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不相信,你且看一看你埋在坤宁宫外的棋子,究竟是还有几个。”作为一个寻找寄宿着的系统,001号一点也不在意德妃这个宿主。若不是当初出了一点小差错,在这样一个小世界里德妃应该是拥有一个其它世界的魂魄才是。可是就是因为顺治年间的紫气,将整个上界的计划打乱了。
按照001所接受到的目标,德妃应该是入了四局之后就在皇贵妃的寝宫之中当值,因为自己的聪明伶俐,办事乖巧得到了皇贵妃佟佳氏赏识。也是因此在康熙十七年生下了四皇子胤禛,而这一年应该是皇帝继后钮怙禄氏驾崩之年。
可是当系统在康熙十八年真的落在了德妃身上后,001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本该死的皇后依旧还活的好好的,似乎这小世界的历史只是围绕着继后不再改变,而其它的像是仁孝皇后依旧还是死了。
另外一面的事情发展更是诡谲,皇后抱养了四皇子,皇贵妃与德妃之间是恩怨情仇不少。本该是皇贵妃因为喜欢乌雅氏的伶俐,也变成了佟玉娆厌恶这样一个惺惺作态的包衣奴才。
乌雅氏甚至是被皇后保下来的,在永和宫也是皇后一手安排的。似乎那个动乱的康熙十六年,对于皇后钮怙禄来说是没有影响的。001为了自己的计划,自然是不能袖手旁观。于是便设计让乌雅氏再次得到了皇帝的关注,甚至得到了德嫔这样一个晋封。
不但是如此,为了自己将来,也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更是给了乌雅氏莫大的好处,作为与天道相互抗衡的存在,手中的药物自然都是极好的,令乌雅氏生下了皇子这样的东西,自然更是有不少。
但是代价也是随之而来的,在乌雅氏怀着身孕之时,作为一个寄存者对于外界是没有任何感知的。这也是天道的高明之处,天道的意义再与一切因果都是随机而动的。大道无疆,尤其是在于皇后对上之后,001更是在很多的时候遭到天道的压制。
作为一号体,为了执行自己的任务,有时候不择手段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皇后给乌雅氏下药,一号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察觉出来。等到发现六皇子时身子娇弱后,这件事一号已经不能找到蛛丝马迹了。这就是因果,这件事已经是揭过去了因果也随之消散。
而当乌雅氏要给皇后下药,也是抱着一种试探的心态默许了。这一次皇后也的确是栽了跟头,然而皇后的反击才是最狠毒的。皇后这样的狠绝手段,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作为一个先知着看着事情的发展都是向着自己不知道的方向发展,一号对于自己的任务还是不能放弃。
在清史稿中对于钮怙禄皇后的记载,皇帝的起居注是有些记载的。而这些也是一号选择目标的参考,皇帝的四皇子胤禛乃下一任的皇帝。而德妃作为四皇子的生母,就是以后的皇太后。这样的女人,在后宫之中不论是手段,还是计谋那都是不弱的。身体情况也是极好的,若非如此又怎么会活到了康熙六十一年。
只是,一号不知道如今的世道已经在改变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一哈如今已经不能判断了,说到底也还不过就是一个机器罢了。
事情的发展一旦是脱离了那些设计好的程序以及轨道,机器又是如何能够与人随机应变的智慧比较呢?!七公主自打从胎中带出来的病根,早已经是令德妃有了一个准备,当然德妃虽然是明白这些话的,但是对于皇后下毒这件事德妃到底还是心中暗记。
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德妃生下的公主还是夭折了。从六月出生到八月早夭,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这一切改怨很谁呢?皇后,皇后自己也不过就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人是能够做到一个圣人的样子,对于要杀害自己的敌人还要做到什么宽宏大量。
责备德妃?这入了后宫的女子谁又不是为了这漫天的富贵荣华,或者是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呢?或许,真的就是自己的命不好,偏偏今生投胎就投在了帝王之家。既然是如此,那真的是不如做一个寻常家的女儿来得好。
“小公主早夭,按照惯例来就是了。责令内务府协助宗人府查办好此事便是。”皇后做了自己职责应该做的事情,已经是尽心了。德妃此时尚且还在永和宫中养病,自从七公主早夭病逝之后,这德妃一直以来都是缠绵病榻的。皇后虽然是没有可以关注德妃,但是永和宫有动作,倒也是令皇后知晓一二的。
皇上一贯都是忌惮皇后擅权的,如今又是皇帝在派军出征琉球之际,皇后自己也不会是傻到真的就是说将自己的把柄交给皇帝。自然皇后也不愿意令皇帝猜忌和怀疑自己,反倒是如今皇四子胤禛,皇后不得不再费两分心思在胤禛身上。
皇后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与胤禛母子之间就走到了如今的地步。胤禛对于自己有了疏远,皇后是明白的。可是前些日子,因为皇贵妃以及德妃的事情,再加上皇帝北巡之后都带回来的些女子。在西六宫安置的卫氏生下的八皇子胤禩养在惠妃身边,这些事件件都足以令皇后斟酌和小心谨慎的理一理。
胤禛也是五岁了,皇太子当年五岁时皇帝做的事情,皇后至今还是记得。如今转眼也是好些年过去了,皇后想着如今这段母子关系,想要挽回只怕有些事情还是应该说一说了。皇后想到再过个几年,皇帝只怕是更加防备皇太子与自己接触,如今对于东宫的关心或许是令皇帝有所察觉。
不然怎么养在自己身边好好的胤禛,就这样的要疏远自己呢?不过,就算是如此,正值战争时期。皇帝就算是有心想要做些什么,为了不分心皇后想,皇帝到底还是不会真的就从国事上分心,虽然是东宫已经在御门参政。但是,到底皇帝还未到而立之年。
“如今,正是郑氏大乱之际,也是收回琉球最好的时机。众位卿家可是有些什么好的建议?”坐在大殿之上,皇帝看着一干站立的文武群臣们,嘴上问着意见实则自己心中也是有了思量的。
皇帝从登基开始便一直在乾清门听政处理朝事,乾清门虽然是前朝和后宫之间的一道屏障,但是更多的是。当年皇帝年幼,虽然是由先帝亲自任命的四大辅臣,但是不得不说昭圣太皇太后从旁辅政也是极其有必要的。至少,当年在乾清门之中昭圣太皇太后的慈宁宫距离此处是一点也不远。
故而,太皇太后与皇帝在此处听政,再到皇帝自己亲政之后,在乾清门或者是太和门听政已经保留下来了。自然,皇帝御门听政更多的,还是在乾清门之中。皇帝辰时听政,在乾清门之中内设宝座,之后就是六部满汉尚书一次报备六部诸事。
不过这一次,事情从急。所以皇帝召见了六部之中的,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以及工部尚书。作战向来都是兵部和户部以及工部三部协同的。只是如今琉球事情,又是与以往不一样了。皇帝需要有吏部考核的人,前去琉球招抚郑氏一族。毕竟,招安了郑氏对于皇帝来说,这是利大于弊的。反清复明的势力,只怕也是会消亡不少。
当年,多次招抚郑经,只是郑经非要按照朝鲜的藩国待遇来作为谈判的条件,皇帝自然是不会答应的。琉球一直被看作是整个华夏的一脉,又怎么能够与那些藩国是一样呢?结果不欢而散,皇帝下令福建,江浙沿海居民后退五十里,不得与郑氏通商买卖。这样的闭锁策略,就是皇帝为了能够令郑经尽早投降所制定的。
只不过,还没有等到郑经投降,三藩之乱爆发。皇帝便再也没有经历收拾郑氏一族,反倒是郑氏在琉球偏居一方到也是躲过了一劫。如今三藩已经平定了,皇帝自然就不用再有所顾忌。为此,皇帝甚至是启用了施琅。
这施琅本来是郑芝龙手下的一员猛将,在郑芝龙投降了清朝之后,清军之中的统帅便借着这个时机,自称是接下了郑芝龙的口谕,要求招降郑芝龙的部下。
清军统帅博洛利用郑芝龙的声望招降其旧部,“奉郑之命降清的有武毅伯施福、海澄伯郑芝豹和部下总兵十员,兵将十一万三千名”。就是如此的一个诏令,就真的就是招降了不少的郑芝龙旧部。郑芝龙之子郑成功为此是损失了不少的部下,这样一来与清兵之间数量一比较,更是少了。
施琅被迫的投降之后,李成栋奉调由闽浙入粤时,施福率施琅梁立等及五千兵马随征。自古兵将就是听从军令的,在扑灭顺德县“海寇”和镇压东莞、增城地区的张家玉抗清义师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施琅自己本就是福建泉州一脉,与泉州郑氏也是有着莫大的渊源的。
施家祖上虽然是有过官职,但是奈何都是南宋前朝往事,待到施琅祖父这一辈之后,家道中落自然是毫无悬念的事情。但是即便是如此施家也还算是良田几亩,算不上是钟鸣鼎食之家,但是到也是吃喝不愁了。然而,若是家中有一个败家的人,那又该是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