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们要下去?”
崔判官没有想到,这帮人竟然要他带路去地府。
有孙猴子这位大神在,又有这么多神仙在这里,还有钟馗大佬也在,他们的要求崔判官当然是不敢违抗,只好叹气,希望他们到地府之后,不要把我的所作所为告诉阎王大人才好。
有崔判官的带路,众人重拾希望,朝着地府前去。
就见崔判官在前边带路,很快他们就走回了那片密林之中,林子墨似乎是记得,这里便是刚才那张超把他引进来的林子。
顿时,林子墨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想不到自己居然一个人在通往地府的林子里跑了半天,真是太恐怖了。
而张超这货,现在正被崔判官身后的小鬼们羁押着,一路跟在后面,只要到了地府就有的他苦头吃了。
想到自己将要去地府一趟,林子墨的心里头这可真是又紧张又猎奇,活人去阴曹地府啊,大概这个世界上就我林子墨是唯一的人类了。
好在有众人神仙的保护,齐天大圣还是他的兄弟,对于去阴曹地府这件事情,林子墨很快就不太害怕了,反而充满了好奇,这一次就当然是地府的免费一日游吧。
去阴曹地府游玩,想想就刺激!
“各位,再往前面走就是通往地府的黄泉路了,请大家跟我来。”
说罢,崔判官又看了一眼众人当中的林子墨,毕竟他是这些人当中唯一的一个人类。
但他是齐天大圣的兄弟,崔判官当然不敢得罪,好心的叮嘱道:“小兄弟是活人之身下地府,可能会有些不太适应,下面也有些冷,请您多注意会。”
通过密林深处的一个传送阵,很快他们就走入了黄泉之路。
这里阴气四起,寒风阵阵,周围是无数的白色雾气环绕,林子墨果然感觉到了一阵阵的寒冷,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这里就是黄泉路了吗,再下去就是地府了。
林子墨心中还是紧张和好奇,脑海中不由回想起一个个关于阴曹地府的传说。
从古至今,在我们国家一直有着不少关于阴曹地府的相关传说和记载。
传说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分为天(阳)、地(阴);人分男(阳)、女(阴);时分白(阳)、昼(阴);天分日(阳)、月(阴)。
在中国有三界之说,就是天上、人间、地狱;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每个人有三魂七魄,人在死后首先要到阴曹地府去报到,在那里接受阴间的大法官-----阎罗王的审判,根据每个人在阳间的表现作出判决,好人会得道成仙到天上去过神仙生活,长生不老;不好不坏的人就要投胎转世再做人;坏人恶人就要打入阴曹地府中的十八层地狱中相应的层数中接受不同的惩罚。
地府是掌管万物生灵生命的地方。
凡天地万物,死后其灵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阴界,其在阳间的一切善恶都要在此了结。正所谓是活人在阳间,死人在阴间,阳间一个世界,阴间一个世界。
相传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
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
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来世。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
传说人死先到鬼门关,出了鬼门关,途经黄泉路,来到忘川河边,便是奈何桥。
桥分三层,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乃黑色。愈下层愈加凶险无比,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
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
奈何桥上有孟婆,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
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汤,其实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泪。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
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孟婆会告诉他: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
来的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喝下汤,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
千年之中,你或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她,她看不见你。
千年之中,你看见她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她不喝孟婆汤,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
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奈何桥边有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
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不知来生她是谁,饮汤便忘三生事。
……
然而,过了黄泉路之后,下到地府。
这地府的所见所闻,却和林子墨脑中所想的大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