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府中跟着四福晋陪嫁出来的老嬷嬷,就是青桐的额娘安排来给青桐提点的。在宫中因为费扬古已经死,所以乌拉那拉氏在宫中依靠少之又少。
“嬷嬷这一切我都是明白的,你也不必担心了。不过就是一个侧室,皇后娘娘如今为我打算,爷也是敬着我的,我还怕什么呢?”
康熙三十二年四月,皇太子开始将第二个侧福晋李佳氏,接进了自己的翊坤宫,大皇子紧接着又听从惠妃之命,将汉军八旗镶白旗的郭氏接近了自己的宫中。
“福晋,爷说后日就该与三皇子一起,前往曲阜,爷交代福晋收拾好行李。”今日正好是胤禛侧福晋入府的日子,作为正室夫人,青桐此时待在自己的寝殿之中。
“知道了,你且下去吧。”与胤禛大婚如今也是快两年了,青桐自己对于胤禛如今虽然是算不上情啊,爱的。但是到底还是将这个人,放在了心上。
如今,这胤禛身边将会有一个,比自己更加年长比自己更加成熟的人出现。青桐心中有些不知所措,还有些不情愿。
两个人的之间,已经是有了默契了啊。
但是青桐还是接受了,在府中青桐就知道,今后自己要做的就是争夺。一个大臣的府中,尚且姨娘侍妾不少,那作为皇子自然是更多。
压抑心中的酸涩,青桐还是开始对着胤禛交代的事情,一点点的打理起来了。一个正妻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将后宅打理好不让自己的丈夫,在外操心。
夫妻之间,是就算没有情爱作为支撑,但是一旦是成家了,结婚了,就应该将属于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
翌日,已经在李氏屋里休息了一晚的胤禛,因为皇帝的圣旨,与三阿哥胤祉一同从京师出发,前往齐鲁曲阜。
孔庙一直是天下儒生的圣地,尤其是明朝嘉靖年间之后,更胜。所以就是皇帝有心不重视孔子,但是孔家嫡孙的世袭衍圣公一职,从顺治皇帝登基后,到如今依旧百官文臣之首,还是孔家人。
孔庙五年一次的维修,如今康熙三十二年,正好是五年一次的维修的结束。所以朝中大臣上奏,请皇帝准许皇子前往孔庙,代替天子祭拜。
大婚之后,虽然三阿哥四阿哥,依旧还是在上书房行走。但是更多时候,两个人都是在皇帝跟前,随着两个兄长为皇帝办事了。
“如今衍圣公虽然是不在朝中,但是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如今孔庙已经修缮,还望圣上能够派出皇子前往。”
对于文臣来说,尤其是汉人。天下尊崇的事情,除了皇帝当属是祭拜孔子。天下儒生自出儒家,都是以孔子门生为豪。尤其是是齐鲁一地,从汉朝自大清,期间一千多年,都是如此。
所以,这一次朝中文臣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自然就是要为孔家说尽好话的。皇帝重视孔家,就是皇帝看重儒家。皇帝重视儒家,就是重视儒生。
同坐一条船,所以同舟共济这是天下儒生最好的写照。
虽然第二日四阿哥就离开,作为侧福晋尤其是同时年长了自己的夫君,以及正室夫人近三岁的李氏,依旧恭敬的向青桐行礼。
“不知,福晋可是起身了,妾身来伺候福晋用膳。”对着正室夫人身边的奴婢,李氏也是明白要客气。
所以在这个是询问的话,李氏都是轻言细语的。“侧福晋,福晋这个时候只怕是还没有起身,不如你在外间稍稍等候一些?”
跟在青桐身边的奴婢,虽然是不想自作主张,但是李氏本就是一个侍妾而已。所以这个时候,就算是被怠慢了,也无非就是忍着。
“外间这是怎么了?”青桐一向是起床比较早,尤其是今日还是四阿哥离开的日子。所以其实青桐是起身,将胤禛送出了二门的。
如今还在床上,也不过就是因为四更天起床,所以这个时候睡个回笼觉。皇后不会亲自抽出一天或者几个时辰见一个侍妾,所以自古侧福晋就没有被接待的惯例。
不说是皇后了,就是德妃身边,也不见得就是要让李氏去。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太子的侧福晋,有些时候皇后还是会见见的。
所以这个时候,青桐睡过了回笼觉之后,此时正好是清醒。“无非就是侧福晋,来给主子请安罢了。”
说起来作为青桐身边的奴才,自然是知道已经是卯时了,给福晋请安问好。这是哪家的规矩?福晋一般是在卯时之前就起身了。
要伺候福晋,难得不应该是在卯时之前,就早早的伺候么?说是请安也不懂规矩。要鸳鸯来说,就应该将李氏晾在一边。
“行了,这也是有些时候了,让她进来吧。左右府中如今也只有是两个庶妃,一起立规矩吧。”青桐也不怕皇后不喜欢,对于庶妾,没有一个正妻是喜欢的。
不论是出于对于自己地位的考虑,还是作为福晋的正妻,将来为了在自己夫君心中的地位。一旦是有了妾侍,这很多东西都是改变了。
“妾身给福晋请安。”等着青桐出门之后,梳妆打扮已经是半个时辰过去了。因为福晋没有出来,所以李氏带着两个格格就站在了正堂之内。
“鸳鸯给侧福晋看座。”虽然青桐如今才刚到及笄之年,是比不上已经是二九年华的李氏那么的风骨与美貌并存,但是青桐自己一身的气势就是要比李氏高。
自身的傲气,是从小作为贵女就被栽培出来的。虽然同样是嫡女,但是因为家世的低微,所以李氏就算是想要昂首挺胸,在青桐面前也是底气不足。
“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爷的后院也是在简单不过了。如今多了一个侧福晋,是天家给的福气,在我面前这规矩虽然是不多。但是条条重要!”
“福晋身边,初一朔月,这两日要随着娘娘去两宫拜见娘娘们。其余时候,各位主子还请是三日一次的,在福晋跟前请安伺候。”
“这伺候主母,不用我多说,想来诸位妹妹都是明白的。”青桐一身做派,将李氏心中的那些小九九,还是打散了不少。
最初接到圣旨之后,李氏自己是想过的。若是自己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容貌,以及出彩的风骨,将四阿哥的心留在自己身上,今后一个比不过自己的福晋,失宠是必然的。
因为是汉军旗,所以汉人的闺女那些做派,李氏也是知道一些的。想着自己就要嫁入皇家了,今后的好日子相比是少不了的。
所以李氏在心中已经是盘算了不少的计策,比如是如何的引诱了四阿哥胤禛,又或者是自己应该如何在四福晋的跟前表现,才能够让四福晋信任自己。
只是如今这一切,再暗中打量了青桐之后,李氏就发现,自己是做不到那么多小动作了。虽然眼前这个福晋年纪小,但是一举一动都表示自己不是一个会受人掌控的人。
就算是心中有些焦急,但是李氏也是不得不按捺住心中的焦急之色。“妾身明白了,今后定然是不会再犯了。妾身还望福晋能够饶恕,妾身今日的莽撞。”
李氏这一番举动,一下就将四福晋推向了另外一个方面。四福晋心胸狭窄容不得人,所以这个时候算是李氏给青桐挖了一个坑。
“行了,不知者无罪,如今你是第一次嫁进皇家,也是头一次在我跟前请安。不知道这些规矩,自然是我不会怪罪的。”
只不过,若是以后再犯,那么事情就没有如今这么好说话了。
最后几个女人之间,你来我往之后好不热闹,眼看着是要到了辰时末午时初,改青桐用午膳的时候了,几个人终于是散了。
“你交代下去,以后在这宫中,四福晋身边的奴才都要小心的说话。”知道福晋不是一个软柿子,李氏觉得自己应该是换种方式来争宠。
或许红袖添香,或者是洗手作羹汤都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作为满洲贵女的福晋,定然是不会这样做的。
李氏在自己的院子里,自己有自己的思量,再说用膳之后的青桐身边,作为青桐的大婢女,鸳鸯还是有些怨言的。
“福晋您实在是太过好心了,今日你是没有瞧见这侧福晋,将自己当做了什么人。不过一个妾罢了,反而是总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对于青桐就这样饶过了李氏的举动,鸳鸯还是心中觉得很是气愤。因此这说话间也就没有了什么好的分寸了,“怎么着你是觉得主子做事还要你教导?”
青桐觉得自己以前实在是有些太过好说话,以至于如今自己的奴才,一个个胆子都是不小,敢跟主子顶嘴了。
“福晋恕罪,奴婢不敢。”鸳鸯看着四福晋发火,心中懊恼自己忘记了宫中的规矩。“你以后若是不加收敛,以后也不必跟在我跟前了。”
想着自己脑海中李氏的容貌,人面桃花,腰肢盈盈不堪一握,眉眼之中带着媚态,虽然是不受自己喜欢,但是青桐也不得不承认。
自己果真是不如李氏,貌美不如,身材不如,就连雨后荷花初露那样的姿态,自己都做不出来。所以,以后李氏受宠青桐想自己也不会意外。
虽然是这样想着,但是对于李氏眼中最初的野心,青桐却没有忘记。一个貌美又有野心的女人,对于青桐来说这就是一个劲敌。
想到今后的那些算计,以及后宅之中的乌烟瘴气,青桐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在如今的宫中做些防备才好。
第239章再寻山东后
胤禛离开京师半月之后,从曲阜回京。向皇帝禀报了之后,在乾清宫的御道上遇见了皇太子,最后兄弟两个说了一盏茶时间的话。
回到了自己的宫殿,此时已近是申时三刻了。想着自己的嫡妻,胤禛倒是没有去自己的侧室屋中。
“主子,爷只怕是不会过来了。”此时的李氏已经是更加具有成熟女人的美貌,以及媚态,只是胤禛看不见。
虽然是已经能够预料到,最后的结果还是这样,只会令自己空欢喜一场。但是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族,李氏都不得不争一争。
“我知道了,回去吧,”自从从青桐这个嫡福晋口中,知道了胤禛的归期后,李薇就一直在期盼。就算是胤禛不能留宿,但是只要是看自己一眼也是好的。
“主子,这又是何苦呢?”如今四阿哥与福晋之间大婚早,四阿哥身边的情况又不是与皇太子一样。如今太子妃还没一个人选,太子身边侍妾也是有些了。
李薇与胤禛之间,到底还是差了些天时地利。因为迟了岁月,所以注定了在今后的日子之中,李薇若是想要得宠要付出的精力就要比常人多许多。
福晋虽然是没有完全成为一个美人,但是如今也是一个美人胚子。李薇不能轻视了四福晋,再说了李薇要比四福晋年长三岁。
李薇若是成为昨日黄花,而四福晋却正好是娇艳欲滴最好的年纪。
……
“九哥,不行我不能与你们一起出去了。如今母妃生病了,作为儿臣自然是要在病床前服侍,这才是孝道。”自从是去年,九阿哥的救命之恩后,胤俄与胤禟之间关系更加亲密了。
在胤禟出痈病之前,宫中都知道九阿哥十阿哥感情不错,但也仅仅是比其它皇子之间,好上一些而已。
更多时候,都是十阿哥与四阿哥更加亲近。但是很多人都能够看出来,胤禛与胤俄之间,关系史有些冷淡了。
再说贤贵妃,春寒料峭,四月虽然是已经是入春很久了,但是气候阴晴不定。京师的天,总是多变。所以,这一冷一热之间,贤贵妃忘记了添置衣物,最终就风寒入体。
皇后知道了,也没有说什么。这两姐妹之间,因当年的事情,当真就是死活不相往来。除非是要出席宫宴,或者是后妃给皇后请安,以及去慈宁宫拜见皇太后。
否者就是胤俄来说,都能够看出来自己的母妃与皇额娘之间,不合已经很久了。如今,贤贵妃生病,众人又在猜测着皇后的举动。
“母妃,你用了汤药之后,可是觉得身子好些了。”明知道药效发挥没有那么快,但是胤俄还是忍不住的想要问一下才会安心。
“行了,你快些去上书房吧。我身边这么多奴才伺候,不会有事的。”贤贵妃虽然是生病,也觉得胤俄孝顺。
但是看着胤俄总是旷课,这也不是个好事儿。所以,这三日之后,还是忍不住的想要催促了,这个时候侍奉娘亲是孝道,但是学业还是很重要。
除了隐瞒自己的儿子,贤贵妃还能做什么呢?难道说,因为你额娘犯了错。所以你皇阿玛如今找到了机会,就要要了额娘的命?
胤俄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贤贵妃自己知道。尤其是皇后这些年的纵容之下,做事没有轻重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得罪人。
“嬷嬷如今本宫是有些后悔了,若是本宫去了,皇后还能护着老十。可是,若是皇后去了之后呢?皇上当真是,能够宽容胤俄。?”
对于自己的奶娘,贤贵妃还是推心置腹的,虽然是有些觉得如今胤俄不好,但是却还是明白,胤俄这样才是最好的。
后悔么?贤贵妃知道自己是不后悔的,这些年皇后的意思,自己也是明白。可是眼看着自己就要是护不住儿子了,胤俄今后的路贤贵妃怎么能够不担心。
“主子,快别说这些丧气话了。”后宫之中,所有人都是一种依附关系,但是要说其中的厉害。当属皇帝与后妃之间,那种为了家族兴衰,以及皇权跌宕的纠葛,才是最惊心动魄的。
因为当初宜妃,德妃,以及贤贵妃与皇贵妃如今的孝懿皇后,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心中的不满意也罢。在后宫之中,用计残杀了皇嗣,也是不争的事实。
皇帝此人,最是喜欢秋后算帐,所以当初因为皇贵妃之死,以及因为德妃身后有皇帝需要的家世,所以最后皇帝是将这件事压下了。
皇权受到了挑衅,也是事实。所以皇帝要找贤贵妃算帐了,皇后这个时候因为皇太子的事情,以及四阿哥的婚事,一时间分身乏术。
虽然是知道了贤贵妃生病,但是至今还是没有机会,查证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所以,此时此刻,到底还是只有贤贵妃自己一人,孤军奋斗。
“如今,贤贵妃风寒可是利索了?”皇后好不容易有了空余时间,自然是要关心自己的妹妹。“娘娘如今虽然是没有痊愈,但是也是经过太医诊治后,好了不少。”
“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将这老参给长春宫送去吧。就说,若是贤贵妃身子好些了,再到坤宁宫坐一坐也是不迟的。”
“奴婢遵命”皇后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就是要贤贵妃到坤宁宫走一遭,皇后虽然是没有过于关注长春宫,但是贤贵妃是什么样子皇后还是明白的。
这个时候风寒,只怕是背后有些阴谋的。
再说四阿哥与胤祉祭祀孔庙回京后,果不其然在文人之间,三阿哥因为才学出众,这个时候也是得到不少的称赞。
很快,三阿哥与大皇子一样,都开始在皇帝跟前做事。
就在三月祭拜了孔庙孔子之后,皇帝在五月,准备再一次巡视直隶。
这一次陪着皇帝出巡的,是直隶巡道吴元莱。吴元莱,明末相国吴甡幼子。清顺治十七年贡生,考入国子监之后,吴元莱由中书舍人历郎中擢升为直隶省巡道。
此人为官清肃廉正,在直隶为官五年,因为耿直刚正,因此如寒霜令人敬畏。皇帝这一次实地考察之后,觉得吴元莱当真是名至实归。
故立匾赞其为畿甸清霜。【畿甸:指京师外围,就是直隶城郊一带。畿,京畿,皇城禁地。甸,郊外,城墙外为郊、郊外为甸也。】
皇帝亲自题字,乃极大的荣耀。只不过,虽然是皇帝嘉奖了吴元莱,而最终还是皇帝考虑到直隶的情况,准备将其调任其它地方。
能够在天子脚下,为官五年被百姓以青天夸耀,皇帝自然是要将其升官,然后将其用在合适的地方。比如,江南官场。
江南一带,如今贪墨案频发,虽然是涉及到的饷银不多。但是皇帝也是经不住这样的莫搓啊,这成天收拾烂摊子皇帝也是会恼怒的。
所以,将于成龙手下的人,送到江南是个不错的选择。再说,吴元莱并不是一开始就在直隶的,如今为官近三十年,皇帝相信此人足够圆滑。
再说,在直隶一带,皇帝一呆就是半个月。虽然是体察民情,但是皇帝自己也是需要休息不是。所以,直隶的不少地方,皇帝也是去了。
皇帝既然已经是去了,那遇见什么奇女子,似乎带回宫中也是应该的。只不过,当六月皇帝回宫,迎接的皇帝的又是另外的一种喜讯。
曹家送进宫的王氏,如今的庶妃,怀了一个皇嗣了。
皇帝如今宠着王氏,所以王氏在最初怀有身孕的时候,皇后就令人给皇帝传了消息。因为当初皇帝离京,王氏随后就被太医确诊怀有子嗣,两个月有余。
只不过皇帝知道后,这件事就转眼间忘记了。因此,皇帝回宫后,本来只是走个过场,畅春园如今夏季凉爽,自然要比在皇城好。
皇帝回宫,也无非就是尽孝道将皇太后接到畅春园而已。这一下见到了王氏之后,皇帝也算是记起来了。
既然是王氏怀有身孕,这一次皇帝也恩典了,准许王氏伴驾前往畅春园。
“妹妹可是要千万千万小心,毕竟如今陛下是重视着小皇子,不是么?”皇帝要去畅春园,整个东园,除了皇后的大殿就是贤贵妃,以及四妃的院落。
然后依照身份,三个嫔各自有一个单独的院落。其后,贵人也好,常在也罢,在畅春园都是几个人挤在一个院子里。
毕竟,皇帝总是召见四妃,也是不好。年老色衰的四妃,如今也就只有宜妃以及德妃,看起来比较年轻。
但是,也是注定不能长久的吸引皇帝的眼光了。
所以畅春园之中,一旦是皇帝入住,那定然是有不少的侍妾跟随伴驾。尤其是王氏怀有身孕之后,皇帝看起来是开心不少。
大皇子的福晋,为大皇子生下的四格格,与宫中后妃生下的皇子,年纪相差不多。若是王氏生产了,算起来这孩子还要比胤褆的四格格,年纪更小。
虽然如今惠妃是有些不高兴但是,事实已经是摆在了眼前,也由不得惠妃了。这一次,皇后前往畅春园,难道有兴致,令大福晋将几个格格一并带上了。
皇帝身边时皇子们侍候,所以皇帝带着皇子们去了西山南苑狩猎。这个时候已经是八月末,天气虽然是有些炎热,但是也不是最热。
所以皇帝走的时候,是信心十足的要在南苑驰骋一番。“陛下万事,当以龙体为重。”皇帝自此二十九年那场大病之后,似乎是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