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远征欧洲 (12)
秋风夜渡河2018-02-27 18:384,500

  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穆罕默德・赛义德对于华夏帝国修筑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公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不过华夏帝国从来不会让朋友吃亏,周垣大手一挥,向埃及销售的工业品一律打八折。凭空得了20%利润的赛义德更加卖力。

  他虽然是奥斯曼苏丹任命的总督,但却和苏丹王室离心离德。他的阿拉伯骑兵在埃及境内纵横驰骋,他的政府依靠于华夏帝国以及欧洲的贸易收入颇丰,现在整个埃及已经呈现半独立之时。

  如果能借助华夏帝国的势力,使埃及独立,他就可以名垂青史。况且,他还可以从苏伊士公路、苏伊士港口和塞得港获益。

  克里斯蒂娜女王号离开了赛得港,出地中海驶向瑞典,沿途的西班牙海军和土耳其海军唯恐避之不及。

  阿拉伯海战役中,华夏帝国海军呈现的强势实在是逆天,欧洲各国海军、土耳其海军为之胆寒,生怕触了霉头。

  碾压,绝对优势碾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战术和阴谋诡计都显得那么可笑。

  更何况,华夏帝国北非军事基地丹吉尔港口,就停泊着大西洋舰队的大型战舰,另外一部分在北大西洋上游弋。

  法国红衣主教、首相黎塞留乘坐法国的主力战舰,亲自来到华夏帝国北非丹吉尔军事基地,拜访华夏帝国首相翁济世。

  所谈的内容无人知晓,外人唯一知道的是黎塞留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回到巴黎之后,红衣主教做了两件与华夏帝国有关事。

  第一,华夏帝国银行巴黎分行成立,他出席了奠基仪式。

  第二件,向华夏帝国派驻大使,并派遣一支舰队访问华夏帝国,进行军事采购。

  华夏帝国随即做出了反应,向法兰西王国提供150万华夏币的借款和价值150万华夏币的武器装备。

  随后,黎塞留邀请瑞典首相阿克萨·奥克森谢纳伯爵访问法兰西,在丹凤白露签订康边条约,双方同意不单独与敌人媾和。

  至此,反哈布斯堡联盟实力大增。

  反哈布斯堡联军方面,以法兰西、瑞典王国、荷兰为主,英国军队打酱油,核心人物是法兰西波旁王朝红衣主教黎赛留。

  黎塞留能够担此重任,自然本人绝非等闲之辈。

  华夏帝国皇帝周垣曾经这样评价黎赛留,“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法国的国王变得渺小。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法国的王权却变得伟大。”

  红衣主教黎赛留同学,是一名富二代兼红二代、贵二代。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给他争取了一个侯爵的爵位,使他跻身法国贵族行列。

  任何年代都讲究拼爹,自由浪漫的法国也不例外。

  黎赛留的父亲是法国前国王的好基友、法国宫廷大元帅,对波旁王朝有佐命功的元勋。

  黎塞留年轻的时候,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和其他的这个时代的贵族一样,打打仗、推倒萝莉、造造反、听听音乐、写写情书、顺便勾引一下有夫之妇。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黎赛留富有传奇色彩的母亲却安排他去一趟罗马求见教皇陛下,弄一份特许回到巴黎当吕松主教。经过一番波折,法兰西红衣主教横空出世。。

  黎塞留穿着红衣主教的外衣,但骨子里却是一个佩剑贵族,激情、欲望、享受、贪婪、奸诈等人世间的欲望,在他的身上一点儿都不少。

  法国人的浪漫着实与众不同,法兰西红衣主教黎赛留大人就曾经打着响板穿着小丑的衣服跳萨拉班德舞去勾引王后,至于他有没有勾引其他贵族夫人,就不在本文的叙述之列。

  黎塞留是欧洲30年战争的幕后推手。对内,他蒙蔽国王、构陷王后、迫害贵族、暗杀外国使臣,对外,搏风弄雨,合纵连横,让反哈布斯堡联军与哈布斯堡联军打得天翻地覆,最后法国获益最大,可谓是阴险狡诈,老谋深算。

  十年之后,华夏帝国国家电视台当红花旦汪澄对法兰西首相黎塞留进行了一个专访。

  汪澄一口流利的法语,“首相阁下,我华夏帝国皇帝陛下认为你是一个难以击败、值得尊敬的敌人。”

  黎塞留道了一声谢谢。“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华夏帝国皇帝陛下也。”

  汪澄说道,“人们都说您虽然一直在架空和蒙蔽法兰西国王,法国人评价您是一位性格强势、作风强悍而“神憎鬼厌”的政治家,你怎么解释?”

  黎塞留笑笑,“我对在政务上始终是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在完成首相的所有职责上,无可挑剔,是合格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结论有时候可能是相反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法国的国家利益,如果没有国王坚定的支持,我这样的人早就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身败名裂。如果没有国王在背后的支持,我很难想象自己会有多大作为。”

  “有人说,你曾经三番五次的构陷打击王后安娜殿下,以至于流亡西班牙。”

  “原因在于王后是奥地利的安娜,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的女儿。我的目的不过是打击王后娘家的哈布斯堡家族势力对波旁王朝的干涉。这无可挑剔。”

  “谢谢您的坦诚。”

  “还有人说你砍起贵族的脑袋毫不手软?虽然说你也是法国的大贵族。”

  “我的目的不过是削弱法国的地主豪强,解决了困扰国家近百年的胡格诺教派武装割据,加强和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力。”黎塞留说道,“在华夏帝国历史上,在对待地主豪强方面,要比我严厉得多。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甚至将地方豪强杀得血流成河。华夏帝国皇帝陛下,对不服从帝国意志的各地藩王,甚至是斩草除根。”

  汪澄笑道,“法兰西帝国之所以能够称雄欧洲,正是因为有你这样具有超常政治眼光的政治家。”

  “谢谢您的夸奖。”

  “你曾经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汪澄说道,“在您派人暗杀查理一世宫廷宠臣、英国白金汉公爵这件事上,舆论界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您是的幕后主使,你不打算做些解释吗?”

  黎赛留心中大大吃惊,刺杀白金汉公爵这么私密的事情,万里之外的华夏帝国是怎么知道的?不过他是洞庭湖上的老麻雀,久经风浪,面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的说道,“1628年,白金汉公爵依仗着国王的袒护,有恃无恐,筹划大规模的支援法国新教徒的远征计划,然而却在出航前夕被一名狂热的海军中尉刺杀。这件事与我无关,法兰西不能背这个黑锅。不过,正因为那次刺杀,却意外的成功的搁浅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远征。法兰西政府不过是顺水推舟,顺利的解决了法国内部分裂势力。”

  “你曾经说过,要彻底打垮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然后再踏上一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汪澄继续说道,“现在你成功了,你的对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首相奥利瓦雷斯失败了,回过头来看整件事,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我尊重我的对手奥利瓦雷斯,虽败犹荣。”黎赛留笑道,“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和他成为好朋友。”

  如果奥利瓦雷斯泉下有知,一定会破口大骂,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哈布斯堡联军纵横驰程多年,它的灵魂人物不是西班牙或者奥地利皇帝,而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首相奥利瓦雷斯。

  奥利瓦雷斯34岁时就成为西班牙王朝的首相,自然也有着不平凡的背景。

  首先他是地球之王腓力四世从小就带在身边的贴身侍从,可以说是好基友加好同志。

  腓力四世曾经说过,“人世间最了解他的不是老婆和族人,而是而是奥利瓦雷斯同学。他了解我就像了解他自己。”

  除了这层关系之外,西班牙王国前首相巴尔塔萨。苏尼加还是奥利瓦雷斯的亲舅舅,所以奥利瓦雷斯同黎赛留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以及贵二代。

  不过奥利瓦雷斯并不是一个草包的衙内,他的才华与雄心在哈布斯堡王朝无人望其项背。

  三十郎当岁成为西班牙王国的第二号人物,奥利瓦雷斯野心勃勃、准备一展抱负,教训一下高卢鸡。

  但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已经现出暮气沉沉之势,内外交困。财政频临破产,体制陈旧迂腐,在外交上软弱无能,

  在得知华夏帝国卖给法兰西波旁王朝武器之后,大为光火,但是他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华夏帝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华夏帝国与西班牙的关系不过是商贸关系而已。

  对于红衣主教黎塞留挑衅,起初,奥利瓦雷斯并不以为意。

  论手上的兵力奥利瓦雷斯比黎塞留多得多。

  单是西班牙王国拥有20万大军,就比法国兵力的一倍,这还不算哈布斯堡联军其他公国的兵力。

  不过,红衣主教黎塞留是那种脑袋可以砍但是气概不能输的典型法国佩剑贵族,面对强敌,毫不气馁,下令10万法军开赴战场,与西班牙一决雌雄。

  在南路,两万焕然一新的法军进攻西班牙本土,在比利牛斯山脉与地中海的连接处鲁西永地区,重创西班牙军队。

  在东路,法军首先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意大利萨伏伊公国。

  萨伏伊公爵迫于法国的军事压力,不得不与法军合兵一处,联合攻打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属地米兰。

  作为前西罗马帝国首都,伦巴第王国首都,米兰公国都城,米兰的富裕让黎赛留垂涎欲滴。

  同时,米兰在艺术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镇。

  法军攻破米兰之后,除了缴获大量的物资之外,还将米兰美术学院收藏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作品《圣母子像》、《哀悼基督》、《布雷拉祭坊画》、《圣母的婚礼》、《圣马可的奇迹》等打包送往巴黎,然后运往中国,用于偿还部分贷款。

  北路法军是发哈布斯堡联军的主力,他们的进攻方向是西班牙的战略核心的西属尼德兰。

  驻守尼德兰的是西班牙王牌之师弗兰德尔军。

  在西班牙尼德兰总督、腓力四世的亲弟弟、红衣主教亲王费迪南的领导之下,弗兰德尔军同时抗击法国军队和荷兰奥兰治亲王率领的精锐之师。

  奥兰治亲王很早就与红衣主教黎赛留结成了军事同盟,双方约定瓜分西属尼德兰。

  此刻的荷兰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它的海陆军已经换了清一色的华夏帝国1630式装备,甚至比法军都强很多。

  西班牙红衣主教亲王费迪南率领弗兰德尔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浴血奋战,终因对方的实力太强而寡不敌众,弹尽粮绝之后全军覆没。班牙哈布斯堡王族最后的英才费迪南就悲愤之中饮弹自尽。

  消息传到西班牙国内,首相奥利瓦雷斯捶胸顿足。腓力四世更是懊悔不已。因为他担心弟弟费迪南反叛,而没有把华夏帝国提供的最新军事装备送到尼德兰。

  费迪南亲王文武兼备,是西班牙王室中少有的人才。资质一般的腓力四世与弟弟相比处处显得平庸,嫉妒之心蒙蔽了他的眼睛,最后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在德意志战场上,瑞典首相奥克森谢纳伯爵率领换了华夏帝国新装备的瑞典王国军队,从北方攻克哈布斯堡王朝所属的德意志各个天主教公国之后,攻陷了阿尔萨斯地区,直逼莱茵河左岸。

  尽管哈布斯堡联军在莱茵河沿岸组织了严密的防线,但是,在瑞典40门大炮猛烈的轰击下,溃不成军。

  魏玛公爵贝恩哈德军队,乘机攻击哈布斯堡联军的侧翼。

  奥克森谢纳伯爵渡过莱茵河,直取德意志南部。

  取得尼德兰胜利的法国军队,开始向卢森堡进发,用一周的时间占领卢森堡,进入德意志境内占领莱茵兰-普法尔茨。

  红衣主教黎塞留取得的军事胜利,让法兰西王后奥地利。安娜感到深深的不安。

  因为一旦红衣主教黎塞留从前线凯旋,回到巴黎,安娜王后就不得不在高等法院承认自己阴谋反对国王路易十三而被打入冷宫。既然西班牙的军队不能再解救自己,安娜王后决定外逃。

  最后安娜王后躲开身边的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密探,在黎塞留反对派的掩护下,秘密逃到了西班牙。

  而与此同时,奥尔良亲王也和他的母亲、皇太后玛丽被路易十三流放在国外。

继续阅读:第216章 远征欧洲(1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晚明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