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皇帝的嘉奖
大道向前走2018-04-23 18:282,682

  乾州府城在大军赶到不久,稍微乱了一下,但很快就安稳下来。

  邱江富连续给皇帝上了三道折子,从求援、王家谋反到州府安定,三道折子并没有在朝上掀起大波,只引起了一场虚惊。

  目前夏朝各地纷乱,乾州这样的情况已经算好的。

  只不过盐商王家作为第一个有名有姓被证明是谋反的家族,倒了大霉。不但被抓人员全部斩立决,剩下外逃的人也全都被打做叛逆妖邪,并被重金悬赏。

  而早在邱江富递出折子之前,朱二就已经把乾州府城发生的事,分数次传信给泰平帝。

  所以别看泰平帝远在京城,对于乾州的事,他掌握的并不比邱江富这个知州慢。

  朱二在信中对政事和官员极少评判什么,只采取第三方叙述的方式。孰是孰非、谁该惩罚谁该奖励,都交给了泰平帝判断。

  泰平帝先看了朱二的信,再看邱江富的奏折,不由感叹。

  朱二信中把他的功劳几乎都是简单带过,只说邱江富带头做了什么,又取得了什么样的功效。

  而邱江富的奏折中虽然也少不了给自己隐晦的歌功颂德,但也多少提到了朱二的功绩。这就是属于浸淫官场多年的老臣的智谋了。

  在奏折中提及下属的功劳,既可以赢得下属忠心,又能体现出他这个上司的慧眼识人和知人善任之能。重要的是,一旦将来出什么事,想要把自己摘出来,那么同时提及的这个下属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只不过带着夸赞一个人,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对邱江富这样的老臣来说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泰平帝做了多年皇帝,自然能清楚看出邱江富在折子后隐藏的心理,也明白朱二的信件为什么那样淡化自己。

  “梓潼,你说那朱二在乾州府城插了多少手脚?”

  皇后淡淡道:“我只看到他在乾州府城力挽狂澜,把一场很可能波及整个乾州的战事消弭于无形。”

  “你倒是看好他。”

  “那陛下你觉得要是朱二不去乾州叙职,乾州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唉,我说不过你。”泰平帝和皇后说话时就如平常人家的夫妻,还有点夫纲不振,偏偏他遇事又极为喜欢和皇后商议,因为他知道只有他的皇后才是真心为他考虑。

  “你觉得赵衍知道这事吗?”不等皇后回复,泰平帝就冷笑道:“事情就发生在赵衍的眼皮子底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皇后:“他不出兵也有理由。”

  “可他连通知都没有通知我!”泰平帝怒,“他以为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吗?他就跟那些乱臣贼子一样,都在等夏朝乱起来,等贼人攻入京城,这样他才有理由清君侧并坐上皇位!”

  “如果他有这个能力,让给他又如何?”

  泰平帝哑巴了,他平时虽说很看不上自己的儿子,但也不想把皇位让给血脉已经较远的堂兄弟,更何况镇北王明显在看他笑话!

  皇后见泰平帝郁闷的表情,随口安慰他道:“赵衍虽然没有通知你,但他也没有暗中捣乱,你派在那边的人不是传回消息说赵衍正在忙着防备阿莫纳族。”

  “他如果真的是在防备阿莫纳族就好了。”

  “你下旨吧,赞扬他,并恳请他守好北疆,那边军兵需要的粮草也要一点不少地送过去。”

  “……往年都送不满,更何况现在。”泰平帝说这句话有点心虚,户部大臣经常在他的默许下,借口没钱没粮,克扣北疆军兵的粮草和饷银。几乎每年镇北王都要派人来京城大骂户部和兵部,今年人还没到,但想来也快了。

  “那么你是想给他反叛的借口?”

  “可如果他本来就有反叛之心,给了他粮草,他反过来打我们怎么办?”

  皇后叹息,“你心里其实很清楚,赵衍恋权,可他同样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赵家人的骄傲怎么可能不顾边疆安慰,伙同敌人一起祸害自家老百姓?如果赵家真想这么做,他早就可以这么做了。”

  “他当年还不是利用阿莫纳族才得到王位!”

  “那是两码事,一个是他认为那就该是他的,你抢他的,他当然不高兴。而皇位,他就算心里有想法,也不会觉得就是他的。就如你前面所说,他缺乏借口。所以你不能给他借口。你如果无法决断,那就和大臣们商议后再做决定。”

  泰平帝沉默,改口:“静宁这段时间如何?”

  皇后眼眸下垂,藏起所有情绪,“她听说有神女进京很感兴趣,颇想出城迎接。”

  “她最近身体似乎好了许多?”

  “嗯,有人给她送了补品。”

  泰平帝变色,“你没截留?”

  皇后:“为什么要截留?对方显然想要让静宁知道他们的存在,还想卖好。而他们卖好的结果对静宁身体有益,我又何必做那坏人。”

  泰平帝更在意的是另一点:“什么补品竟然对觉醒者有如此奇效?”

  皇后,“我让人留了一点交给太医院检查,目前还没有结果,只知道是补充体力、延年益寿的好东西。”

  “看来对方很重视静宁这颗棋子嘛。”泰平帝冷笑一声,他不在乎静宁有了好东西不上供,也不在乎儿女有了秘密隐瞒他,但是这种在他眼皮子底下暗渡陈仓的把戏却让他十分恼火。

  静宁如果真的有点谋算,就应该主动来交代此事,可她什么都没说,显然对他这个父皇、对皇后这个母后都充满了怨言呢。

  他承认他对静宁比对其他皇子皇女都好,主要就是因为她的预言能力,但他自认没有任何亏待这丫头的地方。如果他不珍惜这丫头的命,令全天下用上好药材、用整个太医院的医力吊着她的命,她以为她能活到这么大?

  皇后没说话,皇帝嘴巴上说得凶狠,但对静宁到底还有几分父女情,说句不好听的话,泰平帝现在就是在等待静宁的选择。

  “朱二能干,你是否要调他回来?”皇后问。

  泰平帝想了想摇头,“他在乾州做得很好,大石县那个地方又为要害之地,且让他暂时守着那里。其他地方,临时把他调去,他熟悉人事就要花去很长时间。调回京里,好好一颗苗子,没得给人搓磨没了。而且我想看看他在大石县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做得好,也给这灾害到处的天下多一点希望。”

  皇后浅浅地笑了笑,皇帝之前对朱二多是利用和忌惮,如今这么书信往来一年,倒是培养出了一些感情。

  皇帝思考再三,给朱二回复了一封信件,让他安心发展大石县,并夸奖他在乾州州府做得不错,作为奖励,随信,他派遣了心腹内侍郑亨前去大石县传旨,给了他正式的乾州河道调度使一职,兼管河道之事。

  彼时,朱二已经身在镇北王地盘。

  他让高虎等人驾着空车带谭潭、小宝和石榴回去,他和鼠姑两人暗中乔装打扮,拿着大石县的路引来到镇北王所在的北疆城。

  北疆城原本没有名字,是个只有虫兽走没的荒地,自从镇北王在这里建筑王府后,这里人气渐盛,大夏的疆域上就多出了一个北疆府。

  北疆府外就是和阿莫纳族相隔的大草原,没有半丝缓冲地带,阿莫纳族过来首当其冲地就是镇北王。

  第一代和后面好几代镇北王就是凭借着他们这份魄力,降服了北疆军民,坐稳了北疆土皇帝之位。

  在北疆,人们只知镇北王,不知历代皇帝。

继续阅读:第213章 买买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疯狂县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