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三废三立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83,376

  也能够想象,皇帝为何对于太子的感情要比其它一般的皇子的感情深厚的多。

  二十一日皇帝决定返回京师,太子的病情不能拖延。在二十日太医正好是发现,皇太子的高热没有那么严重了。皇帝经过了太医确定之后,就决定出发日子。

  皇太子的这一次大病,就一直断断续续的修养了整整一个月。期间,因为太子的风寒一直都是反反复复的。所以皇帝身子,亲自的去了毓庆宫看望太子。

  而这一次皇太子的风寒,从皇后来看皇太子也是获利不少。至少皇太子与皇帝之间,有些胶着的关系变得融洽了不少。

  而同时,也能够给前朝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看一看,皇帝的心现在究竟还在谁的那边。至少,所谓传言的,太子的失宠是不真实的。

  皇帝能够亲自看自己,不仅仅前朝的百官心中打消了那些比较荒谬的想法。就是太子自己也感觉到,皇帝对待自己已经没有了以前那么的生硬。

  似乎就经过了这一场大病之后,父子两个又回到了至少十年前的融洽。

  ……

  四十二年,皇帝依旧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这一场南巡皇帝将皇太后一并带走了。留在京师的,依旧还是直郡王等几个皇子。

  “朕想要知道二哥是不是有了什么不错想法,朕想着或许待到朕回到京师之后,能够有一个让朕满意的结果。”皇帝临行前,去了裕亲王府邸。

  这个时候,裕亲王福全已经卧病在床。“朕还需要告诉皇兄,五弟他如今还是站在朕这一边。可是,朕已经不敢相信五弟的忠心了。”

  身在帝王家,能够让皇帝许诺的东西非常多。而恭亲王常宁只是求,皇帝能够给自己的儿孙留下一条后路。“五弟这些年的苦劳,朕知晓。对于那些侄儿们,朕不会亏待。”

  “但是,如果子侄们心有些大了,很多事情就不是朕说了算。”皇帝的意思,常宁听懂了。如果自己的儿子们不想步了后尘,想要过着宗室的日子就安安分分的做个郡王贝勒爷。

  “臣弟,知道应该怎么选择了。”这是皇帝乾清宫接见了常宁之后,兄弟二人最后所见的一面。这一段带着威胁的话语,也是皇帝与自己的五弟最后的一句话。

  就在皇帝亲自前往裕亲王府之后,三日后皇帝的御驾启程。到了皇帝离京后三日,恭亲王在王府之中突然暴毙。皇帝在行程之中收到消息,命诸皇子经期恭亲王的大丧。

  而同时,恭亲王暴病一事皇帝交代大理寺一定要查办的水落石出。当皇帝到了科尔沁之后,册封恭亲王第三子海善为敏贝勒的诏书也一并到了。

  ……

  “玄烨啊玄烨,你就如此的当真是半点就容不下我兄弟二人么。”听到常宁的死,福全心中怒火攻心一大口的鲜血喷涌而出。

  “王爷,你怎可如此动怒。妾身将太医叫来吧,王爷这样也不是办法啊。”恭亲王福晋也是个难做的,作为福晋的只是继室。

  在王府之中很多时候,也做事艰难。再加上裕亲王不是完全的相信自己的这个继室夫人,所以就像是上一次的西山之行。裕亲王只是交代了事情,却没有详细的说。

  “放开,本王好得很。本王无事,不需要你来操心。”知道了常宁之死后,福全几乎是眼中看着什么都觉得是有人要害自己。

  尤其是,宫中的太医一向都是皇帝的人。

  所以,一想到如果自己用了太医开出来的药方,间接的自己的一条命就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现在皇帝是一心想要害死自己,福全怎么能够不谨慎。

  “拿着我的牌子去太医院,将太医请来。如果王爷问起来就说,这是外面的郎中。这个郎中名气不大,但是却还是祖上学医的家传。”为什么恭亲王一死,自己的王爷就这么大的反应?

  这些反常的怪事,就是福晋想要不计较,都是做不到的。尤其是,皇帝命令诸位皇子打理恭亲王的丧事。这些,本来应该是宗人府做的不是么。而给恭亲王修建坟茔的,立碑的,都是内务府的郎中。

  皇帝就这样的忽视了宗人府,而宫中皇后还在。但是恭亲王福晋却没有能够入宫,一切祭拜的事情都是直郡王出面打理的。如果说是,事情没有古怪,这怕是空话。

  “万岁爷,直郡王的信。”皇帝丝毫没有避讳太子,“胤礽你告诉朕,你说你五皇叔的丧葬赏赐朕应该给些什么东西。”

  太子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皇帝询问,面上有一丝的惊奇。很快,这一丝的惊奇就化作了平静。“按照皇叔的功劳,皇阿玛应该赏银万供皇叔修建坟茔与家族墓地。”

  看着太子一派的平静,皇帝心中五味杂陈。失望有,苦涩也有。皇帝反问自己,为什么现在的太子会是这样的人呢。玄烨不知道,也想不明白。

  “退下吧,这件事就按照你说的办了。你给胤褆回信吧,交代一番就是。”

  ……

  “太子爷,裕亲王薨了。”就在七月初,皇帝听闻裕亲王病疾甚笃,便已经令八贝勒带着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等皇子回京。毕竟,皇太后还在科尔沁。

  皇帝现在在喀尔喀蒙古,离不开的皇帝就只能让几个皇子回京师。然后,代表皇帝给裕亲王送上敬重。已经是皇后亲自给皇帝写信说,裕亲王只怕是没有几日能活。

  皇帝自然只能将太子留在身边,其余伴驾的皇子一起回京。结果,皇子们还在路上,裕亲王薨的消息就到了。如今倒成了,皇子们都是回京去给自己的皇叔奔丧的。

  “皇阿玛那边,是怎么说的。”这边还是半夜三更天,接到消息太子就赶紧起身穿戴。准备往帝帐而去,只怕是普天之下的人都是知道的,裕亲王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多么好。

  ……

  “八哥,你不要太过悲伤了。”裕亲王对于胤禩的夸赞是很多人都知的,胤禵看着自己的八哥一句话也不说,还以为是胤禩在因为皇叔的死而悲伤。裕亲王一直说,八阿哥是个和善博才的人。

  这样的人,在朝中一向都是人缘很广。至少,这些话,裕亲王是没有说谎的。

  胤禩为人非常亲切随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做事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此广有善缘。不仅在众兄弟中与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交情非比寻常。

  现在皇帝没有明确的要求,皇子与朝臣之间必须有距离。所以,胤禩与众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厚。皇帝交办他的种种事务,也让他的才干有一定施展机会,从而受到不少朝内大臣的肯定。

  至少胤禩做成了皇帝交代的事情之后,裕亲王福全就在生前就曾在康熙皇帝多次夸奖八贝勒。比如当初的广善库事宜,福全赞扬八阿哥不务矜夸,聪明能干,有德有才。

  胤禩不仅亲近同宗贵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极好的口碑。自从三十八年随着皇帝南下江南之后,在江南胤禩遇见了如今的他的侍读何焯。此人乃系江南一带著名的学者、藏书家、书法家。

  早些年何焯尝学于钱谦益、方苞等人,以擅长八股出名。康熙二十四年即充拔贡生,但因为人“生性率直”、“经常当面责人”而得罪了考官,此后屡试不第。

  康熙四十一年,就在当年皇帝准备南下之际。直隶巡抚李光地荐其博雅,康熙帝召试,命直南书房。次年赐举人,复赐进士,选庶吉士。就在二月皇帝赐进士之后,三月起就被命侍读八阿哥于贝勒府。

  皇帝不但将何焯赐为进士,同时令其兼武英殿纂修。武英殿在大明宫实属为文人官邸,就是到了大清也是没有改变的。皇帝虽然后来修建了崇文馆,但是武英殿也是有时是科举场所。

  有了何焯的宣传,在江南一带的文人心中,至少随着四十二年皇帝接着完成去年的南巡时,八贝勒的名气算是传扬出去了。

  ……

  “皇叔受到病痛折磨,胤禩不忍见其受苦。虽然是心中不舍,但是也觉得皇叔这样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就像是四哥经常看的佛经一样,佛家讲求轮回。是吧,四哥。”

  作为太子一派的人,四阿哥现在是代表着皇太子前往裕亲王府给裕亲王祭奠。“是,佛家是有这样的揭语。”四阿哥只是偶然的看一看佛经,但是却让皇帝觉得似乎这样就能够让四阿哥的脾气改一改。

  所以,在皇帝亲口说出了撤出当年四阿哥的批语‘喜怒不定’,皇帝又以‘戒急用忍’这样的训喻来告诫胤禛。随后,四阿哥就开始遵照皇帝的意思,将自己的性子加以收敛。

  而这一切也算是归功于皇后,四阿哥的书房内不少的佛经都是皇后给的。用皇后的话来说,既然练字都是不能平心静气,那就给皇太后抄写佛经吧。

  ……

  “皇阿玛,皇叔薨了。儿臣是不是要回京去,给皇叔操办祭奠大礼。”太子想着不愿意让自己的阿玛伤心,便可以自己去给皇叔操办丧仪。

  “不用了,你随着朕三日后去科尔沁接皇太后回宫。至于裕亲王的丧葬,宗人府与你的兄弟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因为有四个公主出嫁蒙古,所以皇帝将皇太后安置在科尔沁也是放心。一方面太后是科尔沁出嫁的格格,回到科尔沁皇太后心中也是欢喜的。另外,大公主就是现在科尔沁的王妃。

继续阅读:第308章 人生赢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