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能够在西苑看一看园林美景,已经是一件美事了。下江南耗费的是国库,臣妾怎么能够成为如此以玩乐为主的人?’
皇后站在如今的畅春园北面,看着如同江南烟雨一样的青湖,心中晃神想到的居然是康熙七年的旧事。
当年,皇帝带着还是后妃的皇后前往先帝爷修建出来的西苑。这样的美景,就像是皇后在诗文之中见过的景色一样。
虽然是没有去过江南,但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烟雨楼台的景色,皇后还是能够想象出来的。
况且,八月的京师大雨过后的御花园湖面上,也是一样的烟雨朦胧。
只是,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皇后已经学会了辨别皇帝的所有话。什么话,是真的。什么话,是敷衍的。
与其说是皇帝因为皇后修建了畅春园,不如说是皇帝自己如今另有打算。虽然,这个打算皇后自己不知道,也至今没有猜透。
“娘娘,陛下说娘娘入住畅春园的清溪书屋。”
皇后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一坐畅春园,以南北东三面为格局坐南朝北。
北面是美景,东面是皇帝以及后妃的院落以及大殿。南面是皇帝避喧听政之处,也是设立了侍郎侍中以及内侍司的地方。
此时此刻皇帝正在南边的另外一处地方,接见皇太子的侍从官。
皇太子出阁之后,皇帝准许皇太子在文渊阁设置筵席讲解。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
经筵之制虽于宋代已形成,但形式并未固定,非但历代有异,即一代之中不同君主实行情形亦不尽相同。
以明代为例,初无定日,亦无定所。
明初诸帝勤政好学,讲学虽未制度化,但于圣学犹无大碍。
英宗以冲龄即位,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柄政,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上疏请开经筵。
始制定经筵仪注,每月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三次进讲,帝御文华殿,遇寒暑则暂免。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或四或六,每伴读十余遍后,讲官直说大义。
惟在明白易晓,日讲仪式较经筵大为简略,或称小经筵、小讲。
经筵讲学自此制度化,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大清虽然是异族,但是自顺治皇帝起就已经明白要是治理天下,非儒家儒生不可。所以,科举取士,重用汉臣这两点,两朝皇帝一直没荒废。
作为未来的帝王如今的储君,皇太子的教育是皇帝关心的重点也是当之无愧的重要事。
皇太子出阁之前熟读儒家的四书以及《书经》。五经之中皇太子尚且只完成了一点,自然出阁之后还是要皇太子受教。
作为太子讲官尹泰、汤斌、徐潮等为胤礽讲解《诗》、《周易》、《春秋》、《礼记》。
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
四书五经既然是儒家大作,自然就是有其道理的。而这一次,作为詹事府的人,前往畅春园,也是为了皇太子而来。
“微臣以为,皇太子应该也是随陛下一道,在畅春园学习。”
詹事府隶属于皇太子的侍从官一行,不过因为是有太师担任詹事府詹事长官,所以倒也是有资格觐见皇帝。
“这件事,拟定奏折呈上来便是。”皇帝要处理皇太子的事情,皇后也只能搁置在一旁。
“娘娘,太医的药真的是没有一点用,娘娘要不我们换药吧。”
画扇看着被撤下去的芍药,想到了佟贵妃交代的任务。往德妃如今用的药中,下了另外一味药材。
当归,本草纲目以及神农草药都有记载,无毒活血之效。可是与附子相克,若是两味药融合在一起不但无药效,反而是能够杀人无形。
“陛下,真的不能怪玉娆心狠。当年若是没乌雅氏替代了妾身,也就不会有了如今的这么多事情。”
“玉娆只是,想要将那些错误全部都归正,只要乌雅氏死了,你我一定能够回到我们早些年的恩爱之中。”佟玉娆心心念念的,都是德妃死。
画扇听从了命令,自然要贯彻到底。可是德妃也不是傻子,如今用了太医的药病情不但是没有缓解,如今更加严重。
“记住,你在这一年会有大凶。若是不能度过,你就只能是一死,要是度过了,今后你还有三十年可以活。”
想到一号当初离开自己,给自己的那颗药丸。德妃想到自己将它装在了金瓶之中,放在了自有自己可以找到的地方。
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自己身边的谁,动了手脚,可是德妃还是一点不敢轻易的放心。
“你们出去,本宫要休息片刻。没有传召,不得入内。”将人全部赶出去后,德妃拿出了金瓶。
这金瓶只有三尺,可是却是一个宝贝。是乌雅氏家族的传家宝,早些年任内务府总管时,德妃的珐玛从皇宫之中拿出去的。
如今兜兜转转的,居然会反而是留在了德妃手上。“这颗药丸珍贵,不是万不得已你切记不要服用。”
“虽然是能够根除百病,但是余毒却难以清除。”娘娘若是服用,倒也是没有什么。不过,亏空的身体却只能慢慢的调理了。
“既然是如此,那么若是本宫怀皇嗣,会有影响么?”德妃永和宫自然是有可用之人,太医院的三等太医何尝,虽然不是医药世家之人。
可是乌雅氏于何家有恩,何家也是郎中之家。所以到了如今的何尝,因为乌雅氏的缘故,入宫成为了一个太医,就是为了报恩而来。
如今这是德妃第一次将何尝启用,“无碍,娘娘大可以放心的。”何尝把脉过后,确认了德妃三日前服用的药丸真的有效。
德妃已经亏空了三个月的身子,如今已经有了好转。况且这时正是三月,若是有幸得到皇帝垂爱,生下皇嗣就在明年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就好,你自己要千万小心,切莫暴露了。”德妃交代了一番后,安排了画扇以及柳琴查探自己药物经手的究竟有谁。
“德妃娘娘的身体如今在好转,陛下的意思是?”
“将人送到畅春园的桃园吧。”皇帝如今正对于章佳氏是宠爱,这几次的侍寝之后,皇帝都准许了章佳氏留下子嗣根。
康熙二十六年又是三年一次的大选,皇后人在畅春园的书屋之内,依旧还是要为皇帝选妃。况且,如今大皇子也该被指婚了。
皇后不知道的是,清溪书屋会如此的奢华,因为皇帝在畅春园内修建了两处清溪书屋。就连题字都是一样的,只是皇后这一处是元章殿。
坤,元亨,含章可贞。皇帝主乾,皇后为坤。皇天后土,皇后的元章殿皇帝也是费劲了心思的。只是,皇后如今没有往深处了想。
“既然陛下宠着章佳氏,你们就派人多对胤祥皇子上心些。毕竟,也不知道将来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
皇后要与惠妃商议,大皇子的大婚礼制,对于皇帝的所作所为能够关注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只要庶妃你有心,如今陛下这般的宠爱着娘娘,一定会在以后更加宠爱娘娘你的。”
“如今后宫之中能够得到陛下宠爱的,就只有庶妃您一个人了。这是无上的荣耀啊。”
……
“如今适龄的女子,上三旗的虽然是不多,但是适合大阿哥的也是不少。只是,本宫能够做的就是将这些姑娘列举出来。”
“至于陛下是如何想的,本宫不知道也不能干涉。不过,若是惠妃有特别中意的姑娘,告诉本宫一声也是无妨的。”
元章殿仿照皇宫坤宁宫的规格来建造的,所以皇后依旧还是在前殿接见了惠妃。“一切,但凭皇后娘娘做主。”
惠妃自己去年就已经选过了,上三旗的姑娘都是家世出挑,人也是不错的。
伊尔根觉罗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另据《黑龙志稿·氏族》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
伊尔根觉罗分布较广,世居穆溪、嘉木湖、佛阿拉、叶赫、兴堪、撒尔湖、瓦尔喀、胡纳赫、雅尔古、乌喇、松花江、阿库里、哈达、汪秦、讷殷江、斡珲、鄂谟、长白山等地。
如今惠妃看上的是户部尚书科尔坤的嫡女,户部尚书掌管国库。乃上三旗正黄旗人,天聪年间伊尔根觉罗氏携族人归来,投靠太宗皇帝麾下。
因此这一支被编入了满洲正黄旗,伊尔根觉罗氏这些年算得上是皇帝的心腹之臣了。
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胸无点墨的人,而户部尚书虽然不是科举入仕,可是好歹也是文臣。而且科尔坤的嫡次女的胞姐,是郑亲王长子的侧福晋。
“皇后娘娘觉得,伊尔根觉罗氏如何?”惠妃看了看秀女的庚帖,将户部尚书嫡次女特意挑选出来了。
“惠妃以为如何?若是中意此女,本宫倒也是觉得配上大阿哥是不错的。”大阿哥胤褆身为长子,虽然是庶出的,可是到底是大皇子。
若是大阿哥的嫡福晋的身份低了,皇家的颜面也是不好看。可是身份也不能太高,皇太子如今还没有娶妻。
大皇子的福晋将来若是压太子妃一头,这更加是令皇太子颜面扫地。“惠妃若是看好了,给本宫说一说这户部尚书家的五格格为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