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就是我的灵物
大道向前走2017-12-18 16:013,460

  “报——!八百里加急!”

  “陛下,大石县传来消息,县令朱致远祈雨成功,将近一年没下雨的大石县终于下雨!下了整整一天!整个大石县的百姓都高兴疯了,全县都在敲锣打鼓的庆祝!”

  正在和皇帝开小朝会的重臣吃惊地望向急报入内的宦官。这事也值得八百里加急?

  泰平帝失态地站起,又缓缓坐下,平复了心情问道:“传信的人在何处,让他上来仔细说清。”

  “喏。”宦官退出,去喊报信人。

  泰平帝捏了捏眉心,朱二并没有给他传来相关消息,而以大夏的消息传递速度,哪怕是八百里加急,从大石县至京城,这事恐怕也已经过去至少半个月。

  如果人人都可以像朱二一样能把消息即时传送就好了。

  当然,这就跟他希望人人都像朱二能祈雨一样,根本不可能。

  小朝会中的重臣互相交换眼色,张相等数个大臣结合目前大夏的旱情和泰平帝刚才的乍然失态,一个个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朱老尚书脑中忽然冒出一个猜想,但他又忍不住摇头。血脉能力者极少说有两个能力的,他这个孙子何德何能……

  可是!电光石火间,朱老尚书忽然想到一件事,就是朱二被叫进宫,当天却被禁卫抬着回来的那天所发生,如他记忆没错,那天久旱的京城也下了一场大雨?

  因为京城久没下雨,那天的大雨他就记得特别清楚。

  突然降下的大雨,被禁军送回的生病的二郎,之后陛下对二郎降下的一连串怪异圣旨……

  朱老尚书的老心肝突然颤抖了,他疼啊!

  如果事情真如他想象那般,他到底丢了一个怎样的大宝贝?

  可恨啊!朱二为什么不跟他说明?如果说了,在大夏遍地旱情的情况下,这个能力利用好了,他何止于一个礼部尚书之位!

  朱老尚书目光不小心和张相对上,他似乎看出了张相眼中的嘲讽,气得当时就捂住胸口。

  不说朝中皇帝和重臣们反应如何,且说大石县。

  当日,大雨从天而降,现场百姓有张开嘴巴接雨水,有兴奋得大吼大叫,在雨中张臂乱跑,也有人跪在地上,双手捧雨嚎啕大哭,更有人脱力了一般倒在地上,任雨水冲刷身体。

  朱二也没想到祈雨真的会成功,他只是抱了一个侥幸心理。

  天气炎热,祭品又被雨淋,朱二当机立断,让衙役们维持秩序,在台上喊道:“诸位父老乡亲,祭品由诸心善者献给上苍,上苍决定又回赠给他子民。今天城门口从午时起将熬煮肉羹,直到所有祭品被本县百姓领完,每人请自带碗筷,于城门口排队。现在,大家先回去赶紧收集雨水,快快快!”

  朱二站在土堆上大喊了一遍,再由衙役们负责把话传递下去。

  百姓们只觉得今天比过年还要美好,不但上苍降下大雨,县令大人还把祭品分发给他们,以前这可从来没有他们的份。

  那可是带肉的肉羹!

  百姓们口水上涌,一个个身体里涌出无限力气,当即喊儿女呼爹娘,转头就往家中跑。

  其实不用朱二吩咐,为了等雨水,大石县哪家哪户没有备收集雨水之物?这时还留在家中的早就把家中所有能接水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家中无人的也不用担心,他们的院子里也准备好了大缸木盆。

  老百姓离开,朱二还不能走,他得去慰问同样卖力祈雨的何家村人,祭品首先就分了他们十分之一。

  何家村人累得半死,雨水浇在那些跳祭祀舞的青壮身上冒出阵阵白烟。但这些在见到大雨真的降下后,他们什么疲累都感觉不到了。如今县令又亲自送给他们十分之一的祭品,那真是高兴得都不知如何是好了——这时候送粮食水果,绝对比金银要更贴心。

  能离开的百姓都已经离开,留下的大氏族想和县令搭话,看衙役们分给何家村人祭品,也没有说什么,毕竟人家祈雨也是出了大力。

  但这同样给了本地人一个印象,那就是给县令帮忙绝不会吃亏。

  朱二对围过来想和他说话的众乡绅大声道:“今日事忙,且等几日,本官必设宴招待今日提供祭品的众热心父老!”

  玄不勇带着一批人留下,监督和安排衙役押送祭品回县城。

  朱二和鼠姑坐上马车,彼此相视而笑。

  “快把衣服换了,千万别因为天热就不把湿衣服当一回事。”鼠姑拿干布给朱二擦脸和头发,又帮着他换去湿衣服。

  这年头不止是病不起,而是一旦生病拖着拖着可能人就没有了,大夏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怕生病。

  朱二拿着布巾不忙着自己,也给鼠姑擦拭。

  两人互相忙了半天,一起噗哧笑出来,这才各自把湿衣服快速换了,又各拿了干布擦拭身体和长发。

  朱二感叹:“如果头发能剪就好了,洗起来费事,干起来也费事,不洗又会生虱子,我总觉得我身上头上这几天痒得受不了。”

  到大石县后他和鼠姑两人就没好好洗过几次澡,每日不过用湿布擦擦身体,就这样还是他们有钱能买得起水,大石县的贫民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

  鼠姑意见相同,但她却不得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了就是不孝,哪怕我们再想剪,也不能动手。”

  朱二心中转着主意,没有立刻回答。

  鼠姑摇摇头,弯腰把他忘掉的鞋袜也脱了,给他把脚擦干,又给他换上干燥的鞋袜。

  朱二低头看鼠姑,伸手把她扶起,搂住她。

  鼠姑微微挣了挣,也由他去了。

  “我今日没有感到疲累。”

  “嗯?你是说?我以为你服用了补元丹。”

  “没有。今日祭祀你有没有感觉到一股力量在我们两人身体里互相交换?”

  “啊,原来那不是我的错觉。”

  夫妇俩对视。

  朱二握着妻子的手,“我有一个猜测,那吐纳术上有一段特殊说明,说修炼时必须根据血脉能力的特性,寻找相合属性的灵物置于眉心,谓之引源。有了引源后,再使用这个吐纳术,就能把相同属性的能量引入体内储存。而我在和你新婚第一夜里,就曾感觉眉心有灼热感,之后一夜只觉浑身力量澎湃,第二天醒来也是通体舒畅,毫无疲累之感,而刚才……”

  鼠姑脸都羞红了,朱二明明说的是正经事,脸色也很正经,可那语气就像是在、在调戏她。

  朱二贴近妻子的耳朵,轻轻咬了咬她的耳尖。

  鼠姑差点叫出来,抬手迅速捂住耳朵,脸红得要滴出血来。

  朱二这才低声道:“我猜测我已经找到我的灵物,那就是你,我的夫人。”

  鼠姑呆滞。

  偏偏她那厚脸皮的小官人又很嫑脸地跟她咬耳朵说:“而想知道我的猜测是否正确,只要测试一下就可明了。听说修道者有双修,佛教亦有欢喜禅,你说我们俩交合是不是就是双修?”

  “你够了!”鼠姑再也忍不住地拍他。

  朱二低声吃吃笑,偏头咬住妻子的嘴巴。

  车辆抵达城门口,朱二和鼠姑下车,两人身上都披了蓑衣、戴了斗笠——鼠姑一向准备万全。

  雨还在下,雨势还不小。

  百总快速迎来,听县令说要在城门外搭建施粥棚,满口答应,更热情寻问要不要他帮忙。经过今日祈雨成功一事,新来的这位年轻县令在大石县百姓的声望不用说自会大大拔高,而只凭这一基础,他以后想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容易。

  这点只从城门口少数百姓和城门兵的态度就能看出,以前大石县百姓看到朱县令,大多都是一副死气沉沉并冷漠的表情,城卫们也相当看他不顺眼,可现在每个看到朱县令的百姓和士兵都对这位县令露出了感激的笑容,看他的神情也跟看神人差不多。

  就是百总他自己也觉得这位新县令颇为神秘,否则为什么之前的县令和县丞几度求雨都不成,他去了就成了,还下这么大、这么长时间!

  乐山几人看百总的神情,超级得意地昂起头,心想这算什么啊,你们这是还不知道咱们县令大人的真正底细!

  这可是觉醒了上古神血的天宠之子!真正的神之子知道吗?

  百总他们确实不知道,大石县的百姓也不知道,就是县丞和三大氏族的族长也只知道这位是状元郎又是超品县令,对觉醒神血的事也一无所知。朝廷公文可不会写明这点,他们的消息来源也不够资格知道此事,哪怕京城老百姓都已经传疯了,但在朝廷没有给出确定消息前,外面的人谁会把这事当真?

  乐山等人呵呵,他们非常期待消息传开后,大石县当地官员乡绅军兵和百姓们的神情——有事实佐证,更无怀疑!

  施粥并不是一件容易操作的事情,做不好不但不能换来感激和声望,甚至会招来新的怨恨。

  鼠姑和朱二商量后,决定接手此事,和别家夫人小姐只搭个名头不同,她将全程留在城门口,直到这次施粥结束。

  鼠姑不在乎抛头露面,朱二虽然有点小情绪,但他更希望培养出鼠姑的自信,且他夫人的能力也确实很强,一直把她关在家里,让她成日打理后院那点事,那才是浪费。

  朱二爱好跟人不一样,他会喜欢上鼠姑,九成就是因为其够强,而后面展现出的办事能力也让他坚定了娶妻就要娶这样的贤内助的想法。

  两人商量妥当后,朱二给妻子留下二十名护卫,这才带着其他人回转县衙。

  有了这场雨,许多事都可以操作起来,也代表整个县衙都将进入高度繁忙运转期。

继续阅读:第125章 治旱之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疯狂县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