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七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六十余级,溺水死者甚众。
这一次杀害的,就是真的罗刹人。每两年一次的围剿,驻守宁古塔的清军,厌烦了。皇帝也是感到厌烦,罗刹人总是死灰复燃。
只不过多年来的威慑也不是没有用处的,至少在雅克萨盘踞的罗刹人已经是逃跑殆尽。能够赶净杀绝自然是最好,可是偏偏就是杀不绝。
“臣有本要奏,罗刹人在雅克萨实在是穷寇。既然是穷寇,故而微臣认为就可以是莫追的。”
“昔年上书者,称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可是为臣以为,边界多年边患危机,并非是围剿就能解决。”
一时间,朝廷中议和或者是征战的两派,闹得不可开交。一派是主战的,一派是主和的。
主战一派的人给出了四点意见,首先黑龙江沿岸的雅克萨之城,是据守东北的要塞。
不论是对于以后的高丽,还是如今的罗刹国,都是必经之地。从西伯利亚南下,还是从蒙古越过,必然要经过罗刹。
其二,雅克萨是皇族龙兴之地,若是连祖坟都丢了,越过山海关后的罗刹人可以直捣皇家老巢。
皇帝连自己的江山都坐不稳,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用处呢。
而因为有了主战一派的话,主和一派自然是也有自己的应对之策。
“臣不以为然,陛下难道是不记得,每一次从宁古塔派兵遣将也是需要一番附议。黑龙江边防是没有驻兵的。”
就是因为要从宁古塔派兵,所以从宁古塔征调的粮草也是因为时常短缺,所以给用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粮草没有率先到达战场,对于用兵之人来说这就是大忌。用兵最忌讳的就是士气不稳,而粮草这件事恰好就是其一。
“这二来,从宁古塔传来的消息,却是在雅克萨的罗刹人不多。但是,为何罗刹人一直如野草一般,永不衰退。”
除了侵占了雅克萨之外,在雅克萨罗刹人已经能够耕种自足。雅克萨在冬季短缺粮食的时候,都是罗刹人与尼布楚人互通有无。
尼布楚人并非是隶属大清,除了尼布楚人还有高丽人。可以说,为了能够在雅克萨站稳脚跟,罗刹人做了不少的事情。
尼布楚人因为不属于大清,所以与大清子民不一样。作为黑龙江流域的人,尼布楚人不厌恶罗刹人。反而是觉得,罗刹人能够与自己贸易也是不错。
要知道,尼布楚人居住的地方是更加的严寒的。尼布楚人也是因此擅长狩猎,而易货的东西就是粮食与皮毛。
“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边民不安。不用我多说,想必诸位大臣都是知道的。”
最终,顺治皇帝被主和一派说服了。但是,驻守宁古塔的将军,还需得派出士兵严格的监视雅克萨的动作。
直到顺治皇帝驾崩,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不过,在顺治皇帝临朝的后几年,作为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阿列克谢一世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沙皇内部之间,先皇后与现任皇后的家族,为了下一任沙皇的继位人选,斗争不断。
沙俄帝国内部的自我矛盾,这是的上升,反而是让雅克萨能够更好的得到缓和。大清帝国,与沙俄之间似乎是建立了某种默契。
双方彼此之间,维护着某种默契。这一切,直到康熙二十年。
罗曼诺夫王朝因为下一任沙皇之位,整个皇室闹得不可开交。而十年的三藩之乱,也令玄烨这个大清的帝王没,有一点心思去处理比危机国之根本还要微不足道的雅克萨叛乱。
三藩之乱结束后,玄烨开始在辽东一带调兵遣将。其中有策略如发兵扼罗刹人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
宁古塔守军侦察地形敌情,同时派兵割掉罗刹人在雅克萨附近种植的庄稼,使之自困。
随后皇帝东巡祭祖,手书信件给蒙古贵族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俄人的贸易。
都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些年沙俄在边疆十余年,早已经扎根此地。玄烨想要凭借着一点兵力就消除隐患,无异于天方夜谭。
所以,当意识到大清帝国的皇帝已经开始着手对付自己后,驻守雅克萨的维果夫下令前往瑗珲,定要让大清皇帝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维果夫率兵窜至瑷珲劫掠,驻守瑗珲的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罗刹人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
解决了三藩,皇帝知道任由罗刹人发展,就是胆怯以及作茧自缚。所以为了困惫和封锁如今在雅克萨的罗刹人。
屯戍要地,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玄烨决定调乌喇、宁古塔兵一千五百余人往黑龙江城一带驻扎爱珲、呼玛尔。
次年七月,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军进驻额苏里。九月,确定在爱珲筑城永戍,预备炮具、船舰。
同时派乌喇、宁古塔兵五六百人、达呼尔兵四五百人,调往爱珲一带;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
康熙二十四年本该是一切尘埃落定,歌舞升平的时候,然而事实上却并非是如此。
因为有了罗刹人百折不挠的折腾,最终在皇城之中的玄烨帝,给了彭春建功立业机会。
皇帝给了彭春机会,彭春这一员大将也并没有让皇帝失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康熙二十四年四月,清军约三千余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皇帝下令正式向雅克萨进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罗刹人头目托尔布津发声通牒。
维果夫因为早先的失败,已经不能再立足于雅克萨。
此时的雅克萨城主已经是换人,托尔布津恃堡垒坚固,有兵五百余人,炮三门,鸟枪三百余支,拒不从命。
于是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
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
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清军赶走已经投降并且是伤亡惨重的罗刹人后,平毁雅克萨城。
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瑷珲、墨尔根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其后又派当地达斡尔、索伦族头人随时监视敌情变化。
皇帝知道蒙古一直在自己背后小动作不断,但是毕竟问题不算大,如今还需要用到蒙古。
皇帝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为了能够安抚蒙古,皇帝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沙俄军贸易,以封锁罗刹人死灰复燃的机会。
随着皇帝书信一同前往蒙古的,还有数不清的瓷器,金银之物。既然是安抚,自然是要,给一棍子,然后给一个甜枣的。
断绝了蒙古与罗刹人的机会后,皇帝令萨布素率部在瑷珲筑城永戍,并和家属一同进行屯垦。
瑗珲城到底是比不上重兵把守的宁古塔,毕竟从罗刹人抢掠瑗珲的选择就能够知道,瑗珲的守兵究竟是多么的松懈。
因为有了上一次的偷袭事件,瑗珲城反而是因祸得福了。多年的滋扰,因为皇帝向瑗珲驻兵而得到了解决。
在皇帝向瑗珲驻兵之前,瑗珲只有一座方圆三十的城池。之后瑷珲守城在皇帝命令下筑起黑龙江城,作为前进基地。
就在皇帝军令之中,清廷修成从墨尔根到雅克萨对岸总计近三十站,全长一千五百里的驿站。
除了加强瑗珲,同时辽东还建立了黑龙江水师,建造了五百余艘战船和运输船,存储军粮七千石,足够从宁古塔征调的三千兵士食用三年。
皇帝此次可以说是真的就是下定了决心,要一举除掉这个侵占自己国家的毒瘤。
康熙皇帝最终是得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能够在攘定了内乱后,安抚外忧。这一场在雅克萨开始的战争,沙俄的帝王也好,大清的皇帝也罢。
大家都知道,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康熙二十一年,沙俄的年轻沙皇,费奥多尔三世因为体弱所以死了。
费奥多尔三世是上一任沙皇的前一任皇后的子嗣,费奥多尔三世还有一个继母也是如今的皇太后。
皇太后看着年轻的沙皇死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将自己的儿子拥立为新一任沙皇。
皇太后的家族纳雷什金家族拥立十岁的彼得为新沙皇,由娜塔莉亚皇太后摄政。新一任沙皇,就是彼得一世。
然而,作为费奥多尔三世,这个沙皇并非是没有嫡亲弟弟的。按照规矩,怎么着也不能是彼得一世这个异母弟成为沙皇不是。
感觉自己被侵犯权益的,彼得同父异母姐,费奥多尔三世同母姐,年富力强的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娃女大公。
不满意这样的结果,所以在索菲娅大公的煽动,彼得的两个舅舅。就是皇太后娜塔莉亚的弟弟们,被杀害。
而年轻的女大公将自己的同母弟,十六岁的伊凡立为第一沙皇,是为伊凡五世,而彼得只是第二沙皇,是为彼得一世。
索菲娅大公知道,自己不能得寸进尺,能够为弟弟争取到这样的结果已经是几方妥协的结果。
“本大公若是不争,若是伊凡不是沙皇,那么待到彼得成为了真正的沙皇后,我的命运就只有被流放或者圈禁。”
既然如此,为何不放手一搏。至少,放手一搏,还有活命的机会不是。
能够得到如今的结果,索菲娅也是满足了。
伊凡体弱多病,为了将来的自己,索菲娅不得不将彼得保护起来。如此一来,索菲娅便成为了所有上层社会的位居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