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人,需要再将三个旗部,十三个领主统一的规划。需要的不仅仅钱财,以及土地还有的是一种安全感。
若是作为子民没有安全感总是想着,或许某一天噶尔丹会再一次东征,对于一个想要安定的民族来说,这一定不会是好事一件。
只有和平,以及平稳的心态,才能够让人好好的有稳定的心,在家中活下去。不必过着终日惶惶的日子,才能令百姓安居乐业。
“不必了,毕竟这么多的公主已经嫁过来了。”巴林部落取代了漠北的喀尔喀部落,毕竟漠北遭受的所有苦难,还是起源于喀尔喀与准噶尔之间的斗争。
遭受了苦难的百姓,需要一个能够成为所有人憎恶的对象。而引起了这场战争,也是受害者一方的喀尔喀部落,尤其是土谢图可汗,成为所有人怨恨的对象。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作为人逃避自己过错的借口。因为不愿意责怪自己,所以只能够将自己所遭受的苦难责备于他人。
这样自己的良心才会允许自己好过。
“如今属于我们的一切,都是极其难得的。我们不能为了出众,就将漠北的部落得罪了,再说土谢图本身就是大族。”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土谢图难免还是不能逃脱,树倒猢狲散的悲剧。但是有如何不是一种常理呢?因为你实力大,所以我依附你。
依附于你,不图你得势力,不图你的财力,不图你能够庇佑我?那么,我为何要奴颜婢屈的讨好与人?强者,不是令人崇拜,而是因为有人需要生存,所以我追随与强者。
但是如今巴林部落的情况,只是因为有了一个契机,但是却没有一个更加强劲的实力,这就注定了巴林部落只能小心做人。
夹起尾巴做人,不一定就是弱势的人,而是有些情况下你作为一个不能审时度势的,只能注定要被淘汰。
荣妃没有告诉自己的女儿,作为一个母妃的人,曾经在暗中为了自己的女儿努力过,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垂怜。虽然结果,不尽人意。
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荣妃努力过,也只能是得到一个这样的结果。不过,同样是在蒙古的一片天下,或许大公主二公主这对姐妹,将来的日子,不会如同自己的姑姑一样。
出嫁从夫,一个女人从一生,依靠的还是父兄。尤其是在皇家,听从父命所以为国为家,听从皇命,因为自己是皇族一员。
“这公主出嫁,过着就是排场不一样啊。”皇帝的大公主出嫁,虽然是按照和硕公主来置办的嫁妆,但是皇帝如今要重用漠南。
同时,皇帝有意要压制科尔沁,所以皇后准备和硕荣宪公主的嫁妆时,内务府按照固伦公主的品级,添了两样精美的东西。
再说在皇城之中,送嫁公主的酒席光禄寺是按照和硕公主以上,固伦公主一下,减三分来操办的。
“如今荣妃姐姐应该是欢喜才是啊,公主出嫁是件喜事。既然是喜事,那就应该是欢欢喜喜的。”宜妃看着荣妃那副欲哭无泪的神情,难免要在耳旁说两句了。
按照规矩这公主出嫁,都是要到坤宁宫拜别双亲的。皇后乃嫡母,自然是要与皇帝一起,受到出嫁公主的拜别礼。
反而是作为生母,荣妃是没有资格的。如今在皇后的坤宁宫内,荣妃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这是落在皇后皇帝眼中,会如何想?
“倒是谢谢妹妹了,只是心中有些挂念公主吧。”“姐姐说的这是什么话,公主出嫁自然是嫁给最好的儿郎,这样岂不是最好的。”
“儿臣拜别皇阿玛,皇额娘。”正月的时候,皇帝下旨将二公主册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如今这六月十八,大吉宜嫁娶。
皇帝便下令将公主出嫁,如今正好是十八,皇后的坤宁宫内,摆件的雕花木架上,放着镂空金镶玉的牡丹瓶。瓶中插着的,就是盛开的牡丹。
“嗯。”皇帝坐在正殿之中,与皇后并肩而坐。此时的坤宁宫内,除了有一个凤座,还有一把龙椅。
所谓的皇家筵席,能够到场的也就只有那么多人。皇宫之中后妃除了当今皇帝的四妃以及贤贵妃和皇后,能够有资格参加的,就只有皇太后了。
作为先帝的后妃,如今的太妃们还是只有在慈宁宫以及仁寿宫内住着。觉得无聊了皇宫慈宁宫内的花园就是太妃们散心的地方。
若是觉得无事可做,慈宁宫后殿内数十个的佛堂,全部都是太妃们礼佛的好去处。尤其是这些佛堂还是太皇太后健在时,修建的。
宫中已经出嫁了两位公主,若是按照辈分下一个出嫁的就该是兆佳氏所生的五公主,序齿之后的三公主。
兆佳氏生下了五公主之后,皇帝一直就没有再次宠幸过其人。五公主出生康熙十三年,正是三藩之乱的第二年。
所以因为前朝的动乱,后宫又因为皇后的驾崩一时间,风起云涌。反倒是因为兆佳氏生下了一个公主,而没有得到众人的关注。
也是因为这样,兆佳氏与五公主反而是逃过了一劫。之后五年之间,皇宫之中再也没有公主出生。而至于康熙十四年,后宫之中也仅仅只有马佳氏与纳拉庶妃生下了两个皇子。
两个皇子活下来不足三个月,自从皇后死后的三年之间,后宫之中血雨腥风。但是从来只有皇子遭殃,就这样反而是五公主平安无事的度过了自己的序齿之年。
到了如今已经十七周岁,到了与皇太子胤礽一样的年纪,也到了应该出嫁的年纪。
“自从纯禧公主出嫁后,这后宫之中的公主们,一年一年的总是在慢慢地出嫁之中。”德妃与惠妃还有荣妃以及宜妃齐聚坤宁宫。
难得的一段时光里,几个后妃是安静的说这话。“女儿家大了,总是要出嫁的不是,难道德妃姐姐以为,这是不好的?”
“妹妹说的这是什么话,自然本宫只开心的。公主们出嫁,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这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只不过,德妃的意思有不是这样了,这三公主若是出嫁了,按照皇帝嫁女的意思。这公主们一个个的都是出嫁到蒙古,是要安抚蒙古的意思。
但是前三个公主好歹也是十七十八的年纪了,反而是从四公主并没有跟其它的公主是一样的年岁,毕竟是因为出生年岁要晚一些。
若是皇帝将三公主出嫁后,四公主也被皇帝下令议亲,那么到时候轮到了五公主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公主们千百年来,十三岁出嫁才是正常的。
到了十七八还不出嫁,也仅仅是只有康熙皇帝这一朝而已。但是若是之前是因为三藩之乱,所以公主们的婚事被战争耽搁了,也是说得过去。
但是,平了噶尔丹后朝中就再也没有大事发生。河务以及漕运,并没有与公主出嫁有绝对的关系。
如今德妃的长女,皇帝的五公主养在皇太后的慈宁宫中,与五阿哥胤祺是一样的待遇。康熙二十二年出生的五公主,行九。因为太皇太后的年纪越来越大,所以皇太后能够得到孝庄文皇后的关注就越少。
正好这个时候从康熙十八年出生的公主,活下来的有贵人郭络罗氏的四公主。但四公主养在宜妃的身边,正好皇贵妃与德妃一样生下了小公主。
但是佟玉娆的小公主不满两个月夭折了,而九公主却活的很好。所以,为了皇贵妃好,九公主三个月后,皇帝下令,将公主抱给皇太后养着。
若是给了皇太后养育,五公主就不再是德妃的亲女儿,而皇贵妃就算是心中不痛快,看在皇帝的所作所为上心中的怨气也是要少一些。
而德妃两个孩子,四阿哥因为皇帝对皇后的愧疚,所以成为了皇帝调和的牺牲品。五公主因为皇帝需要顾及到皇贵妃丧女的心情,所以德妃也不能将自己的长女养在身边。
因为对于德妃有愧疚,所以皇帝再康熙二十五年,又允许了德妃生下了七公主。只不过,这件事又令佟玉娆记恨上了。
算起来如今七公主已经是有五岁了,这些年皇帝因为愧疚所以还算是照佛这个女儿。而如今皇贵妃已经死了,佟家国舅爷也死了一个。
事情的结果,最后如何,谁都不知道。毕竟,宫中还有一个佟家的嫡出小姐不是。
有五公主在,皇帝就时常记得自己是亏欠了德妃的。再说养在皇太后身边,皇太后因为五公主对于德妃也算是高看一眼。
只不过皇太后无权过问后宫的事情,所以能够说上话的地方,实在是不多。但是德妃在意的不是这个,德妃在意的是皇帝的态度。
只要五公主在慈宁宫一日,皇帝去给皇太后请安,就一定不会忘记五公主当年,是为何会成为如今这样的。
不过有些时候,所谓的鸡飞蛋打,只怕也是说的德妃这样的人。只不过这些话,都是后话了。
再说二公主出嫁了,而就在这一年,钦天监定下的日子是七月初六,是两个皇子大婚的日子。只不过为了避免大臣们尴尬,这婚期并没有放在一起。
反正钦天监一向都是听从皇帝的意思,所以三阿哥为长,婚期定在初六。而四阿哥为弟,婚期定在了十五。
所以就在七月,皇帝就要看着自己两个儿子大婚成家。而皇帝今年没有准备再一次去塞外,毕竟这噶尔丹才被击退。
漠北漠南王庭的战事才结束,王侯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闲情逸致,陪着皇帝去骑马踏青涉猎。再说了漠南要举行巴林部落的皇家大婚,皇帝还是知道,漠南百姓都是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