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就是索额图有话,要与胤礽单独提出来。因此胤礽挥退了自己身边的侍从,“皇太子当初行宫探视陛下,被陛下赶回了京师,可有此事。”
索额图直接开门见山,“太子爷可是做了些什么事情,令圣上恼怒了?”赫舍里家需要太子的扶持,所以太子一定不能失宠。
皇帝的心思千变万化,所以不要轻易猜。因为皇帝太过复杂,所以皇帝的心思,你也别猜。
但是,事关自己,索额图也顾不上是不是大逆不道。因此,也只能是多家猜测。只是,这件事就是当时皇太子,只怕自己也不清楚。
因为皇帝太过复杂,所以皇帝的心思,你也别猜。
但是,事关自己,索额图也顾不上是不是大逆不道。因此,也只能是多家猜测。只是,这件事就是当时皇太子,只怕自己也不清楚。
“这件事,孤自己也不清楚,不过或许是因为皇阿玛身体不适的缘故吧。”胤礽也没有多想,当时皇帝回到畅春园,胤礽在畅春园接驾。
皇帝最后挥手退散了所有的人,自己只是带着王以诚以及乾清宫的内侍回到了清溪书屋之内。皇后自己则是率领后妃,各自遵照皇帝的意思,回到了自己在畅春园的宅院。
所以皇帝就算是对于胤礽冷淡,与平常不一样。毕竟,也是不见什么反常。反而是胤礽觉得,索额图有些小题大做了。
要说自己像李承乾因为有足疾,所以最后被逼无奈,要起兵造反?就是胤礽也觉得是荒谬的很。是如今大皇子崭露头角,还可说是风头正盛。
但是这又如何?谁人不是这样过来的呢?自己作为东宫,孝顺双亲,敬爱手足。御下宽和,也没有做出混账的事情。胤礽觉得,索额图想多了。
“索相不必再言,皇阿玛是不会如此的。”胤礽根本不相信这些话,在皇太子看来,这就是索额图因为胤褆建功立业了,所以如今心中着急了。
心中着急了,就有了这样的猜想。皇帝是天子,不是普通人家的父亲。自然,对于儿子的方式就会有些不一样的。
“总之,微臣请太子殿下,务必要小心谨慎。”索额图心中还是不放心。但是既然胤礽已经这样说了,自己还能如何?也就只有顺从着胤礽的意思来。
“此次,皇兄随着朕出征,五弟也一并随驾。这一次出征噶尔丹,大获全胜,挫伤了噶尔丹的嚣张气焰。”
皇帝最后一个到达庆功宴的,这是属于皇帝的权利。而如今这个庆功宴,最风光的人无疑就是两个亲王。
福全与常宁,而至于大臣之中,明珠的复起再一次令朝堂之中,明珠党与索额图党成为分割朝堂的两大势力。
而作为最年长的皇子,胤褆第一次不是以年龄的优势碾压皇太子。“此次大皇兄出征,辛苦了。”作为东宫,向凯旋而来的将军敬酒这是应该的。
于情于理,大皇子都是应该喝下这一杯酒。“为皇阿玛分忧,为大清,这些都是身为儿臣应该做的事情,何来辛苦。”
皇太子敬酒之后,从三皇子开始,到八皇子胤禩结束,全部举杯敬作为皇兄的胤褆是个英雄。
皇帝最后单独的夸奖了大皇子一番,“今后尔等应该向胤褆学习,身为儿臣,自当是建功立业,保大清基业,卫祖宗血汗。”
“如今情况是大皇子隐隐的压着皇太子一头,只怕这两个人之间,一个嫡系,一个庶子。明珠看索相的眼神都变了。”
几个同为文臣的大员,聚在一起,讨论者皇帝如今更加意属于谁。大清三朝皇帝,因为未有储君,所以在太宗皇帝,已经世祖福临两帝时,都因为皇位,兄弟阋墙操戈同室。
而到了当今圣上,只因为太皇太后一己之力,已经最后有先帝的一纸诏书,以及皇子们年幼,所以并没有什么什么内部纷争。
所以皇帝吸取教训,在争得了太皇太后同意之后,册立了皇太子。
但是如今不再是如此,随着各个皇子们的成长,问题依旧还是出现了。而如今还算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问题只会越来越积压的多。
“你这话又不对了,要知道皇太子没有犯错,若是因为没有建功就废立太子,这岂不是太过荒谬了。”
“这句话我赞成,要知道皇后娘娘是支持皇太子的。皇后这些年养育皇太子,身边如今还有四阿哥,十阿哥。这些,可都不是作假的。”
几个人一时,因为皇太子的问题便变得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两派人,一派看好皇太子,一派看好如今的大皇子。只不过,也就只能是各执一词的争论而已。
“皇后,皇后当年给皇贵妃压制一头,不还是只能忍着,受着。皇后还能如何呢?”这是不看好皇太子的人,反驳的话。
“行了,这些话难道是身为臣子的我们,应该说的话么。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忠君爱国,就可以了。”
最后,一帮人,两个派别只能不欢而散。
十二月初四日,恰逢孝庄文皇后三周年祭日,皇帝仍旧还是命令皇太子胤礽率领满朝二品以上,亲王以下大臣,以及诸位皇子。在暂安奉殿祭奠太皇太后。
“所以啊,你看看,如今皇帝陛下这不就是依旧还是对于皇太子如此,你说说,皇太子的地位,何时是危险了?”
因为皇帝的举动,一时间朝野上下,对于十一月的庆功宴的老话题,议论纷纷。
只不过,这个时候皇帝却没有打算理会这些事情。当初佟家将皇贵妃之妹,送入宫中后,赫舍里家也是有了一个嫡女入宫。
佟家的六格格佟玉瑶,与赫舍里家的九格格,不过两个人都是作为皇帝的妻妹,两个先皇后的胞妹身份入宫。
同样的,都是如今没有被皇帝册封。不过在后宫之中,因为两个人家世显赫,是除了皇后之外,后宫之中唯二能够低贤贵妃一头的。
只不过,相比较于赫舍里瑶佳,佟玉瑶就要显得更加的运气不佳。因为此时的瑶佳与章佳氏,几乎都是同时怀有身孕的。
作为皇太子的亲姨母,赫舍里瑶佳,要比皇后更加有资格,成为与皇太子相近的人。不过,这个时候,皇后也没有别的心思做其他事情。
因为皇帝有意,令皇后着手两个皇子大婚之事,此时在皇太子之后的,无法也就是胤祉以及胤禛。
而胤祺因为还要小一岁,所以这一次皇帝就没有下令,给胤祺大婚指嫡福晋。因此,为了这件事,皇后自己已经是十分的忙碌了。
两个皇子按照规矩,将来应该是亲王级别的人,那么能够匹配皇子的人,定然也要是前朝忠臣或者是纯臣之女。
同时还要是嫡女,年岁要与皇子能够匹配。家世,容貌,脾气秉性,这些一个个,都是需要皇后好好的仔细的挑选。
京中最是不缺少名流贵人,但是要找出挑的女儿,自然那些个汉人的一套是不行的。什么才女之名,对于皇家来说一无是处。
作为福晋,要做的事情就是安稳后宅,同时能够与皇子携手共进。而但凡是有些名气的,在皇后眼中那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有了名气自然就是清高,就不会顺从皇子,也不会恭敬婆母。这样的满洲贵女,皇家要不起。
而但凡是有些名气的,在皇后眼中那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有了名气自然就是清高,就不会顺从皇子,也不会恭敬婆母。这样的满洲贵女,皇家要不起。
“京师之中,如今年满十二岁至及笄之年的贵女,所有人的庚帖八字,都给本宫呈上来。”皇后这样以筛选,很快就剔除了年长,以及年幼的人。
三阿哥与四阿哥相差只有一岁,所以兄弟两个一起大婚,也不是件坏事。只不过,令皇后需要费神的就是,这挑选嫡福晋,身份一定要高贵。
东宫太子妃可以家世不显赫,因为太子妃的家族,就是将来的外戚。大清与明朝没有什么不一样,皇帝总是扶持皇后的家族,成为新的外戚。
以此来抑制太后的家族,也就是皇帝的外家。虽然皇帝需要仰仗自己的外家,但是皇帝更多的还是防备。经历了两朝帝王的外戚,若是任由其做大,那么后患无穷。
因此太子妃的家族,一定不能太过显赫。因为一旦是皇后出自大族,对于皇帝来说威胁只会更大,皇后的家族若是不能从皇帝身上得到好处。
反而是令皇帝十足的忌惮,就像是当年皇帝忌惮四大辅政一样,那么注定这个家族今后的命运,只能是灭亡,更遑论昌盛。
但是皇子妃不一样,作为亲王的嫡福晋,因为已经是被排除在皇位之外,所以家世一定要显赫,才能配得上皇家的身份。
“如今,妾身这里倒是有一些人选,就是不知皇后娘娘更加中意谁。”内务府送到坤宁宫内的庚帖,是从太祖皇帝时期的后妃家族中挑选的。
“这个是富察氏,乃太祖皇帝时期大妃后世,是其世孙。”荣妃拿着富察氏的庚帖亲自送到了皇后跟前,“娘娘以为如何。”
因为要给三皇子选福晋,因此皇后令荣妃在坤宁宫做参考。毕竟三阿哥生母,才是荣妃。皇后虽然是嫡母,但是阿哥们的嫡福晋,能够见皇后给皇后请安,一个月也就那么几天。
其余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各个福晋给自己的母妃请安。“富察氏,留停吧,到时候看一遍。”皇后想了想,若是能够有更好的人选,那么就将富察氏替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