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还在看着大公主长大的,为人沉静娴熟的大公主,对于皇后孝顺,对于姊妹谦和,对于兄弟关爱。皇后很满意,因此也愿意多多帮衬大公主。
“皇额娘对儿臣的好,儿臣都铭记于心的。儿臣很感激皇额娘为儿臣所做的事情,儿臣无以为报。”
好在皇后是将公主的嫁妆,一年一年的在准备。皇家公主出嫁,还是出嫁蒙古。因此皇后按照,当年固伦雍穆公主出嫁的规格来准备的。
公主出嫁,亲随护卫。随驾奴婢,以及护送的官兵,一言一行,全部都是代表皇家的颜面。“公主自己在蒙古,本宫只希望公主记住一件就好。”
“不损伤皇家颜面,也不可毁坏皇家荣誉。至于公主与额驸之间,公主不需要依靠教养嬷嬷做事。教养嬷嬷,不过是个奴才。”
作为奴才就该有奴才的样子,皇后希望大公主能够在草原过上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多么的平顺,但是至少要比现在在皇宫之中要好。
作为恭亲王的长女,在皇宫之中,成为皇帝的养女。大公主的生活,如履薄冰,兢兢战战。皇帝对于恭亲王的信任,并没有对裕亲王那么深。
因此大公主需要在宫中做个顺和的人,虽然同样是皇家公主,但是与其他人相比,公主就要辛苦的多。大公主不如意,皇后看在眼中却不能帮着解决。
人除非自救,否则没有其他人能够真的将一个人从苦海之中救出来。
风起云涌的朝堂,如同四季变幻莫测的云。风起云动,若是无风,云依旧还是在动,皇帝需要有人能够给自己出谋划策,不是要拖后腿的。
噶尔丹从伊犁退兵之后,皇帝也没有派兵驻守。若是要守住伊犁,必须要舍弃兵将至少五千人。噶尔丹北征喀尔喀蒙古,已经攻克城池三座。
蒙古人一直以迁徙为居,尤其是夏季更是驱赶羊群在水草肥美,丰盛的地方居住。往南可以南下长城,往北可以北去沙俄人的西伯利亚草原。
而噶尔丹却改变计策,并非要直接出兵嘉峪关,然后一路向东。而是转到北上,出兵漠北。漠北与漠南不一样,漠北没有臣服大清,只是与大清之间达成了盟友关系。
若是噶尔丹率众攻打漠南,皇帝尚且有出兵的理由,但是噶尔丹显然也是明白的。最后便没有给皇帝一个这样不好的借口,皇帝就是有心也是无可奈何。
“若是喀尔喀蒙古可汗遣使来朝,请求陛下出兵,也不是不可。”毕竟只要有心,喀尔喀蒙古若是不想失去自己的亲人以及领土,就需要做出改变。
“如今战事僵持不下,而我等与噶尔丹交战已经持久,能够派遣的兵将已经迁出。如今,四旗已经再无可用之兵,若是大汗再不早下决定,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向大清借兵,在漠北蒙古几个领主之间一直是有中立的意思。最初所有人都想着或许能够凭借蒙古人自己的本领,好好的将噶尔丹收拾一番。
毕竟是黄金家族的勇士后代,虽然皇帝不在了但是,蒙古人自己的血腥也还是在的。但是,战事越久之后,有些人就开始摇摆不定了。
“那么,皇帝当真不会乘机提出些苛刻的要求?”另外一个领主对于提出求救的大臣反诘问道。“那么,是不是只有我部落灭亡了,你才会觉得,已经大势已去?”
“分明是噶尔丹与土谢图部落之家有矛盾,最后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反而是我扎萨克图部落因靠近准噶尔,最后受到的伤害以及损失最多。”
“难得,如今不该给一个解释么?”作为扎萨克图的领主,摩诃诘问作为三部落可汗的土谢图可汗。早些年的往事,成为了如今战争的借口。
虽然知道事情如今怪罪,是有些牵强的,但是毕竟,谁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推卸责任的人,才是最好的。
“不要忘记了,你与沙俄之间是盟友关系。如今你若是不能一鼓作气的率兵攻占漠北,我们随时随地能够撤走那些支持。”
当年在漠北等待索额图的戈洛文,早在五月就已经于噶尔丹见面了。虽然是见面了,但是就达成协议这件事,索菲娅希望能够与大清和谈、
而作为沙皇的彼得一世,不愿意。但索菲娅摄政王才是掌权之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戈洛文不得不妥协。毕竟跟随在戈洛文身边的,都是索菲娅女王的随从忠心之人。
因此当得知了噶尔丹开战与喀尔喀蒙古之间,造成了索额图一行人的退缩之后,戈洛文需要一个替罪羊,那么当初与王朝之间进行了谈判的老朋友,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戈洛文当着所有人的面,对着噶尔丹大骂一通。似乎是因为破坏了索菲娅女王的大计而恼怒以及怪罪,也是因为这个机智的表现,所以很快就真正的得到了索菲娅女大公的信任。
但是私底下,站在沙皇一派的戈洛文,听从彼得一世的指挥,暗中派遣一些亲信前往漠西与准噶尔进行再一次的结盟。
与索菲娅一心想要从奥匈帝国以及大清边缘撤兵,以此来平定内乱,再一次的掌握权利不同。彼得一世更加拥有作为一个帝王的野心,以及勃勃的才干。
知道噶尔丹通知下的准噶尔是一个有野心的部落,一心想要与大清皇帝一决雌雄,彼得一世大帝觉得,自己是能够利用并且,能够很好的利用一场。
准噶尔盘踞在伊犁河流域,接着丰盛的水草,一年一年的壮大自己的部落。待到噶尔丹成为准噶尔的可汗后,漠西的四个部落,其中有两个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了准噶尔的依附。
而唯一一个能够与准噶尔抗衡的杜尔伯特部,也是因为自己占据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因此与准噶尔不分伯仲。同时因为杜尔伯特部能够借着天山的地势,所以逃过了一劫。
其余两个部落,一个因为占据了吐鲁番盆地,易攻难守。另外一个因为是塔城盆地,同样是不易守卫,最终也只能是放弃世代居住的家园。
迁居到更加寒冷的青藏高原,或者是直接向准噶尔称臣。
噶尔丹并非是鲁莽的人,一点点的在青海与自己所在的漠西之间,蚕食那些或者是虚弱的,或者是不依附于自己的其它部落。
在吞并了漠西部落的的杜尔伯特和原隶属于土尔扈特的辉特部后,在噶尔丹的带领下,准噶尔进占青海的和硕特部,又攻占了南疆维吾尔族聚居的诸城。
噶尔丹是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早年被吐蕃的五世达赖喇嘛认定为三世尹咱呼图克图温萨活佛的转世,因此入吐蕃学佛。
康熙年间,噶尔丹其兄僧格珲台吉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噶尔丹得到达赖允许而还俗,自吐蕃返回,击败政敌,成为准噶尔部珲台吉。
也是这段经历令噶尔丹明白,若是自己一旦示弱,或者是弱势,那么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因为有兄长作为最好的榜样以及借鉴,噶尔丹开始了自己的帝国扩张。
噶尔丹因为准噶尔的内部叛乱,因此不再相信所谓的亲族。得知自己的叔父有心参与叛乱后,噶尔丹俘获其叔父楚琥尔乌巴什。
并击败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而后得到了达赖喇嘛赠以“博硕克图汗”称号。其后五年间他率兵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
权利是什么,权利就是掌握别人最怯懦的东西,然后将其强势的展现给他人看。
若不是最初的时候,继承汗位的是噶尔丹的兄长,噶尔丹也不会听从五世达赖的所谓批注誓言。前往吐蕃学习传教佛法本来就不是噶尔丹的意愿,只不过暂时的屈从,噶尔丹是为了自己兄长而妥协。
“拜见天可汗,这是我部落送上来的诚意,希望吾皇万岁能够接受我部落献上的诚意。”最后漠北三族一致认为,自己低档不足噶尔丹。
与其灭亡不如依附大清,毕竟依附大清,自己还有存活的可能性。可是若是仅仅靠着自己,最终下场只有尸骨无存。
“以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名义,我们还是像漠南一样,投降吧。噶尔丹如豺狼虎豹,虽然大清也不见能够待我们多好,但是至少不会像噶尔丹这么凶残。”
“我也赞同,与其向噶尔丹投降,还不如将称朝纳贡这件事改为依附。”蒙古人一向喜欢将神明以及法王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若是各位领主不介意,吾祈求布拉什,给以指示。”居住在喀尔喀蒙古的光显寺哲布尊巴丹,经过一番祷告后,像三部落领主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神的旨意,我们应该像大清皇帝投降。”作为宗教传教人,哲布尊巴丹的话,就是圣旨,是神明的意思。
因此喀尔喀蒙古从哈拉哈河撤出,一路南下。
“大汗,如今喀尔喀蒙古已经撤走,这是我们的机会。”监视着漠北的准噶尔人,向噶尔丹汇报了自己的情报。
“好,既然如此,那么将大军派遣入城,攻占哈拉哈河吧。”噶尔丹心中想着自己应该再如何做,才能将自己的疆域再一次的扩大。
“你看,在大汗的领导下,我准噶尔部落如今是要扬眉吐气了。这么广茂的草原,将来就是我们的地盘了。”
“蒙古包,羊群和牛群,这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将来我们定然能够更好的生活。”另外一个只是最下等的士卒,对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说到。
两个人在战火之中规划着,自己将来能够拥有的,最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