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了妖怪,究竟是什么妖怪,让他们如此害怕?”
来不及多想,九熊就看到大漠荒城的上空飘过一盏高约三十公分的灯,火焰在闪动着,所到之处,就刮起一阵沙尘。
我艹,灯还会飞呀!
九熊不由抓紧了赵诺芝的手。
那几个商人见背着双刀身、穿黑袍的九熊,如天神下凡,赶紧靠了过来,指着:“妖怪,那盏灯就是妖怪,它已经杀了我们十几个人了……”
阿拉伯民间传说的阿拉丁神灯,曾在九熊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神灯的主人叫阿拉丁,而这盏神灯则可以召唤神仆,帮助他实现愿望……阿拉丁不能长生不老,神灯却流传至今。
所以商人一说灯是妖怪,九熊觉得不可思议。九熊正想细问,灯口落地了,冒出阵阵青烟后,竟然化身成一个身披黄色斗笠的女人。
那女人皮肤白皙,发丝如霜,眼睛碧蓝碧蓝的。她穿着暴露,上身仅着一抹紫色的胸衣,双臂各缠着一个金色的手圈,做工十分精致。她纤细的腰部以下裹着一条开叉的红色短裙,裙子两侧有两条红色布带,随风飘飞。
令九熊感到意外的是,这女人没有脚,看起来,似乎是悬浮在空中,犹如气体一般。
女人绕着九熊等人打转:“你们这些可恶的商人,居然骗本灯神凯瑟琳,不惩罚你们,你们是不是长记性的!”
九熊更加疑惑了,这“妖怪”自称灯神凯瑟琳,咦?这凯瑟琳是阿拉丁的后代么?或者她夺取了那盏神灯?
这种妖怪作乱杀人?杀了她再说,管她是人是妖?
义愤填膺的九熊不由摸了摸腰间的巫师大印,糟了,大印不见了!他急得满头大汗,怎么办呀?
凯瑟琳对着九熊吹了几口气:“你,滚一边去,本灯神的事少管!”
“凯瑟琳,杀人就是不对,这事我管定了!”九熊飞快抽出来双刀,提在手中,一招混沌镇压就向凯瑟琳打去。
“哈哈哈,我从麦地那而来,乃西域的神。你奈何了我?”
凯瑟琳一个闪避,躲开了九熊的刀光,而后斗笠一甩,地上就出现过了三个精英仙人掌与一个提着长剑的白发罗刹剑圣,横在九熊的跟前,吐着粗气,长剑呼呼生风。
罗刹,远古八部魔之一,冷酷的外表之下,是他们在月光之下拥有的神秘力量。在他们眼中,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敌我之分。
作为罗刹的守护者,本身实力需要达到剑之最高境界——剑神,一旦有此实力,便会被罗刹王授予罗刹剑神之封号。
幸好罗刹剑圣没有封神,否则萧九熊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的了。
一对五,九熊不由心里发毛,毕竟罗德昌与贺剑南没有在身边,最要命的是巫师大印丢了!魔化的三个仙人掌使出“背刺”绝技,旋转着向九熊碾压了过来。
“九熊,小心!”赵诺芝大喊。
“别管我,你带着他们快跑!”九熊一边左躲右闪,一边提醒身后的赵诺芝。
凯瑟琳吐出一团火:“想跑,没有那么容易!”
“排山倒海!”
九熊一招过去,三只仙人掌就被他劈成了两半。但是很快,仙人掌又变成了很多的小仙人掌,在九熊周围跳来跳去,发射出无数的刺儿。
“鹤翼阵出击!”
九熊只有直接召唤出伙伴来对付凯瑟琳了。
将臣从地里跳了出来,背着赤霄大锤,一锤一个,将仙人掌打得稀巴烂,只剩一个罗刹剑圣了。
凯瑟琳也并非泛泛之辈,好歹人家也是“神”,灯神也是神,她的绝技火炎咒能造成持续的伤害。
还好九熊的将臣够硬,顶住了灯神和罗刹的一次又一次攻击。十几个回合之后,灯神凯瑟琳能量不足,只好带着罗刹剑圣,逃离了大漠荒城,留下来一只鹿木鼎。
虽然萧九熊这次击退了灯神,却没有彻底将其消灭,看来这灯神够棘手啊,当然,以后还能不能遇到她,还是个未知数呢!
得救了的商人为了感谢九熊,送了一只夜光杯和一大堆葡萄干、珠宝给他。九熊就选了夜光杯,其余的一概推辞不受……
一回到咸阳,来不及歇息,火急火燎的胡亥即刻宣布自己为太子,继承大秦的帝位,摄于局势不稳,并没有立即举行登基大典。
是年胡亥20岁,是为秦二世,他随即下旨在全国戒严,反对者一并诛杀。
秦二世心里乱糟糟的,端坐在龙椅上寻思道,二十几个兄弟姐妹朕倒不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蒙恬。长城军团30万精兵强将,即使干掉了扶苏,也不稳妥。一旦蒙恬打着为太子复仇的旗号,杀回咸阳,就会功亏一篑。
殿下的李斯早就看出了胡亥的心思,赶紧上前奏曰:“陛下,老臣有一计策,可解陛下后顾之忧!”
胡亥从龙椅上跳了下来,跑下台阶,拽着李斯的双手,急不可耐:“丞相教我!”
“扶苏不死,陛下就不安宁……”李斯捋着长须道。
“嗯嗯。知我者,丞相也……”
两人耳语了许久……于是,胡亥在李斯的怂恿和支持下,以始皇帝的命令拟了一道圣旨,谎称赐太子扶苏自裁,仓促派出使者夹带着圣旨,800里加急沿着直道送往长城一带。
晨曦微露。
上郡,守卫河套的长城军团军营,众将士跪拜,使者进了营帐抑扬顿挫的宣读圣旨:“皇帝诏曰——扶苏、蒙恬戍边十数年,二人非但没立战功,反而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将兵上郡,对上废太子一事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此乃大为不孝;再者与蒙恬结党营私,拥兵自立,故赐剑自刎。蒙恬妄自菲薄,对扶苏恣意纵容,公然对抗朝廷,是为不忠,令尔一并自尽。宣读完毕!”
扶苏双手接了圣旨,起身质问使者:“既然父皇赐我自裁,又何必赐剑?荒唐至极!”
使者回道:“臣乃遵旨行事,无需向你解释。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赐剑!”随行的秦军捧着剑呈到了扶苏的跟前。
扶苏颤抖着接过了剑,流着泪说:“父皇啊,儿臣有何过错?为何要置我于死地?”
使者阴沉着脸说:“监军大人,你自个掂量掂量吧,臣今晚要急着回咸阳复命呢!”
“且慢!”蒙恬霍地站了起来:“殿下,此圣旨有诈。我们必须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
“蒙将军,那我出去了。你们自行商议好了。”使者撂下一句拂袖就出了营帐。
蒙恬毕竟比扶苏多些社会经验,极力劝说太子不能鲁莽行事:“殿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没有弄清真相,不可轻信所谓的圣旨。殿下身为一国储君,还请慎思!”
“我戍边数年,未曾开疆拓土,匈奴威胁没有彻底解除。如果我贸然回京,冒顿这个家伙必蠢蠢欲动。”
“殿下,有我蒙恬在,您尽可放心回咸阳。”
“不可,擅自回京都,罪加一等。”
“殿下,反正已是死罪了,还管那么多作甚!”
“父皇弃我不用,有何颜面不请自回?”
“圣旨的口气不像是陛下的,蒙恬还请殿下再思。”
扶苏缓缓抽剑,剑身才抽出一半,剑锋闪着寒光:“不用了,我情愿一死,换来大秦的江山稳固。”
“大事不好!”眼疾手快的蒙恬“唰”地抽出佩剑,砍飞了扶苏手中的剑。
扶苏颓废地坐在地上,长吁短叹:“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我欲回京看来是无望了……”
扶苏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无论蒙恬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
“殿下,我也坐下来和您好好想下对策吧!”蒙恬也跪坐在地上了陪着扶苏。就这样,二人呆呆地坐到了天黑……
蒙恬也许是坐累了,起身去倒水。目光呆滞的扶苏极度绝望,再次捡起地上的剑,猛的往脖子上一横,锋利的剑刃割断了脖子上的颈大动脉,鲜血顺着扶苏的脖颈流了一地,长剑撑在土里,身体一直没有倒下去。
等蒙恬端着两杯水转过身来,眼前的一幕让他眩晕不已,太子扶苏趁着间隙自杀,气绝身亡了,鲜血流了一地,两眼圆睁,那绝望的眼神像是告诉蒙恬:我不想死,我不甘心!蒙恬将军,大秦的未来就看你的了!
“哦,不——太子殿下!”手中的杯子飞落在地,俯下身来,蒙恬跪倒在扶苏身边,顿足捶胸,悲伤不已,四肢乏力。他强忍悲痛将扶苏逐渐冰凉的身体平放在地上,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悔恨不已。
“我蒙恬英雄一世,非但不能助太子回咸阳登基,就连太子的性命也保护不了,还有何颜面苟且偷生呢?”蒙恬痛心疾首,自觉没能救下太子,颜面无存,活着也是莫大的耻辱,遂有了一死了之、跟随太子而去的强烈念头。
“太子,我来也!”泪流满面的他弯腰缓缓拾起了地上的青铜剑,对准自己的胸膛就是一剑。
旋即,鲜血纷纷涌而出,溅到了帐篷的壁上,“砰”的一声巨响倒在了地面,两眼仍含恨看着扶苏,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一股白光在身体上方逐渐升起,那是蒙恬将军的精魄出窍了。
殊不知,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灯神凯瑟琳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