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用,不强如坐吃山空么?
(老旦)
这倒不敢动劳。
(净)
大家度日,怎好偷闲。
(挑担介)
脚下山云冷,肩头野草香。
(下,老旦闭门介。
旦)
奴家闲坐无聊,何不寻些旧衣残掌,付俺缝补,以消长夏。
(老旦)
正有一事借重。这中元节,村中男女许到白云庵与皇后周娘娘悬挂宝幡。就求妙手替他承造,也是十分功德哩。
(旦)
这样好事,情愿助力。
(老旦取出幡料介。旦)
待奴熏香洗手、虔诚缝制起来。
(作洗手缝幡介)。
「好姐姐」
念奴前身业重,绑十指筝弦箫孔,慵线懒针,几曾解女红。
(老旦)
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旦)
奴家那晓针线,凭着一点虔心罢了。
仙幡棒,忏悔尽教指头肿,绣出鸳鸯别样工。
(共绣介。副末扮老赞礼,丑扮柳敬亭背行李领生上)
「皂罗袍」
(生)
避了干戈横纵,听飕飕一路、涧水松风。云锁栖霞两三峰,江探五月寒风送。
(副末)
这是栖霞山了。
你们寻所道院,趁早安歇罢。
(生看介)
这是一座葆真庵,何不敲门一问。
石墙萝户,忙录炼翁:鹿柴鹤径,急呼道童。仙家那晓浮生恸。
(副末敲门外,老旦起问介)
那个敲门?
(副末)
俺是南京来的,要借贵庵暂安行李。
(老旦)
这里是女道住持,从不留客的。
「好姐姐」
你看右墙四耸,昼掩了重门无缝。修真女冠,怕遭俗客哄。
(丑)
我们不比游方僧道,暂住何妨。
(老旦)
真经讽,谨把祖师清规奉,处女闺阁一样同。
(旦)
说的有理,比不得在青楼之日了。
(老旦)
这是俺修行本等,不必睬他,且去香厨用斋罢。
(同下,副末又敲
--- 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