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战河南 (6)
秋风夜渡河2018-03-01 10:515,017

  杜刚、大明才子侯方域、曹州知府赵成章经过协商,决定公开审判刘泽清和他的属下。

  地址就选在城隍庙的大戏台。

  布告一贴出,全城万人空巷,甚至是周边的士绅百姓也赶来看热闹。

  这年头缺少娱乐,旱灾、蝗灾、流寇把人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

  华夏朝大军这一回拿出10万斤粮食用来开设粥棚,如果去赶庙会,还可以喝上一碗稠呼呼的热粥。

  更多的人则是冲着华夏朝的集体农庄去,能够当一名集体农工,不但可以吃饱饭,而且倍儿有面子。

  戏台之上,昔日飞扬跋扈的刘泽清,现在是灰头土脸,右眼已经被老百姓打得睁不开,血肉模糊一片。

  刘泽清的同伙,有的断了一条膀子,也有的被打断了脚。

  报应来得如此突然,让他们始料未及。

  刘泽清为人阴恨、惨毒、跋扈、贪婪,曹州官员、士绅、老百姓几乎没有人说他好的。正所谓是千夫所指无病而亡。

  成武余知县首先发言,指证刘泽清,“刘贼在曹州广置田产,郡中田宅甲于他省。崇祯元年春3月,刘贼纵兵成武县乡间大掠,杀人500余口,十多个村庄被抢掠一空。崇祯元年12月,刘贼在曹州,设榷关,征船税,立团牌,起柴抽,丈海荡,行小盐,变更渔利。”

  单县县尉方春华随后上台,宣读刘泽清犯罪证据,“刘贼在崇祯二年春2月,大力营造府邸,纵容士兵拆毁数百户民房,几千夫役,没日没夜兴工,日费千金。甲第一区,门馆壮丽,曲渠高甍,剑卫骈列,日拥四方卤获良家子美好者,杂诸倡,纵声伎为乐。而广大的老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刘贼为富不仁、死有余辜。”

  台下有40多岁的马秀才上来,“我家的房子刚刚盖好,准备给孩子娶媳妇了,结果就被刘泽清这个狗-日的给拆了,不但拆房子,而且打伤了我的老爹和老娘。”

  “拆迁补偿款给了没有?”

  “连个鸟毛也没有见着。”马秀才一口浓痰吐在刘泽清脸上,“婊子养的,你也有今天。”

  “马秀才,你还有什么说的吗?”赵成章问道。

  马秀才取出一张状纸,“我现在要控告刘贼。崇祯二年元月,刘贼看中幕下书佐马迎新妻子美色,公然杀夫谋妻。马迎新东儿子就在台下。可以作证。”

  “崇祯二年4月,刘泽清这个狗贼,还杀害过因传玩、讥刺他的姬妾锦鞋的士子十余人。因嫌隙而派人拦路暗杀他的表兄。崇祯三年年三月,刘贼因痛恨严厉弹劾他的兵科给事中韩如愈,派人刺杀,剖腹剐心。”

  “部将刘孔和瞧不起他做的诗,说了一句带贬意的笑话,他就将孔和斩首,所部二千人汹汹不服,令别将檄斩之,无一人存者。”

  念完状纸,马秀才站到一旁。

  现在老百姓早已经义愤填膺。

  曹州捕快头子徐文勇拿着不文不白的状纸念道,“刘泽清,不过是阉党余孽户书郭允厚的家奴,曹州捕盗弓手,一个无恶不作的下贱坯子。充本州捕盗弓手的同时,还勾结闻香教徐鸿儒余孽朱秉南,附妖人徐鸿儒为乱。以资雄于闾里间。其不逞之徒阴与往来者日益众,遂谋作乱。梁宋奸民多应之。曹州粮仓被焚,35个村庄被破坏,数千百姓流离失所。”

  台下众人,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刘泽清和他的同伙。

  杜刚响应士绅官员百姓的要求,大手一挥说道,“刘泽清双手血腥,罪恶累累。我宣布,判处刘泽清以及他的同伙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来人,把这些狗贼全部钉在十字架上。”

  衙役们一拥而上,按住刘泽清等人,将他们的手脚用三寸长的大铁钉,狠狠的钉了下去,然后拉到曹州城外竖起来,然后竖了起来。

  众人把烂菜叶垃圾丢向的痛苦哀嚎的刘泽清等。

  曹州知府赵成章问道,“杜将军,如何处置刘贼的家人,”

  杜刚嘿嘿笑道,“女人分给伤残老兵去下小崽,男人全部送入煤矿挖煤,终身不得释放。”

  赵成章苦着脸说道,“百姓现在都希望把他们也钉在十字架上。”

  杜刚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百姓,“那就将刘家的男丁顶上去吧,这样刘泽清在阴曹地府也不孤单。”

  侯方域对杜刚低声说道,“刘泽清性恇怯,怀私观望,虽在军事上无能,但在窥察形势、钻营门路方面却很有特长。在明军中刚崭露头角,,就依草附木,结党营私。他投靠东林,交结名流,与复社张溥、陈子龙等都有往来,在一部分官员中引起好感。”

  杜刚看了看侯方域人畜无害的脸,“侯公子,你和令尊侯恂大人都是东林党人吧?我还听说你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被称为复社四公子?”

  侯方域正色道,“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能让刘泽清污染了东林党的名声。所以建议华夏军调查张溥和陈子龙有没有贪腐行为。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杜刚说道,“我会在适合的时候联系政治保卫局。”

  处死刘泽清集团之后,华夏军第七军对明朝军队进行改编。

  工作组深入各县做好接收工作,惩治土豪劣绅,建设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场。

  鲁西南解放。

  从开封保卫战,溃散下来的明朝军队,就合成一股股的土匪绺子,向北逃窜,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

  第七军在地主团练、乡绅武装的配合下,歼灭大小土匪、流寇、白莲教匪徒合计13000多人。

  但仍有两万多名土匪向北逃去。

  开封战事失败的消息传到京师,朱由检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

  手下的大臣又来添乱,一个个如同嗡嗡叫的苍蝇,“陛下,山西、北直隶已经没有援兵可以解救开封的周王。”

  “陛下,河南已经于徐州、海州连为一体,华夏筹开始大规模的修建从海州到洛阳的公路和铁路。朝廷和江南的交通线,已经被彻底的切断。”

  “陛下……你让人掘开黄河的事情暴露了。新任巡抚高名衡、推官黄澍、黄河巡按御史严云京在《华夏日报》上发表声明,将罪名安在你身上。”

  “都给我滚。”朱由检暴跳如雷,“你们一个个都是废物,喂不熟的狼。气死我了。”

  在7月的阳光下,开封城一片死寂。

  华夏军歼灭明朝援军的消息传入城内,立刻引起大范围的恐慌。。

  为了避免城中的人饿死和瘟疫发生,华夏军重新允许人们出城,可以带走自家的资产,但是刀枪在被禁止之列。等开封解放之后,人们可以拿着对自己的地契房契,索贿自己的房产。

  周王朱恭枵为了避免福网的命运在自己身上发生,决定亲自“拿出库金五十万,饷守者军士,并悬下赏格,杀一贼给五十金。”

  但是,他鼓励士气的做法为时已晚。

  只有少数的亡命之徒、流浪汉、流氓无产者愿意领取赏金。这些家伙是投机分子,能不能愿意替周王卖命,还在两可之间。

  开封城的市民,根本不愿意去陪葬,纷纷出城躲避战火。

  就是负责守卫的明军士兵,也想方设法的逃出城,“有钱是好,但是得有命花才行。”

  出逃的人越来越多,开封城很多街道上已经是门可罗雀。

  每到夜晚,便鬼影幢幢,一片死寂。只有周王府邸,还有一片亮色。

  在后世,开封因为“城摞城”奇观引起世人瞩目。

  造成这种独特现象的原因是1642年人为造成的黄河决口。

  饱含着泥沙的洪水,淹没了中原第一城开封,泥沙,把建筑物和城墙都埋在地下,后人在上面建了一个新的城市,形成城摞城。

  不过,随着华夏军的横空出世,人为灾害将不会再出现,这段历史名城最终保住。

  半个月前,开封城,

  高名衡是在李凤仙投靠华夏军之后,被朱由检任命为河南巡抚。

  朱由检不甘于失败,只有开封存在一天,就意味着河南还没有被华夏朝完全占领。

  为了解除对开封的包围,高名衡和推官黄澍商议,“用黄河水逼走华夏军。咱们也学关公来个水淹七军。”

  黄澍偷偷地出城,渡过黄河,找到了驻在北岸的黄河巡按御史衙门。

  黄河巡按御史严云京和黄澍商议好掘河的时间和掘河的地点,对亲信卜从善说道,“你速派人率兵乘船渡河至南岸,掘开了黄河堤防。”

  卜从善抱着膀子,未作理会,反而坐了下来,”“你们两位大人,书读多了还是读傻了?黄河水就这么一点儿,既淹不了华夏军,也淹不了开封城,最多只能把那些干涸的护城河填满,给官军守城加了一道屏障。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秋汛一旦到来,黄河水必然波涛汹涌,势不可挡,开封城就要遭受灭顶之灾,城内的数十万居民,大部分都要淹死水中。这种断子绝孙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黄澍的小舅子范业军在一旁帮腔道,“你们只顾一时痛快,难道就没有考虑后果吗?滔天的洪水淹了开封之后,必然一路滚滚向东南流去注入涡河、淮河,那么沿途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大片的土地被淹,沃土变成了黄泛区,数百万人受灾。这个责任你们承担得起吗?”。

  严云京吃惊之余,怒道,“你两个不入流的小官,如何敢在本大人面前大放厥词?来人,与我拿下。”

  房门咣当一声被撞开,六名华夏军战士走了进来,“严云京、黄澍,你们两个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华夏朝政治保卫局现在将你们拘捕。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在法庭上用作对你不利的证词。”

  严云京、黄澍当时就瘫软在地上,他们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大明朝的官员,为什么要接受华夏朝法庭的审判。

  还有,他们最信任的人都背叛了,还有谁值得相信?

  掘黄河的计划失败,南北方向的援军被歼灭,高名衡的心拔凉拔凉的,“完了,开封完了,被攻占是早晚的事。”

  高夫人走进来后花园,“老爷,既然李凤仙、李精白、丁启睿这些人在投诚之后,都能够得到重用。老爷,如果献出开封,让这座名城免于战火,华夏朝皇帝陛下必然给你记一大功,”

  高名衡叹了一口气,“我觉得如果不抵抗十天半个月的,人家会说我没骨气。”

  高夫人笑道,“你再拖延下去,开封恐怕就要成为一座没有人烟的空城,再献出去就没有什么意义。”

  高名衡以为然,立刻召集众将,将和平解决开封市事务了一遍。

  明朝军队大小将官表示认可,“我等当兵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过上好日子。既然朱由检不能给,为啥还要替他卖命?”

  高名衡亲自赴华夏军中,和李岩签署和平解决开封协议。

  八月初一

  明朝军队和华夏军进行换防。

  3万多名明军离开军营,接受改编。

  华夏军第12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从东西城门入城,接管开封。

  红旗插上开封城头。

  开封居民呼声震天,鞭炮齐鸣,载歌载舞,盛赞华夏军乃仁义之师。

  周王府

  60高龄的朱恭枵拿着火把要自焚,被周王妃一把夺了下来,“王爷,这是何苦呢?华夏朝皇帝陛下不是已经承诺你了吗?”

  “所有的资产都投入周王农业发展公司,咱们只占四成的股份,时间一长,最终不还都是华夏朝的吗?”朱恭枵说道,“咱们那些后人怎么办?”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周王妃把火把投入水中熄灭,“自古道,富不过三代。耕读传家才是正理,子孙如果有了太多的财富,你以为他们能保得住吗?”

  “父王,母妃所言极是。”小郡主朱敏手里拿着一本书,“父王,华夏朝皇帝陛下新写的这本《红楼梦》,你也读了数遍,《好了歌》应该不会忘了吧?”

  《红楼梦》是周垣童鞋大言不惭的新作品。此刻的曹雪芹处于DNA状态,是不会谴责华夏帝国皇帝的抄袭行为。

  新书一出,洛阳纸贵。

  东方帝国的才子佳人读得如痴如醉。

  据小道消息,杭州城里的一位富家女白素素,读书读到痴迷状态,认为她就是书中的林黛玉,周垣就是她的宝哥哥。为此,白素素不远千里来到汉中,要见周垣,“陛下,我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

  周垣被雷得外焦里嫩,“难道你认为我既是神瑛侍者,又是女娲补天淘汰下的顽石?”

  白素素郑重其事的点点头,“你记得就好。”

  周垣无可奈何之下,值得将她送入后宫,接受张羞月、尚杏儿那些后宫嫔妃的再教育。

  虽然说红楼梦已经印刷了一百万次,但依旧供不应求。

  周垣把两百多万华夏币版税全部用来设立帝国文学奖,鼓励帝国的文学爱好者进行创作。

  小郡主朱敏已经在《逐浪文学》《收获杂志》《10月杂志》《故事会》等著名杂志上发表中长篇小说20多篇,成为帝国小有名气的女作家。仅凭版税收入,朱敏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周王在石凳上坐下,闭着眼睛念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继续阅读:第175章 焚烧皇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晚明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