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公主下嫁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63,468

  并且派遣理藩院司员、笔帖式等到漠西等地区管事,定期更换。

  若是像顺治皇帝一样要许配公主给蒙古王公,理藩院还是办理满蒙联姻事务。

  凡遇皇帝下嫁公主、指配额驸之事,理藩院会同宗人府办理。

  最后理藩院要管理蒙古各旗会盟、划界、驿道及商业贸易事务。只是,这些事情都是早些年的了。

  到了顺治皇帝年间,其实有沙俄人的使者来过京师的。

  顺治十三年,沙俄国派遣巴依科夫使团到达京师皇城。这是沙俄帝国使节首次到达清朝首都,皇帝派理藩院官员负责接待。

  顺治十三年的史记上,以及皇帝起居注上记载。

  “有蛮夷之人,钦慕天朝上国,前来朝贺。奈何,此国人蛮化未开,非礼仪之邦。言语粗鄙不同,衣着简陋如同乞儿。”

  “上召见使臣,问何处为沙俄,使臣答言语不详。北极蛮荒之地为国,乃上三卿大臣汤若望所言也。”——《顺治朝历》

  还有流传更广的版本,是市井之间的话。

  “你是没有见过,这沙俄的使节居然是如此邋遢。不修边幅也就算了,一个个的身高八尺,就像是东边的夜叉一样的。”

  “张二,你的话就错了,这分明就是夜叉。你见过谁的眼睛是黄色或者是蓝色的,实在是吓人。”

  “王四,你这话又是说错了,这分明就是精怪,这中原大地你见过红色头发的人?”

  总之经过茶肆酒楼的时候,顺治十三年上演过的一幕,在康熙皇帝临朝期间再次上演。奇装异服,已经不能形容罗刹人。

  “行了,走吧,只要将人送到了驿馆就可以了。明珠大人自然是会去处置的,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你我能够管的了。”

  当年因为礼节,言语的问题,理藩院与沙俄的使臣完全就是鸡同鸭讲。最后因为,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的,三跪九叩对于沙俄人来说。

  实在是做不大,滑稽的很这是一个,不能满足的要求。最后,一个月的京师之行,连皇帝的容貌都没有见到便打道回府。

  况且,通商以及派遣使者这些要求,顺治皇帝一概要再三斟酌。而就在和谈期间,罗刹人还是在尼布楚一带抢夺物资。

  因此,皇帝接到情报后,将沙俄使臣全部驱赶出中原大地。

  虽然两国邦交是不了了之,但是中华与沙俄之间的外交往来,依旧还是在顺治十三年这一次,被载入史册。

  这一事件标志着大清与沙俄外交往来的开始。

  康熙二十二年,针对沙俄对辽东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由黑龙江上游扩展到中下游地区和额尔古纳河东岸的行径,玄烨下令理藩院具文沙俄,要求予以解释。

  中原人一向是喜欢,先礼后兵,于是玄烨这个大清的皇帝也学会了这一套华而不实的东西。

  ……

  “臣以为,吏部尚书明珠大人前往,最是合适的。”这件事是有迹可循的,顺治十三年明珠当时官职虽然不高,但是还是有幸被皇帝选中。

  明珠因为顺治皇帝的意思,便成为了迎接沙俄特使的一员官员。只不过,当初的纳兰明珠,身份地位都不是如今这样的。

  作为一个五品的侍郎,纳兰明珠也仅仅是能够站在当时的钦差身后罢了。可是就这样,也成为了索额图一党攻击的把柄和借口。

  索额图作为皇太子的党魁,身边跟随的,除了是赫舍里家族的人,便是另外有一些与赫舍里家族有姻亲的。

  当然,索尼这个三朝阁老也不是白做的。这些年索尼积累的人脉,全部被索额图所接手。像是兵部,工部,刑部以及户部。

  六部之中就有四部是与索额图关系密切的,只是也是因为这样的拉帮结派,令皇帝心中反感。

  “臣以为,明珠大人乃内阁大学士,一定是更加的了解罗刹人。所以,臣附议贺大人的提议。”此时说话的,是东阁大学士何仑。

  纳兰明珠这一次真的是众望所归了,似乎就算是不让明珠去,都是不行的。

  “诸位卿家既然都觉得明珠可行,纳兰明珠接旨。”

  这一次,前往理藩院的沙俄使臣,得到了摄政女王的特意叮嘱。

  “中原皇帝用兵比我们多,所以这一次若是能够和谈最好。若是不能和谈,也要尽量的拖延。明白了,那么便去吧。”

  索菲娅摄政女王派出了士兵,越过了大高加索山脉,向着黑海的土耳其王国前进。此时,国内的用兵陷入了僵持阶段。

  若是沙俄不能像雅克萨派出士兵,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丢失在雅克萨的领土。

  这是索菲娅不愿意看见的,沙俄在辽远的西西伯利亚的寸土,都是来之不易的。

  所以,这也是这一次再被打败之后,索菲娅第一个派出了使臣的原因。

  至少也要拖牵个一年半载,给雅克萨的士兵,取得一点整顿的机会。

  这一次,沙俄使臣的态度很显然不但是客气了,而且态度也便了。最后到底是因为有事相求,所以姿态要软些。

  “大使先生,再一次见到你,鄙人很开心。”康熙十五年,其实有沙俄特使前往中原。

  只不过,不是为了雅克萨的事情,而是因为在蒙古边疆之地,一直有汉人与沙俄人做生意。

  像是买卖皮毛,瓷器,茶叶,丝绸这些东西。从沙俄再一次转手后,贩卖到欧洲,可以再让罗曼诺夫王朝的商人,赚上很大一笔钱。

  但是,作为皇帝,玄烨自然有自己的考虑。汉人与沙俄然互通有无,那么蒙古人自然也是可以的。那么,一旦是蒙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那么,大清与蒙古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依附了。到时候若是反叛了,蒙古人,与吴三桂勾结那么自然是令大清雪山加霜。

  所以,康熙十五年,玄烨吸取了教训,将南怀仁这个会沙俄话的传教士派遣作为翻译官。

  “哪里,能够为使臣翻译是我的荣幸。传达主的教诲,聆听主的圣音这是主的恩赐。如今,这一切都是主的安排。”

  南怀仁虽然是与汤若望一样,在中原传教,但是与汤若望不一样的是。南怀仁更加偏心于自己的国家,拥有耶稣的地方,南怀仁格外的恩厚。

  当初,皇帝一心为了三番担忧,所以对于雅克萨这件事本身就不怎么的看重。而沙俄前来,为了只是贸易。

  “当年的合约,倒是多亏了先生你。”作为当年大使团的一员,虽然这一次领团的不再是尼果赖,但是契科夫是当年的一个成员。

  尼果赖在达成了目的回到斯科后,因此被沙皇重用。之后便被提拔到了圣彼得堡,如今因为要再一次访华,所以当年一行人得到了摄政王的重视。

  对于契科夫来说,这一次真的是时来运转。

  因为尼果赖已经年老了,但是契科夫不是的。千里之外的路途,对于契科夫来说不是什么问题,想着回到莫斯科后自己的官爵。

  契科夫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能够更好的达成这一次和谈的决心。

  “大使有信心是一件好事,只是以后再中原我只怕是不能帮着大使了。”这个时候,因为早些年被鳌拜等四大辅政陷害。

  所以南怀仁早已经身体被亏空,能够活到现在已经是很不错。拖着病体,明珠将南怀仁叫到了理藩院。

  当年汤若望的传教士一案,整个京城闹到沸沸扬扬,也是在这个时候南怀仁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原人来说。

  其实还是一个异类,皇帝对于自己更多的还是利用。虽然,自己却是是一个有用的,可是若是没有了用处,那么自然就是不必被重视。

  中西历法之争,由来已久,吴明煊早在顺治十六年便上疏举报汤若望天算错误,结果反落了个“诈不以实”的罪名,险些被判了死刑。

  而吴明煊与汤若望之间的历法之争,其实更多的确实对于皇帝的信任的争夺,以及汉人在皇帝跟前颜面的问题。

  所以,就算是被皇帝下令,吴明煊被囚禁,可是汉人士子怎么甘心,自己千年来在朝堂上的地位被取代。

  况且,汤若望算是个什么东西。在崇祯皇帝时期,也不是没有这样新旧历法的争议,可是从来都是自己的胜利。

  所以,吴明煊事件算是彻底的拉开了洋人与汉人之间的斗争。

  前两年都还是小打小闹,顺治十五年汤若望受一品封典,耶稣会传教士影响因而扩大。一时各地教徒增至十万人,终于引起更大的冲突。

  知道顺治皇帝信佛家的喇嘛,也知道顺治皇帝觉得汤若望是真的有本事。所以,汉人士子不再状告给顺治皇帝。

  但是所谓厚积薄发,制定旧历法的人在积蓄自己的力量。

  康熙三年,杨光先复上《请诛邪教状》,经议政王会议,翌年以数条罪名判处汤若望等人凌迟处斩。

  杨光先言汤若望等传教士有罪三条: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

  正好,遇见了一个与杨光先等人一拍即合的鳌拜,这一次汤若望就是九条命也要元气大伤。

  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朝堂上康熙皇帝玄烨,虽然不如自己的皇阿玛那么重视汤若望,但是也不想就这样轻易地屈服给了鳌拜。

  于是在乾清宫里,关于汤若望一案,皇帝再次审核。直到,避无可避皇帝不得不屈服。

  最后的定论,就是判汤若望,以及钦天监官员,翌年三月十六日处斩。

  “廷议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皆凌迟处死。”

继续阅读:第166章 汤若望一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