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会议之后,马万年率领奥斯曼土耳其抵抗组织的成员迅速飞往康斯坦萨。
在这期间,奥吉尔返回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召集地下抵抗组织。
周垣签发了支持阿尔巴尼亚人民独立运动的命令后,地中海舰队以及丹吉尔海军基地向哈利尔提供了8000套装备和武器,其中包括100门迫击炮,两艘轻型护卫舰,自动步枪3千支,燧发枪5000支,加特林机枪20挺。而哈利尔将他们从地主和贵族那里缴获的古董以及艺术品、战俘,贵重金属用来抵偿军费开支。当然,他们还会兼职做海盗,偷袭奥斯曼土耳其的军舰和商船。
在黑海舰队的巡洋舰上,哈利尔还见到了奥斯曼土耳其禁卫军的首领茨尔文科夫斯基。
解决了奥斯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苏丹以及那些王公大臣,你们得到财宝,而我将获得荣誉和地位。”奥斯曼近卫军以衣服华丽白色帽子和大八字胡而闻名。
宫廷禁卫军又叫耶尼切里军团耳其新军、土耳其禁卫军或苏丹亲兵,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常备军队与苏丹侍卫的总称。这支军队,首先是奥斯曼苏丹的奴隶,其次就是军队的中坚力量,当然,他们还是奥斯曼苏丹的宫廷侍卫,消防队员、警务人员以及刽子手。
奥斯曼苏丹宫廷禁卫军出生于巴尔干人的斯拉夫人家庭,包括希腊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及波斯尼亚人后来包括罗马尼亚人、格鲁吉亚人、乌克兰人、南俄罗斯人、波兰人与亚美尼亚人。从童年时代起,这些7到10岁的儿童,从他们的基督教村落里,被奥斯曼苏丹选拔到军队当中,接受洗脑教育,为期十年。在这期间,他们被塑化成型,学习奥斯曼土耳其语,并接受军事训练,定期接受审查。这些人对奥斯曼苏丹的忠诚,比奥斯曼土耳其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致相当于某些人留学到美国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虽然皮肤是黄色的,但他们的内心却完全停留在西方世界。说什么是美籍华裔,纯属扯淡。而奥斯曼苏丹对这些士兵也是非常优厚的,他会根据这些士兵的才能,安排不同的职位,有的会被任命为总督,甚至帝国首相。三分之二的奥斯曼帝国大宰相来自这些基督教奴隶们。正是这些锦绣前程吸引着亲兵战士们前仆后继地战斗到最后一刻。
因为忠诚并且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奥斯曼近卫军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作战非常勇敢,而且总是打胜仗。以至于到了后来,如果奥斯曼苏丹没有公平禁卫军的支持,很难能够即位,即使能够登基成功,也不会政权稳固。
在15世纪到16世纪,使用火枪,火炮作为主要武器的奥斯曼近卫军成为整个欧洲的步兵模范,欧洲没有一支军队能与之抵敌。
奥斯曼近卫军在初期的时候只有几千人,但是苏莱曼一世在他的统治后期却将人数扩展到3万人。
为了保持全天候监督,以及培养纪律性,奥斯曼宫廷侍卫在服役期间不许结婚。但是,苏莱曼一世放宽了政策,而在塞利姆二世时代,宫廷禁卫军结婚几乎成为定制,而且他们的职位传子,纪律败坏。穆拉德三世时代则允许什么人都可以参军,至此,这个政治利益集团已经完全丧失战斗力,开始演变成帝位左右者,就像千年前罗马禁卫军一样。
奥斯曼近卫军蜕变为宫廷阴谋的工具之后,他们的营房也变成宫廷骚乱和叛乱的根源。就在若干年前,这些禁卫军杀死苏丹奥斯曼二世,拥立患有疯病的穆斯塔法一世。现在,他们又准备废除碍眼的穆罕默德四世。
奥斯曼禁卫军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们主子的罪恶行为,没有了靠远距离和神秘感产生的敬畏,自身具有的权力意识培养了他们的骄横,君王的生死、政务院的权威、公众的财富、帝国的安危实际全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现在,为何奥斯曼苏丹任命都必须通过他们同意?而且帝国的首相、将军,地方官的任命权也被他们篡夺。现在,他们要更进一步,亲自来夺权来了。
康斯坦莎会议之后,马万年亲自率领两个师的部队分别从陆路和海路攻向伊斯坦布尔,趁机对托普卡帕宫来一个大扫荡,而哈利尔带领了6000多名战士,秘密潜入伊斯坦布尔市区,联合对奥斯曼苏丹不满的禁卫军、以及普通民众和下层官吏,借助伊斯坦布尔居民对奥斯曼苏丹的不满情绪,制造动乱和武装暴动。对事先侦查好,对付帕夏、贵族、王公、大臣,进行抢劫。所获取的资金,将用于阿尔巴尼亚新政府的建设。双方部队都无意占领伊斯坦布尔。
但是,要占领奥斯曼土耳其托普卡帕宫而且不损坏珍贵的文物,并不容易。
因为整个皇宫占地70万平方米,周围有五公里长的宫墙,整个宫殿有七座大门,4座朝陆地,3座朝海洋。皇宫里面居住着二万多人,宫廷禁卫军5000人,各种负责杂役的太监6000多,宫女4000多人,除此之外,就是奥斯曼苏丹的嫔妃和王子。
被列在保护名录上的建筑有:1472年建筑的彩石砖阁、谒见厅、保留着先知穆罕默德圣物的圣堂,为纪念1638年攻下巴格达而建的精致的巴格达亭等。托普卡帕宫还有金库,瓷器馆、国宝馆、历代苏丹服饰馆、刺绣馆、武器馆、钟表馆等,还有一座图书馆及书法展览室。而这些地点,全部属于被保护之列。
一周之后,伊斯坦布尔艾特-美丹广场
哈利尔在长袍下揣着一支汉中自动步枪,嘴里叼着烟,眼睛闪着冷冷的光辉。在他的不远处,有三三两两的抵抗部队战士在走动。尽管他们伪装成小贩,或者小官吏,但明眼人就可以看出,他们身上散发的萧杀之气。
暮色降临,伊斯坦布尔笼罩在胶洁的月光下。哈利尔向天空发射了信号弹。早已准备好的起义战士们开始点燃了导火索,爆炸声在伊斯坦布尔富人区响起。参加武装暴动的人们纷纷拥向广场,很快聚集了接近五万多人的队伍。哈利尔发布了作战的命令,各个部队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向城里的富人区杀去。
哈利尔等人在武装部队的护卫之下,成战斗队形,沿着麦斯大道进入托普卡帕宫前,用手榴弹将帝王之门两侧的岗亭炸飞。嘹望亭上的太监们呼喊奔走,立刻被战士们用迫击炮轰上天。通过帝王之门后便是皇宫第一庭院。这里是王公大臣、贵族、宾客们进入皇宫深处的必经之地。
在大门两侧,分别设置了壁龛,上面长年累月不断展示刚被处死的罪犯首级。这些所谓的罪犯,既有各地的起义者,也有被奥斯曼苏丹莫名处置的人。
第一庭院向所有的苏丹臣民开放,其中总是充斥着无以名状的人群,因为种种的不幸,他们纷纷在此鸣冤叫屈,焦躁不安的团团围住几个亭台,渴盼着疲倦不堪的书记员记录下他们的冤屈。
极度崇尚暴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在第一庭院修建了刽子手之泉”,以方便首席刽子手及其助手在将死刑犯斩首之后在这里洗手。
低级官员和普通罪犯大部分都要砍头,剁手割耳朵,只有皇室成员及其最高等级的官员才能享受丝帕勒毙的待遇。
刽子手喷泉是奥斯曼苏丹对臣民生杀予夺的可怕威权的象征,令人深恶痛绝有心生畏惧。早在一百多年前,“冷酷者”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当政短短的八年里,死在他手里的帝国首相就多达七个,而被他处死的则高达3万多人。
那时候,整个奥斯曼宫廷都处在腥风血雨之中,帝国首相也成了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所以在每天上朝前,他们都是先写好遗嘱,如果能够活着回来,则全家都要庆祝一番。在土耳其有一个最常用的诅咒是,“愿你成为苏丹塞利姆的维齐儿!”
因为要处死的死刑判决过多,而专业刽子手不够用,奥斯曼苏丹便命令宫廷禁卫军首领负责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