队和驱逐土耳其人的计划被贵族们视为国王在战争中集权的尝试。所以波兰议会强烈反对他发起战争的建议也就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