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两条河各自的有河道,汇入大海是在不同的地方。但,就在不久之前河务有人禀报了皇帝,如今两条河现在是合流的样子。
以前不会有隐患,现在不一样了。一旦是两条河合流是真的,那么在直隶就会面临洪水泛滥的结果。这样的事情,不是皇帝希望看见的。
所以,这一次皇帝召见李光地,就是为了个李光地说一声。至少,李光地要重视起来,而不能玩忽职守。
“陛下所言,微臣也确实是见了。这件事不假,漳河故道已经差人找了。也有下臣告诉微臣,故道可循。”
李光地将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皇帝。“只要能够开凿旧河道,将漳河引回旧道,两河各归其家,如此一来泛滥这件事就不是大事。”
“这件事你有了章程,就是最好不过的。朕相信你,你着手去做就是。”随着李光地一同来见驾的,还有直隶的监察以及桑园所属的知州。
与李光地和其它的几个人商议之后,最让皇帝担心的,莫过于黄河与淮河两地的情况。所以,二月二十五,皇帝决定还是与太后所在的龙舟分开最好。
“皇额娘,朕要视察黄淮泛滥的灾情。也需要面见河务总督,若是与皇额娘一道,只怕是皇额娘也要跟着朕颠簸一路了。”
皇帝就希望皇太后既然是出宫游玩的,又有孙儿媳和几个太妃陪在身边,所以太后出宫就应该过的舒心点。
“皇帝以国家大事为重,自然是应该的。如此,便将几个皇子一并带上吧。哀家这儿,留些人手就够了。”皇太后一直都是明事理的,尤其是是皇帝说话之后,更是如此。
“朕将胤祺和胤祐留下陪着皇额娘,如此儿臣明日便启程。”皇帝从皇太后的船舱离开之后,回到自己的龙舟之后,几个皇子已经在等着皇帝安排了。
“你们护送皇太后从桑园南下,在清口等着朕便是。这一路上,找些安静的地方让皇太后下船看看。”
皇帝将自己的行程交代的清楚,然后因为就要分途。所以,直郡王和诚郡王,八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便在皇帝的龙舟上,随皇帝一同前往高家堰。
“宫中可是有事发生。”王以诚知道皇帝是在问皇后的信,可是皇后没有写信送来,王以诚也不敢捏造一封给皇帝送去吧。
“宫中只怕是事情都是安宁的,所以皇后娘娘便没有写信来打扰陛下。”王以诚也只能尽量的说些好话出来,皇帝跟皇后之间的事情,不是奴才应该插手的。
“送回宫的东西呢,安排好了。”李光地面见皇帝,怎么能够不送礼。所以,直隶的一些特色的水果以及特产,皇帝给了皇太后那边之后,就是同船的几个皇子得了。
再者就是宫中的皇太子,以及皇后和几个阿哥,以及后妃们。“万岁爷,奴才亲自看着直隶巡抚的物品,被打包送回了宫中。皇后娘娘,想必是喜欢的。”
王以诚也只能这样来安慰皇帝了,‘只盼望着皇后娘娘,能够早早的将信写一封给万岁爷送来吧。’
高家堰的溃堤,一直都是最严重的。这里因为黄河河道九曲十八弯,而与淮河相距也不过就是三里地。所以,但凡是遇见了七八月的暴雨天。
京师永定河大水,不至于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高家堰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了。说是高家堰,浅淘沙低作堰。结果也不尽然,当年靳辅在高家堰一呆就是十年,最好也只是保证黄河三年不出大事。
可是,这九曲十八弯的地势,除非是真的能够改成平原了,否则就是再有三个李冰。最后,也还是没有一个良策。
同样的,除了这一直要泛滥的河水,令皇帝放心不下的就是高家堰的几个大坝。是不是真的非要分流,或者是其实清除淤泥也是没有法子了。
皇帝最初是否认了靳辅的办法,答应了开凿河口。结果,海水倒灌,在河口处一大片的盐碱地。百姓虽然不是怨声载道,但皇帝也知道自己这个举动是不得民心的。
所以,最后还是只有让靳辅再次回到河务上。高家堰分流这一点,皇帝一直都是不答应。一旦分流,就意味着要迁居百姓。这件事,更加复杂比河道泛滥造成的居无定所,还要令人恐怖。
皇帝不敢轻易将这样的事情拿来试探百姓的反应,“朕明白诸位爱卿的顾虑。是,洪泽湖就处在两河边缘上。一旦到了三伏天,黄河水倒灌,威胁兴化盐城七州县。”
“于成龙,你在河务上已经三年,现在可是能够告诉朕你又何良策。”于成龙被调任直隶巡抚之后,皇帝满意于成龙的清廉。
正好靳辅在河务上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什么大用。皇帝将于成龙提拔成为了新一任的河务总督,至于靳辅虽然是在职,但跟于成龙意见相左的地方很多。
所以,高家堰这一片,靳辅几乎是没有插手。
“万岁,微臣并没有什么更加新颖的办法。为今之计,便是每一年都需要深浚河底。同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黄河水满入洪泽湖之中。”
“此物乃高邮的咸鸭蛋。皇祖母可以试一试,据说是味道不错。“五贝勒自然是听从了皇帝的命令,在民间找一些新奇的或者是当地的名小吃。
如今正好龙舟停泊在高邮,正如袁子才说的,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所以,五贝勒想着既然是到了高邮,那么便令底下的一些奴才去找了东西来。
“果真是有些滋味,这样的吃法,只怕是京师之中也是少见的。哀家倒是想知道,这咸鸭蛋是怎么来的。”按照五阿哥说的方法,皇太后自己用金筷子撬开了一个咸鸭蛋的头。
然后用筷子,自己伸进蛋壳内,挖出一些来吃。
“清明节前,当地人将鸭蛋拿来腌制,一个月后即可取食。煮熟后的咸鸭蛋,颜色红而油多。”五阿哥自然不需要知道,这个咸鸭蛋是怎么做出来的。
所以,当皇太后开口之后,就有奴才得到了五贝勒的允许。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一点点的告诉皇太后。
“可是觉得滋味不错,哀家觉得还是挺好的。皇帝就要回来了吧,不如就在高邮停上一停等皇帝也尝一尝。”
皇太后问了问自己身边的淑惠妃,看着自己的妹妹也是点头。皇太后又想到了皇帝,最后觉得还是应该等皇帝来试一试。
“你皇额娘在宫中,胤祺你差人给你皇额娘和你几个兄弟,也送些到宫中去。”
皇太后在高邮吃咸鸭蛋,皇帝再高家堰的集市上视察。没有惊动于成龙和其他人,皇帝自己带着王以诚和一行的侍卫。一番乔装打扮之后,皇帝出门去视察民情了。
皇帝一向觉得,要想真的了解百姓的生活,自己就应该到百姓中间去亲自的看一看走一走。在京师的时候,皇帝虽然是爱到畅春园,但皇城内的几个坊市皇帝也是去过了好几回。
“王以诚,你看着各地就算是风俗民情有些不一样。但是,米行总归变化时不大的。”因为皇帝的缘故,王以诚也算是一个精通三种语言的奴才了。
所以,在这汉人的集市上,王以诚丝毫不费力的就跟皇帝找到了米行的位置。“你这大米是多少钱一石啊,最近的米可是又涨了。”
“这几种米的成色,可是有些不对劲啊。难道不是一样,都是去年的新米。”到底是经常在京师集市之中出入的人,皇帝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不对劲。
“你是外地来的,听你口音就是。想要在这里住下来,还是想要做买卖啊。”店小二看着皇帝的装扮,就是有钱的样子。想着,交好一人总归是没有错的,所以便跟皇帝两个人说了起来。
“你是不知道,这连着两年黄河决堤。原本还以为皇帝下令治河,这黄河是治理好了。结果,似乎是因为河务总督又被人换了,所以这治河的事情就有些不同了。”
“这些米,去年的新米倒是有。但是你也看出来了吧,新米不多。毕竟,黄河泛滥毁了不少的良田。新米都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江南的最多。”
“其余的,都是前些年的陈米了。就是这陈米,都是在涨价。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人在哄抬米价啊。这年头,虽然不是打仗,但是天灾多过人祸的。日子,难过哦。”
店小二虽然是没有明着说米价究竟是多少,但是就是这一些话就足够皇帝想出来很多东西。比如,为何会有商人恶意的哄抬米价。为何,此地粮食短缺,知府不向自己禀告。
“万岁,是不是要回去了。”王以诚见皇帝神色不对,觉得只怕是皇帝又对于此地的知府不喜有了三分了。
而于成龙一觉醒来,本来是想要拜见皇帝给皇帝请安。结果,到了皇帝的院子之中,扑了一个空。得到的消息就是,皇帝一大早的就已经出门了。
“卢泽卢大人,万岁爷在你这里做客休息。如今,万岁爷已经出门多久了,你的人却没有一个消息能够告诉我。你要本官如何想,你说。”
于成龙也不打算这样,但是皇帝出府了,几个皇子们自然不是自己能够去质问的。所以,作为知州的卢泽就成为了于成龙兴师问罪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