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样的事情,就是避无可避的。作为太子,胤礽从来都是身不由己的。当官的想要讨好未来的帝王,以祈求自己的仕途今后能够一帆风顺。
而作为太子外家的赫舍里家族,难道就没有什么要求?太子还能怎么做呢?买卖官爵,是不可能的。像是皇帝一样的大手一挥,众多的人就能够得到皇帝的恩赐,更是不尽然的。所以,太子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只能私下动作。
太子这几条路走的是何其的艰难呢?所以,天下凡是被立为皇储之人。十个太子九个被废八个被杀,七个被囚禁。就是最好英明百世的太子,那也是因为早早的病死了。
……
“皇阿玛并非是对于太子无情,现在只是因为当初诸位兄弟的话使皇阿玛对于太子爷有了猜忌了。对于胤礽,我是有信心的。”虽然太子现在遭到了废除,但是胤禛还是说服力隆科多等人随着自己支持太子。
现在皇帝心中也是不好受的,毕竟大皇子现在被幽禁在府邸不得外出不得有人探视。而至于八贝勒当初有了十四阿哥求情差点被皇帝斩杀这件事后。前朝的风浪不可谓不大,对于皇帝的举动百官都能够窥探一二。
皇帝这心中对于皇太子还是难舍的,如果不是这样。为何知道八贝勒有心争宠之后,皇帝的反应时那么的大。
就在皇帝有意复立胤礽为太子,皇帝已经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一切已经又向世人宣告太子还是那个皇太子。
太子还是一国储君,未来的帝王。皇帝做好了一切,为太子铺路,反观太子自己在毓庆宫内不得志。“孤如果现在去见皇额娘,会不会被皇额娘接见。”胤礽想要跟皇后说说话,就像自己小时候的时候。
“皇额娘一向是最疼爱爷的,只要是爷想这些事情都不再是事情。”洛璃知道太子现在是有些心灰意冷了,原本太子以为自己不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却不是太子以为的,最后还是就应证了天家的亲情果真是薄凉的可以。
“太子现在来见本宫,可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皇帝现在对于太子只不过是心中不舍,以及这些年皇帝对于太子的父子之情。但这不代表皇帝就一点隔阂都没有了,“儿臣只是觉得,心中有些难受想要跟皇额娘说说话。”
“皇额娘,儿臣现在心中算是想明白了,或许我真的不是皇阿玛所期许的那个皇储。有了第一次被废除,皇阿玛今后只怕是还会有第二次废除吧。皇额娘,儿臣只想跟福晋活的好好的。不想,再过着这样胆战心惊的日子。”
皇后没有想到一次废黜,居然给太子带来了这么大的危急感。“如果说,本宫不赞成呢。你被皇帝用心教导了三十多年,现在的你的兄弟们你以为,还有谁能够有你有才干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皇后心中不虞,身为太子的怎么能够为了这样事情就成为逃君。这些年,皇后不是没有想过其它的皇子。但是像是大阿哥为了皇位能够将自己的兄弟进行厌胜之术,这样的人如何能够堪当大任。
胤禩更是不得皇后之心,生母低微。今后势必登基之后的八贝勒,要为了增加自己的身份尊贵而做出系列的事情。满洲现在八旗之中,最是不需要的就是增加包衣奴才。所以,胤禩不是恰当人选。
而养在皇后身边的胤禛,皇后希望他是一代贤王。作为皇帝胤禛脾气不如皇帝柔和,今后朝野之间的矛盾只怕是层出不穷。而同时,德妃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作为皇太后,只怕德妃不甘心是当今太后这样的只是颐养天年。
所以,思前想后皇后还是觉得太子是最佳人选。但是太子现在这样,皇后有理由相信就算是太子被册立了,心中不甘愿皇后怕太子会将怨恨发泄出来。这样一来,造成的影响何止是现在这样。
“胤礽,皇额娘不愿意真的就为了皇位拘着你。虽然皇额娘一直认为你才是最适合的帝王,但如果心中真的那么不痛快。你想要做什么那就去做吧,皇额娘会帮你这一次。”如果借着这件事能够让皇帝父子化干戈为玉帛,皇后愿意帮太子一次。
三月初十大学士文达,李光地奉皇命为正使,刑部尚书张廷玉,都察院左都御史为副使,四个人手持册宝在毓庆宫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太子。接过册宝之后,太子又恢复了身份。同时,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两个人一个为正使,一个是副使向石氏进献册宝。
就在册封了太子之后,同一日皇帝下令将三贝勒,四贝勒和五贝勒晋封为亲王。而七贝勒和十阿哥被晋封为郡王,九阿哥,十二阿哥和十四阿哥为贝子。
这样的册封也算是皇帝对于几个皇子的一个警告,尤其是以八贝勒胤禩一派人。诸位皇子之中,尤其是以八贝勒胤禩一派皇子身份最低。当初皇帝气急,也是将胤禩的爵位除去了。在册封皇太子的时候,皇帝下令将胤禩的爵位恢复了。
而在后宫之中,受到胤禩和胤褆前朝的所作所为,惠妃和良嫔都受到了皇帝的冷落。尤其是良嫔,今生的名分就止步于嫔位了。皇帝并没有在大封之后,在前朝再牵起什么动作。而是准备,四月带着太子再次巡视塞外。
皇帝希望能够在塞外,让太子散散心。同样的在蒙古的一些人,皇帝也是打算清理一番了。当初就是在蒙古,算是一切灾祸的起始之地,而同时皇帝也心中有愧疚。当初污蔑太子的那些证据,究竟是有几分是真实的,几分是捏造的皇帝是知道的。
所以,最后皇帝册封太子的时候,才会那么的干脆。在塞外皇帝不期然的又想到了去年的事情,而太子因为得到了皇后的默许。心中想要试探一次皇帝现在对于自己的底线和容忍度究竟在何处。
因此行为与以前的温和大度比起来,就有些锱铢必较了。“王以诚传朕旨意,废子胤褆魇镇太子及诸位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增派八旗护军参领看守。”
当着王公大臣对于大阿哥皇帝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心思,用最大的恶意来揣度大阿哥的心思‘若是其子万一祸发,而朕在塞外三日后才闻事情,那么何人能够制止。’
最后,群臣觉得皇帝所言极是,因此除了增派的八旗护军八人,还有就是护军校尉八人护军八十人。这一共百人的队伍奉皇帝之命,监视大贝勒府。不但如此,皇帝对于今日的现状依旧还是不满意。
最后,宗室贝勒延寿和贝子苏怒,三等公鄂飞都统兴泰和护军统领两人,联合八旗章京十七人组成了一个首领团。皇帝令其三人一组,轮番监视看守。如果有百官无故探视,皇帝有命此人罢官严惩。
……
“皇后,你说是不是朕当初真的就做错了。所以皇祖母与元后,最后都是责备朕。”十月二十三日,就在皇帝回到京师之后,皇后病倒在了乾清宫。王以诚伺候皇帝,听见皇帝一直念叨孝庄文皇后就知道事情不妙。
为了皇帝的心病,王以诚只能向皇后求助。“陛下真龙天子,怎么会有错,不会有错的。孝庄文皇后知道自己亲自教导出来的孩子,不会犯错的。”皇后没有想到,皇帝现在这个时候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好不容易将皇帝安抚了之后,皇后将王以诚召到跟前。“万岁这样的情形,究竟有了多少日子了。当初在回京前,究竟是什么情形。子不言怪力乱神,万岁一向不信这些的不是么。”
皇后在玄烨的念叨之中,总算是知道了缘由。原来皇帝因为胤礽不符合之前的举动,心中怀疑是胤褆当初实施的魇镇之术真的奏效了。皇帝一向是如果真心的想要对一个人好,心中是一定会加倍的补偿的。所以,也就有了四月那一次的加重的囚禁。
现在皇帝已经开始怀疑,监禁太子当天那场乌云密布的大风天,是先后与太皇太后不喜欢所以导致的。而当初皇帝回京前,根据王以诚的说法是有大风惊扰了皇帝的御驾。
“万岁爷在南苑时,曾经问过奴才,‘朕儿孙满堂,为何现在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呢?’奴才当时没有敢回答,不敢扫了万岁的好兴致。”皇帝只怕是当初在南苑说是散心,心中对于皇太子其实还是愧疚的。多年的父子情深,被皇帝自己一刀亲手斩断了。
……
最后皇后还是留在了乾清宫,皇帝这些年从青年壮志凌云到如今的中年平坦。皇帝这一生,除了当年的三藩与鳌拜之祸事,说起来皇帝是少有这样的忧心事。皇后明白皇帝的心思,但是皇后的明白没任何意义。
“万岁,你是否考虑过,胤礽已经长大了。对于皇位,他并不是真的就像以前一样的万分在意了。”皇后不想看着自己带大的孩子,最后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的就闹到父子反目的地步。
“皇后你是什么意思,你告诉朕说清楚明白。”玄烨心中惶恐不安,皇后现在也是完全的不理会自己了么?
“不,还是不要说了。朕不想听,你给朕出去出去。”
“万岁,你其实心中明白的,既然是这样又为何要自欺欺人呢。真相其实就在在原地,只要万岁爷想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