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有话直说
尼采太阳2020-05-14 00:003,276

  在垓下之战打响之前,项羽曾经派出使者,携带一封国书与珠宝,沿着海路,前往南越,却音讯全无,估计是赵佗没有答应,使者也没有回来复命,这让项羽对赵佗的为人深表怀疑。

  如果不是萧九熊提起借兵之事,项羽早就把这事给彻底地忘了。

  准确地说来,这虞子期并不是项羽的五虎上将,同样他也是后世的小说家将他穿越到秦朝末年,无缘无故的成了虞姬(妙戈)的堂兄,在太史公的历史记载里面没有查无此人。

  此段真实的历史,罗德昌记得清清楚楚,五虎上将有龙且、季布、英布、钟离昧、桓楚。杀到东城,真正跟随项羽的只有桓楚一个了。

  因而这次突围,要保证项羽安全的跳出汉军骑兵的包围圈,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说服项羽,改变回江东的主意,找个替身,迷惑敌人的主力,再前往岭南借兵,。

  虞子期一脸茫然:“罗公公,你看着我做甚?”

  人皮面具是明代锦衣卫统领“易容”最常用的材料,罗德昌做为锦衣卫密使自然会这种绝活。

  罗德昌捏着那张没有开启的人皮面具,端详了一会,才缓缓说道:“据我估计,汉军的追兵还会不断地赶来,而我们的人马越打越少,再这样下去,谁也回不了江东,更不必说收复失地了。”

  “罗公公,有话直说吧。”

  虞子期还是不明白罗德昌的意图是什么,愣愣地说。

  “我需要将军假扮项王。”罗德昌微笑着说。

  虞子期摸了摸自己的脸:“哦,我行吗?”

  “当然可以。”

  罗德昌点点头,而后捧着人皮面具,递给了项羽。

  项羽接过了人皮面具,翻来覆去地看,也不知道怎么办:“罗公公,此乃何物?”

  一旁的萧九熊忍不住想笑,寻思道,这么超简单的操作,也不会,还是本王教你一招好了。

  萧九熊拍马走到项羽的身边,压低声音说:“会洗脸吗?”

  项羽微微颔首:“会呀。”

  萧九熊指了指项羽的八字胡:“那你把这玩意儿直接覆在脸上就OK了,你可明白。”

  “哦。”

  项羽似懂非懂,慢慢地将脸覆在了脸上,立时感觉脸上黏糊糊的,呼吸很不舒畅。

  不到一分钟,几乎快要窒息了,项羽一把就将人皮面具扯了下来,扔在地上,气喘吁吁:“我去,这不是要寡人的命吗?”

  “项王,你不要急。”

  罗德昌弯腰捡起了那张人皮面具,吹了一口气,立马项羽的脸谱就成型了,惟妙惟肖,项羽一见,不由大喜:“罗公公,真仙人也。”

  “项王,我不是什么仙人……”

  罗德昌抱拳行礼,而后转向了虞子期,“虞将军,请你戴上这面具。”

  “我试试吧。”

  虞子期弯腰接过了人皮面具,轻轻地贴在了自己脸上,活脱脱一个翻版的项羽。

  那些楚军见状,兴奋不已,一起高呼:“太神奇了,罗公公神人啊。”

  只有项羽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他看来,做人做事就得光明磊落,何必偷偷摸摸的。

  他一下子内心又纠结起来,虞子期假扮成寡人的样子,汉军必然会对虞兄弟穷追不舍,让自己的兄弟替自己去死,太不道义了。

  虞姬死在了自己的面前,项羽都伤心欲绝,他又怎么忍心让虞子期去冒险?要死大家一块死,苟且偷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呀?

  “诸位,静一静。”

  罗德昌举起手来,示意大伙不要过于张扬。

  于是,楚军都安静下来了,一齐看向项羽。

  罗德昌首先开口说话了:“大王,意下如何?”

  迟疑了好一会,项羽才吐出来几个字:“寡人以为不可。”

  这让罗德昌大吃一惊,急急问道:“大王,为何?”

  项羽凝视远方:“寡人宁可战死,也不想去南越国避难。”

  罗德昌太了解项羽的性格了,死要面子活受罪。

  即便如萧九熊说的那样,赵佗愿意接纳推翻秦朝的“反贼”,但叱咤风云的项羽岂能甘心寄人篱下?借兵复国,这有辱楚霸王的名声,无论如何,项羽是拉不下面子的。

  罗德昌极力给项羽打气:“项王,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十万大军都只剩二十几人了,项羽这次被打得完全失去了信心,因而他垂头丧气回答:“青山都被刘老三占了九成以上,哪里还有青山可言。”

  罗德昌:“大王,切莫过于悲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八年的战乱该停歇了,唉……”项羽长叹一声,“寡人愧对天下百姓,只要寡人尚在,江东的人们必然会奋起反抗,寡人不愿江东的父老乡亲,再为我再卷入战火,再白白流血。”

  此刻,罗德昌已经明白了,再劝说也没有用了。项羽不想连累江东百姓,唯有体面地战死,才是最好的结局,也是一个军人无上的光荣。

  于是,罗德昌只好再一次征求项羽的意愿:“大王,你真确定不去南越国了吗?”

  项羽说话完全可以没有底气了:“南越武帝赵佗,与我非亲非故,不在我在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虞子期突然跳下来,单膝下跪:“大王,末将愿意带一队人马,前往乌江去搬救兵!”

  “没有什么救兵了。”项羽摇摇头,“就算你搬来救兵,寡人有行渡过了乌江,又能怎样?”

  桓楚也从马背上下来了,与其余人等一起请求:“肯请大王速速做决定吧!我等愿誓死追随大王!”

  “兄弟们,都起来吧。”项羽好不感动,他抬起手臂,做了一个平身的姿态。

  将士们一齐喊道:“大王若是不答应,我等绝不起来。”

  这不是逼我吗?

  项羽寻思着,我都没有信心了,你们还这么忠心耿耿,不答应是不行了。

  于是,项羽咬咬牙:“寡人答应便是。虞子期、桓楚听令,你们二人带着所有的兄弟们,迅速前往乌江,不得有误!”

  “得令!”

  虞子期、桓楚不约而同地回答。

  项羽接下了随身携带的玉佩,抛向了虞子期:“这是寡人的信物,你们带上。”

  “是,大王。”

  虞子期含泪接过了玉佩收好,一个翻身上了项羽的乌骓马,大喊一声:“兄弟们,走。”

  “是,将军!”

  其余人也跃上了马背,随着虞子期如疾风一般的往大道上去了……

  目送着二十几个兄弟走后,依依不舍的项羽才回过头来对罗德昌说:“罗公公,咋办?”

  罗德昌不假思索地回答:“大王,现在我们只有三个人了,目标小很多,敌人也不容易发现我们。所以我们得与敌人周旋,拖延时间,等着虞将军回来。”

  “坐等援军过来,太危险了。”

  项羽当即否定了罗德昌的建议,他立即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错误决定,取道东城县城(今安徽定远),那里还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驻守,只要到了东城县,就可组织队伍反击,全歼灌婴的部队。

  罗德昌虽然觉得这计划太冒险了,但还是同意了项羽的意见:“好吧。大王,我尊重你的决定。”

  项羽铺开了地图,找到东城县城所在的位置:“罗公公,我们沿着溪河走吧。”

  “也罢。”

  罗德昌不熟悉东城县的交通情况,只有听从项羽的了。

  三人沿着汴水一直东走,果然到了下午四点多,就看到了东城县的城门了,距离城门大概还有二三里的样子。

  这时城门还没有关闭,就是没有看到几个进入的人影。

  过于的安静,罗德昌深感不安,他掐指一算,大叫:“项王糟了,东城已经投降了汉军。”

  “什么?投降了,不可能。”

  项羽指着城头上的旗帜说,“那不是我西楚的旗号吗?”

  “非也!”罗德昌摇摇头。

  “待寡人过去问问。”

  项羽说完,霸王戟一拍马儿就往城门去了。还没有到护城河边,吊桥就飞快地抬升上去了,不到一分钟,就关上了城门。

  项羽站在护城河,举起霸王戟,对着城墙上的守卫高喊:“喂,兄弟,让你们将军出来回话!”

  一连喊了三遍,那守卫才看了看城门下的项羽,立马发现项羽的特有标志——双瞳,倒吸一口了凉气很快又镇静下来:“非常抱歉,我们将军说了,只要是项王的人马,一概不准进城,你还是往别处吧。”

  项羽举着霸王戟叫道:“我有紧急军务,必须立刻进城!”

  项羽还是不太相信这支楚军已经叛变了:“唉,我是项王,再不开门,别怪我不客气了!”

  “这东城是汉王的了,你有本事,就飞上来吧。”

  那守卫说完,弯弓搭箭,瞄准项羽,一箭就射了过来。

  “我艹,真的投降了。”项羽伸手抓住了那只飞而来的羽箭。

  见项羽徒手接住了羽箭,那守卫大骇,再次搭箭,对着项羽的马头一箭射了过来。

  项羽霸王戟一扫,羽箭被砍成了两截掉落在地。

继续阅读:第136章 百步穿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牌小太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